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六个更加):
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5、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关键的目标:(经济方面)
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6、21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党的基本路线奋斗目标):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2、怎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或怎样理解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时富裕,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帮带后富,才能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3、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状况(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原因):
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
▲1、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和国家提出了怎样的方针?
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和国家提出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2、“四个尊重”方针的重要性(作用):P36
(1)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财富的源泉,也是产生和积累知识、发展和孕育人才、凝聚和提供创造力的源泉。
(2)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
(3)人才是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当今,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4)创造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内驱力。
劳动与知识、人才、创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
▲3、贯彻“四个尊重”方针的意义:P36
让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人民生活才会越来越富裕,国家才会越来越强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会保持旺盛生机和持久活力。
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经济就越有生机和活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也就越大。
3、到本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
▲2、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4.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材料从国家和个人两个角度去分析)
(1)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应对老龄人口、流动人口、就业人口增加带来的问题。)
(2)实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生态文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集中力量解决先行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
(4)实施可持续发展,要靠你我他。我们要不断提高人口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忧患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自觉性。
第二单元 全面建设 实现小康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
(1)含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2)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自觉担当起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责任。
★3.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答:(1)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
①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人口问题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国情)
★②我国的资源现状是: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资源浪费和破坏现象严重。资源问题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国情)
★③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环境国情)
(2)面对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国情,我国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计划生育、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它们相协调。
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