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38541  238549  238555  238559  238565  238567  238571  238577  238579  238585  238591  238595  238597  238601  238607  238609  238615  238619  238621  238625  238627  238631  238633  238635  238636  238637  238639  238640  238641  238643  238645  238649  238651  238655  238657  238661  238667  238669  238675  238679  238681  238685  238691  238697  238699  238705  238709  238711  238717  238721  238727  238735  447090 

投影材料:《个性有价》

他是一位天才的书法家,9岁时参加日本青少年书法展就在东京掀起一股旋风。他的4幅作品全部被私人收藏,总价值1400万日元。当时,日本最著名的书法家小田村夫曾这么预言,在日本未来的书法界,必将会升起一颗璀璨的新星。

    20年过去了。一些寂寂无名的人脱颖而出,而他却销声匿迹了。是谁断送了这位天才的前程呢?在2001年九州岛的樱花节,小田村夫专门拜访了这位小时候名震四岛的天才。在看了天才书法家的作品之后,他仰天长叹,说了这么一句话:“右军啊!你毁了多少神童。”  

    右军是谁?右军是王羲之,1600多年前的中国大书法家。小田村夫为什么说是书法大家毁了他们的神童呢?原来这位神童临摹王羲之的书帖成瘾,经过20年的苦练,把自己的书法个性磨得一点都没有了。现在他的字与王羲之的比较起来,几乎能够达到乱真的程度,可是自己的东西一丝都找不到。在鉴赏家眼里,他的书法已不再是艺术而是令人厌恶的仿制品。  

    一个天才因模仿另一个天才而成了庸才,这不是书法世界里独有的现象,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行业。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大师级的人物之所以寥若晨星,绝不是因为在这些领域天生的庸才太多的缘故,而是因为有太多的天才因模仿而成了庸才。  

    千万不要丢失自己的个性,因为这才是一个人惟一真正有价值的地方。纵观古今,凡是成就了一番事业的人,都是坚持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敢于从流俗和惯例中出列的人。

引出:没有个性就是没有创新,神童也会成为庸才。

思考:什么是创新?为什么要创新?如果没有创新会怎么样?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引导:创新指从事的活动和思维是新颖的、独特的、具有突破性的。

试题详情

5.从2004年开始,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陆续取消了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的一些限制。这样做能够            (   )

  A.使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充分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B.提高农民工的素质

  C.使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充分享有政治权利D.加快城市教育发展的速度

第二课时  培养创新精神

试题详情

4.受教育者最基本的义务是                  (   )

A.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B.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C.遵守学生行为规范        D.遵守校纪校规

试题详情

3.农民汪某,小学毕业后开始务农,以后曾南下深圳打工,做过商场领班、建筑工地机械操作员等。在打工过程中,汪某深感没有文化知识实在行不通,便萌发了重进学堂的念头。如今,他回到曾经就读的村办小学,当起了一名五年级的学生。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公民要就业成才,都离不开教育   B.青少年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C.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D.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必须接受的基础性教育

试题详情

2.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里的张慧科到城里打工,一家小餐馆的老板收留了他,让他洗盘子。魏敏芝要到城里找回他,没有车费,带领学生到砖厂搬砖。后来她找到城里,得到了电视台的帮助,电视台播放了她找到张慧科的专题节目,张慧科终于重新回到了学校。 你认为                 (   )                                  

A.小餐馆老板的做法是关心张慧科,关心失学儿童的表现

B.砖厂老板让学生劳动,解决了魏敏芝上城的车费问题,是关心儿童教育的表现

C.《一个都不能少》宣传的是全社会都要关心教育,关心失学儿童的主题

D.电视台的做法是社会关心教育,关心失学儿童的表现

试题详情

1.某村52岁的村妇肖某,小时候家境贫寒,没有上过学。今年3月,肖某准备到村里的扫盲班学习文化知识,丈夫刘某却一再反对,不准她参加扫盲班的学习。刘某的这种做法(   )

  A.侵犯了肖某的劳动权       B.侵犯了肖某的受教育权

  C.侵犯了肖某的婚姻自由权     D.肖某是大人,没有受教育权

试题详情

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国家采取了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等一系列措施,特别是为公民受教育权提供了法律保障、物质保障。

试题详情

(八)总结  一.什么是义务教育?它有什么特征?

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义务教育的特征有:普遍性,强制性,免费性。

试题详情

(七)学以致用

材料分析:小明是某校初三,面临初中毕业,班上的同学都在认真地复习迎考,他却整日无所事事,经常迟到旷课,违反校规。当同学、老师、家长为他着急和担心时,他却满不在乎地说:“我是未成年人,应该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还有《义务教育法》必须保证我初中毕业,所以我才不担心呢!”学校经过多次对他的教育无效,最后对小明做出了“开除学籍”的处理?

 分析:1、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他的言行。

    2、学校的做法合法吗?为什么?

    3、假如你是小明的好友,请帮助他制定正确的行动计划。

 归纳:小明应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义务教育法》具有强制性,小明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认真完成学业,遵守校纪校规。小明只有认真学习,立志成才,才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同时小明也要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