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青少年学生应该①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②带头遵纪守法,热爱学校、热爱集体 ③以书本学习为主,荣辱观教育主要是领导干部的事情④自觉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①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展教育科学事业的内容 ②是现阶段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的本质要求 ③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④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 ⑤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⑥有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为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A.②④⑤ B.①④⑤⑥ C.③⑤⑥ D.②③④⑥
6、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原因是
①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我们的根本任务 ②个别领导人决定这么做
③只有大力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④发展是解决我国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据此回答7、8题:
5、我国之所以着力加快改革,是因为改革是
A.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 D.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4、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5年2月发表了《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又于2005年5月27日和31日分别召开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及研究和部署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会。这充分说明了( )
A.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努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C.民族团结、平等、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D.民族团结是各项工作的中心
2006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2006年新年贺词《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他在贺词中指出,2006年是中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据此回答:
3、面对漫画中男士的行为,我们应( )
①鄙视这种不正当的行为 ②进行劝说和制止
③必要时勇敢机智的同其斗争 ④将其痛打一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005年12月23日,温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体现了( )
①中国共产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 ②国家为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 ③国家保障了贫困地区学生享有受教育权 ④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维护社会公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公平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下面对“公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追求公平是一种美德,它能促使人们处理事情时采取恰当的行动
B.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个人既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的利益
C.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们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D.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追求公平是徒劳的
2.为深入学习“两会”精神,思想品德课老师正带领同学们一起办黑板报呢。老师写了一幅对联,准备作为本期黑板报的主题。对联的上联是:议国情,商国是,图国盛,共谋科学发展。
请回答:我国人民“议国情”、“商国是”、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是如何实现的?(5分)
1.材料一:2007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并交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3月16日,大会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春天再次来临,“两会”的民生春风吹绿大地,政府的“民生礼包”温暖了十三亿人心。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项项举措直接惠及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预算中一组组数字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息息相关。
请回答:
(1)《政府工作报告》为什么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2分)
(2)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关注老百姓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问题?(2分)
(3)你的身边还存在着哪些有待解决的民生问题?请列举两例。(2分)
(4)请你说一说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有哪些。(4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