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设计的活动方案或步骤要切实可行,讲究实效、鼓励参与、有所创意、力求完美,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回归课本或复习指南,寻找知识的落脚点,能从课本中找到答案的,应尽量使用课本语言。
2、认真审题,明确题意,按要求作答,注意答题方式,讲究规范性。
1、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与探究”活动,熟悉和掌握各类实践活动的方法和程序。这是解答此类题型的最基本要求。
4、和学生本人思想实际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也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领会和感受,学会做人,是《思想品德》课的目的和归宿。因此,在中考试卷中,经常会设计一些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关系密切的题目来考查学生,比如:请学生谈谈活动的感受、看法、体会或启示等。因此,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表明自己的观点。
3、和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相结合。设计实践活动课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以致用,提高分析、归纳、总结、反思、创新的能力。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从活动中去获得丰富直接经验和充分的情绪情感体验,在活动中分析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的密切联系。只有这样,学生在作答实践探究题时,才能写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2、和文体特点相结合。实践探究题在考查学生对书本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同时,为了增加活动的多样性、生动性和可操作性,还赋予了实践活动题灵活多变的形式。比如:设计实践活动形式和项目,撰写政治小论文、倡议书、建议书、调查报告、演讲提纲等。因此,解答这些类型题目,必须注意它的相应文体特点。比如:撰写政治小论文要注意小论文的政治性、简洁性、严密性,即要求运用思想品德课中的观点、语言,运用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采用恰当的论证方法,有理有节地阐述鲜明的论点。又如:对设计活动项目,撰写调查报告和倡议书题目,除了要找准、找全与书木知识的结合点外,还必须应用相应的文体格式。
以学生为本、设问灵活多样、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答案倡导并鼓励多元化等特点。要顺利地解答实践探究题,应该做到“四结合”。
1、和课本知识相结合。题在课外,理在书中。“实践与探究”题的解答主要依据教材和复习指南;答案来源于教材中的知识要点。对教材中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是我们分析、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前提和关键。比如:创新中学决定以学生会的名义向全校同学发出“以诚实守信为荣”的倡议,假如你是该校学生,请拟写一份倡议书。倡议的原因或依据应使用“八年级第二单元第一课‘心灵导航’”(P32-33)的教材语言;倡议的具体内容可对P32第三至五段的教材观点进行迁移。否则,我们的作答就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教育、环境、经济建设
内容 |
地位 |
原因(状况,影响、意义) |
如何做 |
教育 |
优先发展 |
|
|
保护环境 |
放在突出位置 |
|
|
经济建设 |
中心工作、首要地位 |
|
|
|
|
|
|
例题4.归纳主题内容的知识点:
例如:关于科技、教育、人才、创新方面的关键句子(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教育优先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
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的变化和人力社会的巨大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科技将对未来社会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变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技。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首先要提高教育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例题5、关于奋斗目标的归纳:
(1)基本路线奋斗目标(共同理想)
(2)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的新要求
(4))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5)计划生育的目的(目标)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6)科技创新:创新型国家
(7)人口资源环境的奋斗目标:;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
例题8、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内容
(1)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团队与个人的关系)
(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3)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4)改革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6)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7)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8)道德水平与违法犯罪的关系
(9)四个文明的关系
例题9.关于模范人物的答题思路归纳
(1)承担责任
(2)中华传统美德
(3)艰苦奋斗、崇高理想
(4)发扬团队精神,以集体利益为重
(5)自立自强、不怕挫折、自强不息、诚信友爱等民族精神的内容
(4)时代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学习精神、服务社会、奉献精神)
3、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