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知道不良诱惑的危害性;自觉杜绝不良嗜好,抵制不良诱惑。
(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①从众心理影响我们的判断。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 行为的心理现象。从众心理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发展。一方面,从众心理 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和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已见,盲目自信等特 点;另一方面,从众心理又可能抑制我们的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 力,使人变得缺乏主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 和做法,不固步自封,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不迷信、不盲从。②好奇心的双重性。好奇心是指与惊奇情绪相联系的,由新奇刺激所引起的一种 朝向、注视、接近、探索的心理状态。好奇心可以使人对感兴趣的新事物、充满探索的欲望,激励人们去接触新事物:研究新问题,是学习、科研不断 前进的动力;好奇心也可能把我们引上歧途,可能诱使我们走向深渊,甚至陷入死亡沼泽。我们既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探究,发挥其 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积极作用,又要克服那些超越道德和规律规范的好奇心,防止其消极影响,这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2)不良嗜好及危害。①吸烟。青少年吸烟可能导致早衰、早亡以及影响下一代的发育。吸烟成瘾,可能引起思维能力的严重退化和智力功能的损伤,严重的会导致思维中断和记忆障碍。吸烟还会助长青少年追求享受的生活态度,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促成不良交往,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引发犯罪。②饮酒过量。饮酒过量有害健康,严重的会出现酒精中毒而死亡。酗酒者妨碍社会,害人害已,青少年酗酒,则可能荒废学业,甚至蹉跎一生。③网络成瘾。青少年沉溺于网络尤其是沉溺于网络上的游戏、色情,不仅影响身心健康,而且可能会导致学习退步,甚至走上歧途。
(3)抵制不良诱惑。①在我们的周围存在很多诱惑。我们青少年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②青少年要自觉抵制吸毒、赌博、黄色出版物、邪教的诱惑。(邪教是披着宗教外衣的歪理邪说。邪教不是宗教,且具有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的特征。它宣扬歪理邪说,蒙骗群众,敛财害命,挑动制造事端,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③青少年要善于鉴别身边的不良诱惑,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并学会用科学的态度,正确的方法摆脱他们的干扰,避免其对自身和他人造成危害。
36、能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公平与不公平、正义与非正义的表现,知道公平是相对的;懂得公平待人、维护正义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知道判别是非的依据;自觉维护公乎和正义,做一个正直的人。
(1)公平与不公平。公平是人类的不懈追求。公平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在日常交往中,对不同的人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在商品买卖中,公平交易,童叟无欺;在司法上,秉公断案,不徇私枉法……这些都是公平的表现。当前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还存在许多不公平现象。如政治生活中,还存在着以权谋私和贪污腐败现象;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经济收入不平衡的现象。市场经济下还存在着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偷税漏税等不公平的竞争。在教育领域,还存在着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等问题。在就业上,还存在着性别歧视。我国正采取重大措施,努力实现社会公平,如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干部招聘制度、实施下岗工人再就业工程、扶贫工程、希望工程、建立社会主义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分配制度等。
(2)正义与非正义。在社会生活中,遵纪守法、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坚持真理、关心群众、敬业奉献、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都是正义行为。反之,违法乱纪、坑蒙拐骗、弄虚作假、凌强欺弱、损人利己、破坏公物、浪费资源、偷税漏税等都是非正义行为。
(3)公平是相对的。公平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一方面要努力追示公平,为营造一个公平环境而尽我们所能;另一方面要学会接受,学会宽容,学会泰然处之。
(4)公平待人的意义。①对社会而言,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社会成员是社会责任,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内容。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正在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②对个人而言,公正平等地对待周围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和尊重。
(5)维护正义的意义。①人们只有心怀正义,才可能驱除内心的贪婪、自私和恐惧,敢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坚决的斗争。只有维护正义,才能使邪恶无处藏身。②维护正义,也就是维护社会的规则和秩序。维护正义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
(6)学会平等待人。我们追求公平,要求社会与他人公平地对待自己,享受自己应有的权利是应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权利意识会越来 越强,会在更加广阔的领域里追求更高层次的公平。我们在要求别人对我 们公平的同时,也要公平地对待他人。
(7)判别是非的依据。判别是非的依据是法律和道德的要求。所谓 “是”,是指人的行为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规范,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损 害国家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合法利益。反之,则为非。
(8)做一个正直的人。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是是非非,我们要认清是非,辨别是非,按正确的认识去行动。在面对是非时,保持清醒和独立;在面对 “权势”时,能不委曲求全;在有利益冲突时,勇于主持公道,维护正义,做一个正直的人。
35、了解责任伴随人的一生,懂得责任是相互的;能勇敢地承担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
(1)责任伴随人的一生。我们从过去走来,又向未来走去,“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将来的我”都有着不同的责任。责任无时不在,责任伴随人的一生。
(2)责任是相互的。责任是相互的,对他人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也就是对他人负责。反之,对他人不负责也就是对自己不负责。在生活中,只有大家共同努力,郑重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会有生活的和 谐和美好,才会有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
(3)勇敢地承担责任。勇敢地承担责任,要做到临阵不乱,临危不惧。在生活中,只要你能认真、勇敢地负起责任,你所做的就是有价值的,你就会获得尊重和敬意。
(4)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①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首先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②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有能力才能负责任。
八年级第四单元分清是非
34、懂得信守承诺的重要性;养成诚实做人、做事讲信用的好习惯。
(1)信守承诺的重要性。①信守承诺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②既然作出了承诺,就要兑现承诺。兑现承诺远比作出承诺重要得多,也要困难得多。无论多么困难,都要想方设法来兑现承诺,这样才是一个有诚信的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③信守承诺会获得回报,守诺使你在困难的时候得到真正的帮助,在孤独的时候得到友情和温暖;你诚实可靠的形象会使你获得别人的信任,赢得人们的尊重和社会的赞誉;在践诺的过程中,还会增强自信,使你的自尊得到满足,并有更多机会获得成功。
(2)学会承诺。①学会承诺,就必须在作承诺时量力而行。②学会承诺还要求在承诺之后尽力而为。(在我们践诺的过程中,由于当时许诺的环境条件变了,当初许下的诺言已无法实现,这时理解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许诺人或受诺人都要理解对方。)
33、知道成人的基本标志,理解责任意识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了解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1)成人的基本标志。具有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是长大成人的基本标志。
(2)责任意识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意识要求公民个人自觉履行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并勇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履行责任的标准越高,其人生价值就可能越大。
(3)不同身份有不同的责任。①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担当着一定的社会角色。一个人由于具有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如教师教书育人,医生救死扶伤,警察维护社会治安等)。②一个人可以同时具有多种社会身份,每一种社会身份都要求他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我们在学校是学生,要勤奋学习,在家中是子女,要孝敬父母;在社会上是小公民,要遵纪守法等)。③责任来自于社会道德、习俗及法律等方面的要求。一些责任可能只有一个来源,也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来源。
(4)不承担责任的后果。不承担责任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种种不良后果。同时,一个对他人、对社会不负责任的人,实际上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他必然会受到道德谴责,失去别人的信任,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对他人利益和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还要受到法律制裁,遗憾终生。
32、理解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掌握对自已行为负责的基本要求,增强责任意识。
(1)行为与后果的关系。①生活中人们都会做出一定的行为,人的行为有有意识和无意识之分,有善良动机下的行为和不道德行为之分,有合法行为和非法行为之分。②在法律上,人的行为有作为和不作为两种。不作为,是指行为人的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而未实施的行为,其实质就在于应当履行义务而不履行。③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行为和后果具有一致性,有行为就会有后果,某种后果一定是由某些行为引起的。有的行为会产生一个后果,而有些行为则会产生多个的后果,甚至是连锁的后果,有的后果是由一个行为造成的,而有的后果是由多个行为造成的。
(2)对自己的行为负责。①每个人都有行动的自由,但是自由必须以不损害他人的、集体的和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任何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作为公民,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②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承担责任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还会有损于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从而受到人们的谴责甚至法律的惩罚。③一个勇于承担道德义务的人,会情不自禁去关爱别人,关心社会,以天下为已任,甘于承担重任,接受挑战,从而用自己的行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添光增彩。
(3)三思而后行。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自我引导与调控的过程。②对自己行为负责,就必须在行动前,对行为进行选择。③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重视行为中的及时调控。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集中体现在对行为后果的自省及自觉承担应负的责任上。
31、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全面地理解老师,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培养尊师、敬师的情感。.
(1)教师工作的特点。①教师工作最大的特点在于每天和天真纯洁的学生交往。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他们的兴趣爱好,气质修养都 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②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几乎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无私地、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③教师工作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更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劳动。
(2)理解我们的老师。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与老师的相处中,有时老师的观点不一定正确,或者语气太严厉,或者误解了某个同学,我 们应该理解老师,宽容老师,学会与老师沟通。当面和老师争执、顶撞,或 者自己生闷气,甚至走极端,都不能解决问题。处理好师生关系既是一个 教师真正成熟与睿智的标志,也是一个学生真正接纳与理解老师的表现。②要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和表扬。表扬与批评是老师经常使用的教育手段,也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关心和爱护,更是老师应尽的责任。我们受到表扬不要头脑发热,要找出差距,继续努力。受到批评不要耿耿于怀,要虚心接受,有错即改。让表扬与批评成为我们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增进感 情和不断进步的动力。
(3)尊敬我们的老师。①教师是文明的使者,向他们表达敬意,这是给予文明应有的尊严。②“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的行为规范,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尊敬老师,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类的文明和进步。③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和学生具有平等的人格和尊严,师生关系是一种相互教育,互相感染,教学相长的关系。在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环境和气氛中,师生双方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构建起一种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④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人类文明的历史、现在和未来,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振兴中华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全社会成员都应该理解、支持和尊敬老师,因此国家把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八年级第三单元学会负责
30、掌握一些处理与父母关系盼具体方法;认识逆反心理的危害及克服逆反心理的对策,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1)跨越“代沟”。①中学生正处在与父母心理差异较大的时期,容易造成隔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代沟”。②沟通是跨越“代沟”的最好方式。我们要以感激的心情,理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我们应该知道,父母 都希望也需要受到孩子的尊重。③沟通的技巧有:读心、出击、道歉、写信、协议、倾听等。
(2)克服逆反心理。①逆反心理几乎人人都有,但在中学生身上表现 得较为明显。逆反心理会导致一系列消极后果,甚至还可能产生病态心理或犯罪心理。逆反心理不仅对我们的学习是极为不利的,对我们身心的健 康发展也是非常有害的。我们的思想一旦被逆反心理所控制,视野就会变 得狭隘,思想就会在“对着干”的轨道上盲目滑行。②对于怀有逆反心理的 人来说,努力培养发散思维,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同时提高文化素养,提高 心理适应能力,做到理智多于情感,就能拓宽思路,从偏执中解脱出来。
(3)有话好好说。在中学时期,自觉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十分重要。子 女要谅解父母的过失,不要总是抱怨父母对自己的不理解,不要嫌父母的 话多,要试着敞开心扉与父母好好沟通,真诚地听取他们的劝告。
29、懂得人的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之爱,懂得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1)父母赋予我们生命。①父母之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因为这种爱能包容一切,能撼天动地。②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我们是父母生命的延 续,这就使我们与父母之间结成了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表 现在日常亲情中,还表现为我们自己不可能选择生身父母,法律也确认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牢不可破的关系。在父母的呵护下我们逐渐成熟,同时也有了对父母的评判,我们不能选择出身,但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③人都是父母所生,我们不能选择父母,也不应该挑剔父母,要有感恩之心,感谢父母。
(2)体会父母之爱。①尽管父母对子女爱的方式各异,但其本意都一样,都渴望儿女成才和幸福,天下父母同心。②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说不完的。父母的 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3)孝敬父母长辈。①“孝”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为人子女者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该身体力行的。②孝敬父母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只有爱自己的父母,才会爱别人、爱社会、爱国家。③孝敬父母长辈,不只是报答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更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孝敬父母,就是要求子女对父 母长辈履行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等。孝敬父母长辈体现在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中,一句亲切的问候,一次耐心的倾听、一段贴切的话 语、一杯温暖的热茶、一把舒适的椅子、一份生日的礼物都能让父母张开笑脸。
28、了解坚强的基本特征;懂得坚强意志的作用;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磨砺坚强意志。
(1)坚强意志的特征。意志是每个人都具有的,相比较而言,有的人意志坚强,有的人意志薄弱。一般来说,良好的意志品质具有的特征是:自觉性、果断性、坚忍性和自制性。(不良的意志品质则具有盲从性、动摇性、孤寡性和冲动性)。
(2)坚强意志的作用。意志是成人、成才、成学和成业的关键。坚强的意志能充分激发人的潜能,是人们行动的强大推动力,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3)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磨砺坚强意志。初中生处于人格塑造的最佳时期,磨砺坚强意志,必须做到:①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②主动迎接挑战,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③做自己不感兴趣却有长远意义的事。④制订明 确的目标和计划。
八年级第二单元亲近师长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