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当公安、司法人员向我们调查有关案情时,我们( )
A.赶快回避,免得说不好许多麻烦事 B.就说不知道,或说什么也没看见
C.应主动协助调查,实事求是提供有关情况 D.如果给钱就提供相关信息
111、下列刑罚,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的是( )
①拘役 ②有期徒刑 ③剥夺政治权利 ④死刑
⑤罚金 ⑥没收财产 ⑦管制 ⑧无期徒刑
A.①②④⑦⑧ B.①②③④ C.②④⑦⑧ D.③④⑥⑧
110、2004年2月13日,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与几位同学打牌发生纠纷,杀死了4名同宿舍同学潜逃,后在海南三亚市落网,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一案件中,对马加爵判处的刑罚属于主刑的是( )
A、死刑 B、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C、没收财产 D、以上都是
109、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2006年7月11日对中国银行温州市分行中银大厦“腐败楼”一案的犯罪人员作出一审判决:以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判处中国银行温州市分行原行长、党组书记叶征有期徒刑13年,剥夺政治权利终身7年。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13年属于主刑 B.7年属于主刑
C.可以使犯罪分子悬崖勒马 D.主刑与附加刑不能同时运用
108、初三学生张平在回家的路上,看见无业人员王某拦住本校学生刘某要钱,张平迅速到附近商店打“110”报警。警察很快赶到,抓获王某等人。对张平的行为,正确的评价是( )
①张平的做法很机智 ②张平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③张平不敢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④张平履行了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义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7、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正确的有( )
①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②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③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从轻或减轻处罚
④不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6、16岁的王某,多次在校外纠集社会青年,抢夺学生的财物多达1000多元,王某因此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王某的行为是( )
A.违反校规的行为 B.一般违法行为 C.犯罪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
105、“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说明( )
A.小时候偷针的人,长大了就去偷金子
B.偷针和偷金是一回事
C.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改正,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D.与我们当代中学生没有任何关系
104、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积极预防犯罪并自觉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就要正确理解和掌握犯罪的特征,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下列说法中,反映犯罪最本质特征的是( )
A.是否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B.是否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
C.是否应受刑罚处罚 D.是否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103、一般违法与严重违法(犯罪)有严格的区别,抹煞它们的区别会造成冤假错案。犯罪的基本特征是( )
A.违反国家法律、具有社会危害性
B.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当罚性
C.社会危害性较大,应受行政处罚
D.违反宪法和法律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