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以下图片反映的情景发生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
|
|
|
农民代表向党中央报喜 |
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报喜 |
|
1“公私合营”中的“公”指什么?(国家)“私”指什么?(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
2 怎样实行“公私合营”?(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
3 根据21页“动脑筋”:三大改造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三大改造也有缺点。这些缺点是什么?(后期的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
巩固所学
1 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家一户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 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改造?(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民入社时,把私人的土地、耕牛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中到合作社里统一经营或使用,提高了效率和产量。)
3 第21页两幅插图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现象?(农民看到合作化的优越性,踊跃参加合作社,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
教师过渡讲解:与小农经济很相似的手工业,在农业合作化的推动下,也形成了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主要生产资料从私人所有变成集体所有,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
3、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C.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 D.跨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一五”计划完成时,我国工农业生产之间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工业的发展起点高,一开始就能采用先进的科技和设备,所以速度快;而农业还保留着各家“自扫门前雪”的小农生产方式,所以发展缓慢。)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农业生产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生活物质保障,如何改造落后的小农经济,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2、不属于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项是 ( )
A.农业改造 B.手工业改造 C.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D.土地改革
1、 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是在 ( )
A.1952年 B.1953年 C.1955年 D.1956年
4、解放前,中国吃穿用的很多东西的名字都带有“洋字”,如,洋油、洋钉、洋灯、洋火、洋伞等等。解放后,特别是1957年后,“洋……”之类的东西,几乎在中国绝迹。这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有何关系?
3、联系新中国成立的史实,思考一下,为什么把重工业发展放在首位?这一决策对中国经济有什么积极作用?又有什么不足之处呢?
1 这部宪法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 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3 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由于事先广泛征求意见,经过1.5亿人民讨论,还经过人民代表认真的修改,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也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巩固所学
|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
中 国 (1952年产量) |
印 度 (1950年产量) |
美 国 (1950年产量) |
钢产量 (人均) |
2.37公斤 |
4公斤 |
538.3公斤 |
发电量 (人均) |
2.76千瓦时 |
10.9千瓦时 |
2949千瓦时 |
(1)上述表格说明了什么问题?联系图说明党和政府为此采取的重大举措。
(2)依据图,说明这一举措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2、下面是毛泽东的诗句:
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诗中划线的第一句,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一五计划中的哪一个建设工程?
(2)划线第二句是毛泽东当年设想的什么工程?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