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1)学习他们沉着镇静、智勇双全的优秀品质;
(2)学习他们临危不惧、奋勇救人的崇高精神;
(3)学习他们坚强勇敢、顽强不屈的崇高精神;
(4)学习他们团结友爱、乐观向上的良好风貌。
(二)学习感动中国先进人物事迹
(相关内容见指南P59-60)
答:(1)人身难免有挫折,面对挫折要保持冷静,迎难而上,从容应对;
(2)学会自我疏导,调节不良情绪:
(3)增强信心、百折不挠,以顽强的毅力战胜挫折,把挫折当成增长智慧的“磨刀石”。
详见民族精神
答:①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②伟大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③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建美好和谐的社会、共享美好的生活。④我们青少年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度难关,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答:①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入到抗击自然灾害的行动中去,用实际行动与国家和灾区人民共度难关。②尽自己的最大能力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③坚决同破坏救灾工作、发灾害之财的不义行为作斗争
答:①保持冷静,不要慌张;②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③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④在教师的组织下有序撤离;⑤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创造生存条件,等救援。
答:政府:①科学规划灾区重建工作;②出台灾区重建政策,如:灾区重建优惠政策、鼓励师生参加灾区重建的新政策、鼓励灾区人民生产自救、对灾区人民实施就业援助等。
公民个人:①继续捐款捐物;②在精神上鼓励灾区同胞;③当一名志愿者,帮助灾区重建家园等。
答: ①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②同心协力、 同舟共济、 同心合力、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患难与共 、四海之内皆兄弟。
答:①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科学决策的结果;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抗震救灾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③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充分发扬的结果;④民族精神是抗震救灾的巨大精神动力;⑤是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协作,自强不息,共克时坚的结果。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