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戊戌变法法令及评价
类别 |
颁布的新法 |
意义 |
局限性 |
政治 |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任用维新人士。 |
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
没有涉及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 |
经济 |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
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
文化 |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
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有利于培养维新人才。 |
|
军事 |
训练新式军队。 |
有利于增强军事力量。 |
|
维新派的主要政治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没在变法的法令中得到体现,这是维新派斗争的一种策略。因为维新派发起变法是依靠光绪帝的支持,而光绪毕竟是一个封建皇帝,如果直接提出资产阶级的政治目标,恐怕难以为光绪帝所接受。
11.康梁维新派的主要思想
①要求抵制帝国主义侵略,摆脱民族危机;
②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③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④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10.洋务运动性质的分析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性质存在激烈争论,随着对洋务运动研究的深入,对其性质的认识逐渐达成一致。多数人认为,这既是地主阶级的一次自救运动,又是地主阶级的一次改革运动。首先,在“内忧外患”局势下,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崛起的部分地主官僚,借助洋枪洋炮,镇压了农民起义;同时又试图通过练兵,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来“求强”、“求富”,以挽救清王朝。因此,洋务运动是一次地主阶级的自救活动。其次,洋务派在不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上,实施了一些变法,引进西方科技,兴办近代企业,改革传统模式,这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是一致的,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9.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对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应该运用“两点论”正确加以认识。洋务运动增强了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实力,也有抵制外国侵略的一面,但最终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从倾向性看,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既顺应发展了“新思想”,又对后来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客观效果看,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是中国从传统手工生产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转折点,发展了中国近代的军事和教育,在整体上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和近代化的进程。
8.洋务运动在后期打出“求富”旗号,兴办民用工业的原因
①为了适应各军工企业燃料、材料的需要。
②为了获取利润,即“求富”。
③洋务派举办军用工业以来,屡患经费不足,连年内外战争,又闹得民穷财尽。他们意识到“求强”没有经济实力是不行的。
④当时外商在华企业的高额利润和买办的暴富,给他们以很大刺激,“分洋商之利”也是举办民用企业的动机。
⑤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也为其提供了一定的社会条件。
因此,他们在“求强”的同时,着手兴办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工业。
7.洋务企业的性质和特点
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系列军事工业,其特点是官办,开办费和常年经费全由政府调拨;产品一般由政府调拨军队使用,不作为商品参加市场交换;产品不计成本,生产不讲效率;每个工厂像一个衙门,由大小官吏分别掌握经济管理权,有的工厂工人由士兵充任,沿用军队管理制度;技术和设备依赖外国。这类工业带有很强的封建性。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民用工业多采用“官督商办”形式,以赚取利润为目的,其产品是商品,并雇佣大批自由劳动力,所以带有资本主义性质。官督商办中的“商股”,实际上具有民族资本主义性质。采取这种形式,是当时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但这种企业处处依赖官僚的荫庇,缺乏生命力。
6.什么是“洋务运动”?
“洋务”指一切涉外的事务。“洋务运动”即洋务派为了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5.什么是“洋务派”?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在内政外交上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内忧是指当时把矛头指向清政府的太平天国运动;外患是指列强对我国的侵略。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在与西方列强交涉的过程中,开始了解西方,看到中国在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上远远落后于西方,他们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他们的主观目的是要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第二,他们的办法是采用西方先进技术。这两个特征缺一不可。缺了一个,就不能称之为洋务派。有的人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拒绝采用西方先进技术,这样的人就不是洋务派,而是封建顽固派。还有不少人主张向西方学习,但他们的目的不是巩固封建统治,也不能叫洋务派。
4.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中国近代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的,与欧美国家的近代化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①从其产生来看:中国原有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打断,它是在外来因素的刺激下开始的。
②阻力大:不仅受到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固抵制,还遭到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压迫。
③在阶级力量上: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④在内容上:是通过政权力量,重点发展军事工业;轻重工业比例失调;近代化主要发生在思想、政治领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较小。
⑤地区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沿海、长江流域的主要城市。
⑥中国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
3.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①第一阶段:学习西方的经济技术。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的起步。
②第二阶段: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变法维新运动以建立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制度为目标,从此中国近代化历程由经济技术阶段进入政治制度阶段,是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中取得的伟大成果。
③第三阶段: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运动,运动中提出的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成为中国迈向思想文化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