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布状况 : 汉族分布遍及全国各地,集中中部和东部;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 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2、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2. 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地位)
① 最高任免权 ( 选举 罢免 决定 等等 ) ② 最高立法权 ③ 最高监督权 ( 监督宪法是否实施 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 等等 )
④ 最高决定权 ( 决定国家战争与和平 决定中央机关预算草案 决定特区的设立与制度 等等 )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政权组织形式 简称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体
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 乡镇 ...)
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书13页图 - 金钱与文化的不协调)
为了建设成 (目的) : 科学的 追求科学消除迷信 大众的 民族的 追求民族特色,保留民族特色
2008奥运会会徽 : 像印章,肖形印章 字,像”京 ”字,舞动的北京(运动员在舞动)
“文”人文奥运 红色,中国的代表色 拥抱世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包括 : ① 思想道德建设 (核心) ② 教育、科学、文化的建设 (基本)
如何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
① 需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② 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努力学习和吸收外国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③ 加快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④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两大特点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 既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又根植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它具有鲜明的 (民族性) 和 (时代感)
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互相促进) 三种文明要 (协调发展)
物质文明 : 基础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 保证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 ① 物质文明建设 ② 政治文明建设 ③ 精神文明建设
(1949年成立中国 1956年三大改造 1956-1966十年全面建设 1966-1976文革 1978 改革开放)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常见问题 :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成就? 2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原因) 3 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关系? 5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分类?含义?地位?作用? 6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7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8 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基本的政治制度? 9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10 三种文明的关系?
第二单元 走进小康时代
第一节 感受小康
我国建设小康的进程 : ① 1979年 邓小平提出 ② 十二大:首次使用小康概念 ③十三大:小康列入发展战略 ④ 十五大:提出宽裕小康目标
⑤ 十六大:明确今后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小康水品(邓小平理解的) : 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包括内容 : ① 物质生活的改善 ② 精神生活的充实 ③ 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 ④ 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总体小康同全面小康的区别 : ① 从标准上看,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② 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物质生活水品提高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③ 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我们要达到的小康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已逐步由温饱型社会进入小康型社会,小康生活进入寻常百姓家,长久以来的梦想正转化为现实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不同时期),我国小康生活的具体标准是不同的 略知“三步走” ※ 我国已基本实现小康的目标
第二节 改革开放富起来
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小康 四大件的变化--1950到2008 具体见书
时间 : 1978年十二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质 :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目标 : 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
内容 : ①改革(对内)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现代企业制度)
② 开放(对外) 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对外开放格局)
开放的目的 : ① 可以更好地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 ② 可以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
市场经济的巨大活力
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内容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作用 : ① 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② 调动并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 ③ 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计划经济 : 中央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
计划机制的缺点是:(1)难以对微观经济活动和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发挥作用;(2)容易损害经济主体的利益,造成动力不足和效率低下;(3)容易脱离实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计划经济体制 : ① 建立 : 建立于”一五计划”末期 ② 基本特征 : 高度集中(人力 物力 财力)统一,国家以行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
市场经济 三要素 : 供求 价格 竞争
特征 : 通过价格、供求、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推动资源的流动和分配.
积极作用 : 提高自愿的使用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消极作用 : 市场不是万能的,存在着一定的 (盲目性) (自发性) 和 (滞后性)
※ 建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 供>求→降价→生产减少→求>供→价格上涨→扩大生产→供>求→…….
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标志) :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要发挥计划作用更要发挥市场作用
计划经济体制的资源配置方式 : 行政手段配置 市场经济体制的资源配置方式 : 市场配置
第三节 走向全面小康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 :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 共同富裕
全面小康的特点 : 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经济-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力争比二000年翻两番 政治-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健全 文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总体小康的表现 - 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宏观上: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最关键的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所指向的目标 - 1.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 是关键性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 :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先富带动后富,沿海城市向内扩进)
国家制定的政策: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扶贫攻坚计划、增加农民收入、中部崛起、新农村建设等等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 共同富裕
常见问题 : 1改革开放时间。2改革的目的。3开放的目的。4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5什么是市场经济 与计划经济的主要区别。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7小康概念在现代的发展历程。(重点理解邓小平定义的小康) 8什么是总体小康,如何理解? 9小康社会的实现。10社会主义的本质。11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1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13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1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性。
第三单元 融入民族大家庭
第一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
民族 : 有着共同语言 共同地域 共同文化传统 的相对稳定的成员结合体 中华民族 : 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共同体
①汉族人口最多,壮族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56个民族) ② 各民族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
民族的分布:
第一次代表大会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07年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 物权法
两会 : 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三月十五日九时→两周) ②政治协商会议 (三月三日→两周)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1. ⑴参选的资格 : ① 中国公民 ② 满18周岁 ③ 未被剥夺政治权利(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 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年限) ⑵程序 : 选民→乡镇代表 乡镇代表→上一级 上一级→.............→国家
⑶选举方式 : ① 间接选举 ② 直接选举
2.改革开放 : 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稳定 : 前提 发展 : 保证 改革 : 动力
立足点 :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奋斗目标 : 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社会主义的本质 :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恩格尔系数=食用支出/家庭,个人的消费总支出 贫困←59%→富裕 50%-59%温饱 40%-49%小康 30%-40%富裕 30%以下 最富的
第二节、充满活力的经济制度 “ 大锅饭 ”
社会主义 : 归多数人所有
资本主义 : 归少数人所有
经济制度 :
① 所有制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②分配制 (如何分配) 平均主义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种属 |
名称 |
地位 |
作用 |
公有制经济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我国经济的主体 |
国有经济 (全民所有制经济) |
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体现在控制上控制着国家最重要的东西) ← 抓大放小 |
国有经济 : 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负担着关系国民计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任务. |
集体经济 (共同致富) |
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 : 乡镇企业) |
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 : 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 |
|
混合所有制经济 |
←(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
非公有制经济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个体经济 |
区别在于 : 雇佣关系 |
促进经济增长,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生活,解决就业方面问题 目的 : 通过所有制经济之间的互相联系,相互交融,平等竞争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 |
私营经济 |
|||
外贸经济 |
外贸经济: ①中外合作-合同制 ②中外合资-中外各出一部分资金,成立公司 ③外商独资-外商到我国,利用我国土地、劳动力产生利益. |
个:由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小私有制经济 私: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以获取利润为目的
十七大对我国经济的有关规定 :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毫不动摇地 (巩固) 和 (发展) 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 (鼓励) (支持) (引导)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国有经济 : 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外资企业对我国的影响 : 引进了新技术,拉动了我国的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的目的 : 通过所有制经济之间的互相联系,相互交融,平等竞争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
( 强调不仅仅重视体力劳动,还要重视脑力劳动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第三节 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
1.四项基本原则(我国的立国之本 起着导向的作用):①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 坚持马 列 毛泽东思想 ③ 走社会主义道路 ④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两个逐步 : ① 和自己比较,摆脱落后的状况 ② 同其他国家比较,缩小差距
1.我国的经济上了一个大台阶 2.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3.我国综合国力也上了一个大台阶
2.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主要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时间: 起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迄 到现在(21世纪中叶)已基本实现了现代化,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1.两层意思: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明确了国家的性质) 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说明社会主义还不成熟)
♂ 并不是指所有国家,是指我国经济发展太落后必须经过初级阶段.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