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38584  238592  238598  238602  238608  238610  238614  238620  238622  238628  238634  238638  238640  238644  238650  238652  238658  238662  238664  238668  238670  238674  238676  238678  238679  238680  238682  238683  238684  238686  238688  238692  238694  238698  238700  238704  238710  238712  238718  238722  238724  238728  238734  238740  238742  238748  238752  238754  238760  238764  238770  238778  447090 

4、等式填写:

人口- 教育=?  人口 + 教育=?

(活动目的:让学生较直接地感受到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要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腾飞,必须依靠教育。得出:从国家的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一项应尽的义务。)

试题详情

3、我来演:

出示案例:“父亲不让女读书 少女与父对公堂”,思考:

(1)孩子上不上学只是个人的私事吗?

(2)如果是谢友兰自己不想上学,她就可以不上学吗?

活动步骤:(1)找两个学生表演。(2)小组讨论与交流。

小结: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是每个公民都享有的一种机会和一项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包括自己的家长。同时,接受义务教育也是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必须履行。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学生认识到接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义务。)

试题详情

2、七嘴八舌:

联系我们所学的科目(语文、英语、历史、绘画、防火知识……说一说掌握知识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小结:要让短暂的生命发光、有尊严有意义地度过一生,必须接受教育。对个人来说,知识改变命运。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这一问题,还可补充我国文化程度与失业人数的比较图来说明。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将教育对人的作用和学习经验联系起来,从而体会到接受教育的好处。从公民自身的发展来说,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试题详情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如下:①联系实际。实际生活中侵害学生受教育权利的行为和事件目前是比较突出的,但却并未引起一部分学生、家长、社会的重视,正因为如此,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明辨是非。让学生就身边事学法讲法,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②正反结合:选取案例要注意正反面协调,以防给学生错觉,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程度问题,要正确认识。③突出实践:目前保护公民的受教育权利的法律概念已经为大众知晓,欠缺的是维权意识和维权行动。所以课堂要注意突出实践性,从而加强行为实践训练,这样的行为活动也有利于强化维权意识。

◎对教学重难点的认识

重点: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难点:九年义务教育

为突破重难点,教师可以充分开发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如可以布置学生课前进行侵害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不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的现象等方面内容的调查,为课堂教学服务;也可以利用课本中的材料资源;还可以师生共同进行实践探究,通过教师系统的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受教育既是他们的权利,又是他们必须履行的义务。(具体内容见第四部分资源共享)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课时: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第三课时: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从知识和学习两个方面来阐述教育是享受和创造文明生活的必要条件,了解我国法律关于公民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帮助学生树立维权意识。

能力目标:运用多种方法收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例,培养观察能力。通过对有关受教育权的典型案例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比是否受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造成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教育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通过对教育作用的分析,增强我们热爱学习的意识,以及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发现、创造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从理论上弄清受教育不仅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可以增强受教育的义务感,增强接受义务教育的自觉性。故本框的重点是理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这也是本框的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图片,制作成课件。

学生:收集“知识改变生活”或“学习成就未来”的典型事例。

综合设计思路

课前调查:制作一份“我为什么要学习”的调查表

爸爸
 
妈妈
 
老师
 
同学
 

 

1、导入:73岁的汪侠老人上大学之事。

各抒己见:爷爷考生和爷爷学生为什么要重回课堂?这个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活动目的:使学生明白我们的国家正迈入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社会正成为学习型社会。)

小结:我们只有不断地接受教育,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才能使自己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试题详情

①针对的问题:八年级学生正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享受者和履行者。但因较大的学习分化,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产生一定程度的厌学情绪。

②学生的需要:学会认识接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从而珍惜受教育的机会,认真完成学业。

试题详情

知识目标:

进一步了解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九年义务教育的具体内容;同时,明确自己在受教育方面应尽的义务,

能力目标:增强在受教育方面的权利观念和意识,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增强学生在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观念,自觉地接受和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受教育是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是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人才的重要手段。形成和强化青少年学生珍惜受教育机会的愿望和情感。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从国家法律的角度对受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珍惜自己受教育机会,并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利的能力和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试题详情

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合作为导向,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能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试题详情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上一课时的相关内容并导入新课:
播放儿歌《我是一条小青龙》(投影)
提问:(1)你有秘密吗?你会把秘密告诉别人吗?为什么?
(2)公民所有的秘密都属个人隐私吗?什么是个人隐私?
学生发言后老师引导
引出话题,设疑激趣
新课教学:
三、自觉尊重个人隐私权
1、尊重自己的隐私权
(1)不到处宣扬自己的隐私
案例一:好脾气的路路成了“小刺猬”(投影)
路路是某校八年级学生,在学校一直和同学相处得很好。上个月,路路告诉好朋友乐乐,他爸爸因为偷了人家东西被抓起来了,他很想念他的爸爸。乐乐为他保密了一天,第二天就偷偷告诉了好朋友妮子,妮子又告诉了好朋友佳佳……结果,班上的同学全都知道了。
后来,谁在他面前提他爸爸的事,他就和谁打架,路路慢慢变成了一个令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的人。
思考:
(1)路路发生这么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列举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保护自己隐私方面存在的陋习及其危害
(2)运用法律制止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
引导过渡:可见,我们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要把自己的隐私到处宣扬,否则会给自己的或他人的生活等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许有人会说:“在生活中,我已经很注意个人隐私的保护了,为什么还会碰到麻烦呢?”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结合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来回答
 
以所给的材料抛砖引玉,让学生明白尊重自己隐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案例二:校长拆了我的信(投影)
圣诞期间,学校收到了大量的贺卡、信件。校方认为中国人应该过自己的节日,而且这类节日已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了加强管理教育,校方滞留了全体学生的信件,校长还拆了信件最多的彤彤的一封信在全校集会上诵读了一部分。
   从此,彤彤成为了同学们嘲笑的对象,她开始变的郁郁寡欢,强大的压力使她神情恍惚,成绩也开始下降。
设问:
(1)校方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
(2)如果你是彤彤,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
2、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引导过渡:尊重个人隐私,不仅仅是尊重自己的隐私,还包括尊重他人的隐私。
(出示相关图片)(投影):判断哪些是不尊重他人隐私权的行为并简要说明其危害性。
(1)女大学生求职时,被询问:你多大了?你多重?你有男朋友了吗?
(2)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的住宅电话进行了监听,发现了犯罪事实,法院对其进行了公开审理。
(3)李某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发现有多名实习医生在观摩自己的手术过程。
 
情景题(投影):
(1)无意中听到别人的隐私,你会(     )
(2)看到有人在议论别人的隐私,你会(    )
(3)同桌把日记本翻开放在桌上,你会(   )
 
案例三:我想把你的秘密告诉别人(投影)
琳琳为人热情,好朋友很多,小雪就给她看了QQ聊天记录。琳琳知道了好朋友的很多秘密,可是她却说:”我心中藏不住秘密,很想告诉我的另一个好朋友,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设问:
 (1)你们说她应该怎么办?
    A:告诉别人;B:不能告诉别人。
 (2)故事连接--琳琳最终告诉了好朋友真真,真真又告诉了自己的好朋友?于是……,你如何评价琳琳的行为?
 
小结: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维护隐私上,我们提得最多的词是“尊重、信用、责任”。总之,尊重他人的隐私是道德的期盼,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
 
分角色辩论和集体讨论
 
 
 
 
 
 
 
 
 
 
观看图片并回答
 
 
 
 
 
 
 
 
 
 
 
 
 
 
 
结合自身实际并回答
 
 
通过本案例的分析,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对自己个人隐私的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结归纳巩固学习成果。
 
3、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
引导过渡:保护隐私,尊重隐私,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增强法制观念 、依法律己、尊重他人隐私的同时,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但是要注意避免一个误区。
(投影):
保护隐私不等于 自我封闭、与世隔绝。
 
4、收获与感悟:
(1)
(2)
(3)
(4)
5、质疑
介绍自己在保护隐私方面的好方法
 
由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补充。
 
学生反问
帮助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学会在反思中发现问题。
三、课后作业
活动与探究:
小孙和小林是同班同学,两人由于性格不合发生争吵。小孙在日记中写下了很多侮辱小林的,与实际不符合的语言。一天小孙不小心将日记放在教室的课桌上,被小王看到,小王便把日记的内容泄露出去,给小林在精神上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小林一气之下,将小孙打了一顿。吵到老师处还都认为自己有理。班主任老师耐心地进行教育,作了有说服力的分析。结果三人都认错并言归于好
提问:假设你是班主任,你会作出怎样的分析?
 
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巩固知识。

试题详情

教学重点:未成年人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

教学难点:(1)如何把握未成年人的隐私和成年人的教育之间的矛盾。

(2)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试题详情

(1)知识与技能: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个人隐私经常受到侵犯和学生经常侵犯他人个人隐私权的现实,通过一些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方式,实践中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同时,通过多媒体手段把一些不尊重他人隐私的图片直观地展示出来,让学生来讨论、思考,强化学生尊重他人隐私的责任与信誉意识。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过程主要分成四个环节:新课导入、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作业的布置等。新课的导入,采用用一首儿歌来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重、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图片展示 、创设情境、分角色辩论、集体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尊重个人隐私权的内容,懂得在现代社会中尊重自己隐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维护自己隐私权的正确方法和技巧,并且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的隐私,不做侵犯他人隐私的事。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