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如果从树立隐私意识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你认为(c)
A.有道理,因为人心叵测,人与人之间本身是不可能做到相互信任的
B.不赞成,因为严守自己和他人的隐私就会违背忠诚老实的做人原则
C.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每个人都有隐私,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D.不赞成,因为对好朋友任何事情都应该毫无保留
15.下列属于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行为的是(d)
①小陈路遇落水儿童,纵身跳入河中,奋力抢救
②小张养的宠物狗咬伤邻居小孩
③刘某大义灭亲,将在村里作恶多端的儿子打成残废
④小李打伤手持铁棍的入室抢劫犯的手臂,并将其扭送到派出所
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
14.中学生小王经常帮助一位残疾的孤身老人,有时还把自己的零花钱省下来买食品送给老人。对此,下列同学的认识正确的是(b)
A.甲认为小王很傻,救济老人不是我们的义务,白花钱
B.乙很赞同小王的行为,认为这是履行公民的道德义务,责无旁贷
C.丙认为小王多管闲事,这样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学生最重要的职责是学习
D.丁肯定小王的做法,但认为赡养、扶助孤身老人是政府的事,我们没必要管
13.“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保卫咱妈妈谁来保卫她……你不站岗我不站岗,谁保卫咱祖国谁来保卫家”。对这两句歌词的正确理解是(b)
①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权利
②只有去当兵才是公民真正爱国的表现
③公民只有忠实履行服兵役的义务,才能维护国家安全,更好地保障公民的权利
④依法履行服兵役义务体现了公民对国家的责任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12.春节期间,政府为了增加节日氛围,在市中心主要街道两旁挂起了许多大红灯笼。市民叶某看到后非常喜欢,趁夜色拿走了几盏,路人发现后,指出其错误,叶某振振有词地说:“这又不是你家的,我享有自由权,你管不着。”叶某的做法错在(b)
A.没有认识到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B.没有正确行使权利,损害了国家、集体的利益
C.没有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D.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的区别
11.判断某人是不是中国公民的依据主要看其(a)
A.是否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B.是否具有中国血统
C.是否被剥夺政治权利
D.是否年满18周岁
30.下列行为属于不尊重他人隐私权的是(d)
A.报纸介绍某位先进工作者,刊登他的工作简历
B.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的住宅进行监视
C.进他人房间先敲门
D.某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整理成册,卖给某信息公司
29.玲玲收到好朋友莹莹的电子邮件,莹莹请玲玲帮忙解决思想上的一些苦恼,但玲玲却把好朋友的事告诉了其他同学,莹莹得知后非常气愤。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a)
①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②尊重他人的隐私,要强化责任和信誉意识
③不要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任何人
④要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
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
28.李某以替同学捎信为由,从传达室拿走本班多名同学的信件,剪取邮票并拆看信件,然后销毁,还向别的同学泄露信中的秘密。李某的行为(b)
①属于违法行为②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③侵犯了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④是不道德的行为但并未违法
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
27.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姓名权的是(a)
A.小卢的继父刘某强迫他改姓刘,小卢不从,继父经常以各种借口打骂他
B.洪某和陈某是邻居,平时常因小事而争吵,这天洪某又当众辱骂陈某
C.常某偷看别人的日记后,将其内容公开
D.某报纸对某明星的偷税漏税事实进行点名报导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