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社区(街道或乡村)不仅是我们的居住地,而且是进行人际交往的场所,是弘扬社会文明的大学校。洁净而优美、热情而温馨、活跃而向上、富足而安全的社区靠你我他来共同创造。因此,要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单位的创建活动,把和谐文化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专题五 自觉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
背景材料:1.“八荣八耻”: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为人民服务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八荣八耻”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为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
5.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艰苦创业精神是创造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动力。
4.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积极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作为公民就要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
3.发展先进文化,要弘扬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赖以振兴和腾飞的强大精神动力。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把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等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深入开展城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分析点拨: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和谐文化的前进方向。
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
6.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专题四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背景材料: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5.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的最基本的国情。从总体上看,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