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材料一 2006年10月8-11日,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确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和主要任务及各项举措,给中国勾画出一幅清晰的和谐社会“走向图”。
材料二 部分群众生活写真
农民工的午餐 卖艺的残疾人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倡导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符合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社会存在哪些不和谐现象?请你为改变这一现象献两条可行计策。
(3)你认为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什么样的发展观?
12.
10.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具有享受自然所恩典的共同权利,以及得以尊重别人的共同权利。 --托尔斯泰
9. 概括下图包含的道理。
8.2007年7月,连续的降雨引起了淮河水位的上升,导致河南信阳、周口等地的一些群众失去了家园,政府和人民为灾区的人民都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对此,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互助互济、扶弱济困、乐善好施等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B.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需要来自社会的实际帮助
C.“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和民族精神
D.那些灾区的人们只重视亲情,无需社会的援助
7.2006年7月21日,《河南省进城务工就业人员权益保障条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作为全国第一部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宗旨的地方性法规,河南此举立刻引起了全国的瞩目。对此,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
A.建设和谐社会,首先就要加大对农民工的关注力度
B.只有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才能构建和谐安定的社会政治局面
C.农民工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当前的中心工作
D.只要充分调动农民工的创业热情,就能推动经济建设
6.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三道保障线,加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构成我国现有条件下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下列对这些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 )
A.这些制度体现了正义 B.使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也可以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
C.使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也能够得到社会的关爱 D.使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