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39472  239480  239486  239490  239496  239498  239502  239508  239510  239516  239522  239526  239528  239532  239538  239540  239546  239550  239552  239556  239558  239562  239564  239566  239567  239568  239570  239571  239572  239574  239576  239580  239582  239586  239588  239592  239598  239600  239606  239610  239612  239616  239622  239628  239630  239636  239640  239642  239648  239652  239658  239666  447090 

8.(原)有一位“豁达”人士讲:“什么隐私不隐私,你既然做了,就别怕别人知道。”对这种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C )

A.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隐私权的重要性

B.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没有人身到生命的可贵

C.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人常说“要人不知,除非己不不为

D.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做生命是都害怕别人知道

试题详情

7.(改)一天晚上,小张看到小曾鬼鬼祟祟地从邻居家走出来,边走边把一些东西往口袋里塞,而此时邻居家却没有其他人在。第二天,邻居家到派出所报案说丢了一些东西,小张把他所看到的告诉了邻居和派出所。小张的做法(  B  )

A.不合法,因为侵犯了小曾的隐私权

B.合法且应提倡,因为有利于保障邻居家的财产安全

C.合法但不值得提倡,因为这是爱管闲事的表现

D.不合法,因为侵犯了小曾的名誉权

试题详情

1.(改)下列关于隐私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①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②凡是隐私的东西都 是些不健康的东西③受法律保护的隐私权,深入到个人生活、内心世界来维护人的人 格尊严和心灵安宁,使我们获得安全感④尊重个人隐私,体现出社会的人文关怀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改)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定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下列属于公民隐私的是   (  C )   ① 家庭住址  ② 身体缺陷  ③ 婚恋情况  ④ 家庭关系  ⑤ 财产状况    A.①③⑤   B.②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3.(原)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下列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A  )   ①宪法规定了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原则②新刑法规定了“非法搜查罪”、“非法侵 入住宅罪”和“侵犯通信自由罪”  ③宪法规定:公民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 非法侵入公民住宅④《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 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4.(改)八年级二班学生李某,喜欢集邮,可为了集邮他多次到传达室冒领他人信件,获取邮票后把信撕毁,有时还偷看同学的信件,并散播信件内容。李某的行为   ( D  )    ①违反了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平等权的规定②侵犯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③侵犯了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④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③④ 5.(原)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2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案前,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个人资料。这表明   ( C )    ①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②法律只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③国家对未成年人实行保护 ④公开他人隐私是仅仅违反道德的行为,还没有到违法的地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6.(改)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这体现了我国保护公民的( D  )

A.姓名权   B.人身自由权   C.名誉权   D.隐私权

试题详情

19. (8分)(改)在我国,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请依据下列情境回答问题:

情境一:某单位.选民在投票选举人大代表。

情境二:教室里,学生在上课。

情境三:成年子女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关心、体贴父母。

情境四:残疾人运动员金晶在奥运会火炬传递中勇护火炬

情境五:东汽中学老师谭千秋救护学生,英勇牺牲

(1)上述情境各表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履行什么义务?(4分)

 (2)简要说明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为什么必须履行义务?(4分)

试题详情

18. (11分)(真)15岁的小朱平时就爱和社会上的一些不务正业的人混在一起,经常夜不归宿,家长和老师多次找他谈心,耐心教育他,可他总认为夜不归宿是小事。一次因为和斥责自己的父母争吵几句,小朱一气之下便冲出家门,整晚没有回家。一周后,警察找上门来,说小朱夜不归宿的那天晚上受几个社会不良少年的唆使,持刀抢劫了两名学生,并致使两名学生重伤。

⑴从公民履行义务的角度,你怎么看待小朱的行为?

⑵请谈谈小朱从夜不归宿到抢劫的发生给你什么启示?(9分,至少答出三点)

试题详情

17.(8分)(改)某初中八年级(2班)思想品德教师组织了一次“树立正确的权利与义务观念”的课堂讨论会。石辉同学发言说:“宪法赋予我国公民广泛、真实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使自由和权利。”

请你就石辉同学的这一说法进行辨析。

试题详情

15. (真)中学生享有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权利,同时必须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和其他有关网络的规定。这表明   (  A  )

  A.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

  C.公民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D.权利是科技进步带来的,义务是国家规定的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16.(14分)(改)法定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区别是什么?我们怎样来忠实履行义务?

试题详情

14. (真)有人说:权利是橄榄球,我要抢到手;义务是足球,我要踢得远远的。这种说法( B )

A.正确,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B.错误,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C.正确,认识到权利和义务都是由法律规定的 

D.错误,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离的

试题详情

13.(改)下列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有( D )

①行使监督权   ②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  ③维护国家统一   ④依法纳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