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37040  237048  237054  237058  237064  237066  237070  237076  237078  237084  237090  237094  237096  237100  237106  237108  237114  237118  237120  237124  237126  237130  237132  237134  237135  237136  237138  237139  237140  237142  237144  237148  237150  237154  237156  237160  237166  237168  237174  237178  237180  237184  237190  237196  237198  237204  237208  237210  237216  237220  237226  237234  447090 

   (本课内容涉及的历史人物多有争议,苏联的解体过程及缘由至今仍有诸多历史之谜,众说纷纭。教材的叙述简约概括。教师在上本课前,多搜集各种资料,上课时可适当地给学生补充。在课前布置学生查询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互相交流,这样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并能有自己的分析。)

导入

复习旧知: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怎么建立的?

试题详情

  重点: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

难点: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无法打开局面

试题详情

3、过程与方法: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因素,改革归于失败,仍然没有克服斯大林模式所存在的弊端。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垮台。

试题详情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要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坚韧不拔地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试题详情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

(2)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3)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

试题详情

第 12 课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备课教师:徐长城  章国宏        备课时间:2007年3月20日

试题详情

发展原因:社会改革、美国扶植、非军事化、制定战略、发展科教、利用战争

经济成就:60年代末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后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政治状况: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成为美国战略伙伴

阶级矛盾:贫富差距、不满情绪

社会危机:毒品泛滥、邪教横行、社会暴力

极右势力:军国主义

试题详情

(二)、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

1、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议一议: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引导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主观:引进外国先进技术、重视教育及先进的企业管理体制等。客观:美国的扶植。)

经济高速发展使日本发生了巨大变化,达到了欧美原发性现代化国家的发达水平,完成了自明治维新开始的在世界体系中从边缘国家向中心国家的转变。

2、日本成为经济强国的表现

日本在经济上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 419亿美元,超过了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1970年,日本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均为6%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

3、日本成为经济强国的影响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军费逐年增加,向海外派遣军队,参拜靖国神社,美化侵略战争史,修改教科书。

4、存在的问题

经济严重对外依赖,原料依靠进口,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就业人口转移,城市人口激增,其中新中间阶层比例不断增大。国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耐用消费品普及率提高,形成了“大众消费社会”。城市和乡村的差别缩小,农民的收入与工人相当。

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起思想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自己属于“中间阶层”。

战后西欧与日本都乐于也善于引进和吸收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注重发展教育,培养人才。这一点是促使两国经济腾飞的关键,也是我们今天必须至始不移地坚持和贯彻的一项基本国策──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在改革中必须坚持求实与创新。

试题详情

(一)、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

1、大战对日本的破坏

引导学生看课本第一段,讨论文中问题。

2、战后初期日本实行的民主改革,推动其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也对社会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建立起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有利于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从而将国民中蕴藏的劳动智慧和创造力激发释放出来,成为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动力。

3、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给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美国私人资本也大规模涌入日本。美国的扶植,使日本获得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

4、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就一直非常重视教育。70年代中期又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政府教育经费支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在人才结构方面,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调整教育重点。由于日本长期坚持“教育先行”的战略,为经济发展保证了人才资源。

5、日本政府利用国内外各种条件,确定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在这方面,日本的国家干预方式和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特点,都对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政府根据日本的特点,一方面采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方针,另一方面确立“贸易立国”的战略,积极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强资本输出。日本企业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吸引优秀人才,在仿造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改革创新。

试题详情

 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原子弹爆炸后的日本广岛、长崎。由此导入。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