0  23465  23473  23479  23483  23489  23491  23495  23501  23503  23509  23515  23519  23521  23525  23531  23533  23539  23543  23545  23549  23551  23555  23557  23559  23560  23561  23563  23564  23565  23567  23569  23573  23575  23579  23581  23585  23591  23593  23599  23603  23605  23609  23615  23621  23623  23629  23633  23635  23641  23645  23651  23659  447090 

117.5

建国初期,随着土地改革的进行,人民政府将疏通工农产品流通渠道、开展城乡物资交流作为恢复国民经济的基本措施。打开农村土特产品销路以疏通流通渠道。

同时,收集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信息,带工业品下乡,打开工业品的农村市场。由此促进了农副业的发展,城市工商业由此获得了原料和销路。这对刺激工商业恢复、增加财政收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农民购买力增强的原因及其对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意义。(5)

 

 

试题详情

102.1

试题详情

127.9

农民消费品购买力(亿元)

试题详情

111.4

试题详情

39.(13分)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农村和农业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甲午战争后,通商口岸特别是内地通商口岸大量增设,为外国资本打开了倾销工业品的新市场和掠夺农产品与土特产品的新区域。轮船和铁路运输发展,形成新的交通运输网,缩短了内地农村到通商口岸的运输距离和时间,降低了运输费用。新式工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大豆、桐油、芝麻等农产品的工业用途和销售市场扩大。

   (1)依据材料概括,有哪些因素促使19世纪末农业生产发生变化?说明上述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8分)

 

 

 

 

 

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民货币收入和消费品购买力增长情况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农民净货币收入(亿元)

试题详情

38.“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我国对一这现象的记载最早是在                          (    )

    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唐朝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3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