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39607  239615  239621  239625  239631  239633  239637  239643  239645  239651  239657  239661  239663  239667  239673  239675  239681  239685  239687  239691  239693  239697  239699  239701  239702  239703  239705  239706  239707  239709  239711  239715  239717  239721  239723  239727  239733  239735  239741  239745  239747  239751  239757  239763  239765  239771  239775  239777  239783  239787  239793  239801  447090 

5、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哪些

劳动、科学技术、智慧与开拓精神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资本、管理等因素也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

试题详情

4、科技的地位和作用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在现代社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

科技对于加快传统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有力地促进了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轨,提高了经济效益。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教材将此内容安排在了第五单元《三个代表》一课中,可参考2007年说明检测59页,讲清科技重要性即可,无需展开。)

b创新的重要性?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1)①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想不想创新,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关系到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②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③我国的科技、经济发展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2)①我们青少年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要刻苦学习,努力探索,注重实践,要勇于质疑,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努力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试题详情

3、为什么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开拓进取精神的作用)

只有积极开拓,锐意进取,才能不断地超越原来的发展水平,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才能为个人和企业乃至国家创造更多的生存和发展机会。

试题详情

2、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表现在哪些方面?

我们的祖先靠着勤劳,创造了五千年文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了勤劳的光荣传统,带领中国人民,把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勤劳致富受到鼓励,一大批人依靠辛勤的劳动脱贫致富,走上了小康之路。

试题详情

5、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有何意义

将进一步造福十几亿人口,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可补充全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造福人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将进一步造福十几亿人民群众,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提高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还可补充分析我们为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使学生有初步的感知和认识。

第五课  财富之源

1、创造财富的基础是

辛勤的劳动。

试题详情

4、比较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不同

项目
1
2
3
总体小康
低标准的小康
不全面、发展不均衡的小康
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
全面小康
较高标准的小康
共同富裕的小康:地区之间,城乡、各阶层的差距缩小,将实现共同富裕的小康。
精神文明的小康:除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外,还特别注重精神生活和生活环境的改善等,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试题详情

3、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怎样的奋斗目标?其涵义是什么

①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全面的小康。

②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试题详情

2、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怎样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是什么

①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总体实现了初步的小康,国家的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但是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试题详情

2、现代意义的小康是谁提出的?具体指的是什么?

提出:邓小平  具体是指:到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是在全面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使我国人民的生活在温饱的水平上进一步提高的阶段性标志。

试题详情

1、人们生活小康化的表现

人们的衣食住行上发生了巨大变化。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