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前提(基础、原则)、最佳方式、基本方针、立场、法律依据及实践是什么?
前提:坚持-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基本方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态度: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决不承诺放弃武力。
法律:《反分裂国家法》。
实践: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我国用“一国两制”的方针,顺利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并保持了其繁荣、稳定和发展。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台湾问题的由来是什么?(为什么说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三国时,孙权派大将卫温去琉球(今台湾);元朝时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达38年之久;1661郑成功收复台湾;1885年,清政府设置台湾行省,第一任巡抚刘铭传;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割让给日本达50年;1945年,国民政府收复台湾;1949年10月1日,国民政府退居台湾,海峡两岸分离至今;1980年以后,海峡两岸关系和缓,民间交往的坚冰打破,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三)活动探索:
材料:在2008年感动中国的人物颁奖典礼上,“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悲怆和喜悦”,评奖组委会在颁奖词中提到,“穿过2008这平凡而又伟大的一年,我们由衷地从心底里发出一个声音:“中国加油!”是灾难,也是力量的凝聚。生死相依,生死相助,我们在一起;是欢乐,也是精神的检阅,微笑相连,激情相递,我们在一起”。
(1)2008年中国经历了哪些悲怆和喜悦?(各举两例)
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等
(2)假若你是班会主持人,你准备通过哪些方式收集你所需的资料?
通过报纸、互联网;通过询问等。
(3)假若你要在班会上发言,请你列出发言提纲。
为什么要进行评选活动;简介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分析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如何向他们学习等。
(二)材料分析:
中央电视台每年都要开展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2009年2月5日晚上8时,《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评选》在央视一套隆重播出, 10位感动中国人物正式出炉,
(1)你认为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有什么意义?
有助于为青少年树立学习的榜样 ;有利于激励青少年追求真、善、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人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履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责任意识,自觉承担责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
(2)在当选的十大人物中你最崇敬谁?简介其事迹。
例如:护卫火炬的金晶 当几名“藏独”分子试图从她手中抢走火炬、干扰圣火传递时,坐在轮椅上的金晶毫不畏惧,她被威胁、被殴打,但她手中的火炬始终没有被抢走。
(3)你准备怎样向他学习?
以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作为选择成才的目标;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等。
(一)选择题:
1、2009年2月5日,由中央电视台评选的200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揭晓。其中,河南入选的是 (C )
A、李桂林 陆建芬 B、金晶 吉吉 C、武文斌 李隆 D、经大忠 韩惠民
2、在200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感动中国特别奖的获得者是(C )
A、北京奥运导演团队 B、“神七”航天员团队
C、中国人 D、大爱至善的13位农民
3、在200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张艺谋率领的北京奥运导演团队榜上有名。他们之所以入选是因为 (A、C)
A、他们承担了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B、张艺谋是文艺圈中的名人、著名导演
C、他们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灿烂的文化,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融,用中国文化打动了世界
D、他们使中国获得金牌榜首位
4、请你以“感动”为中心词设计几句公益广告。
“感动”让人无法忘记;只要人人都多一份责任与奉献,世界就多几许感动与和谐;“感动”让人间充满阳光等。
3、你准备如何向他们学习?
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作为选择成才的目标;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增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等。
2、这些先进人物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自立自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知难而上等。
1、为什么要开展感动人物的评选活动?
精神文明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助于为青少年树立学习的榜样 ;有利于激励青少年追求真、善、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人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履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责任意识,自觉承担责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