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及活动的体验与探究,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继承权,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方法和继承人的资格。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理解继承权,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继承权,为以后合法继承奠定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遗产继承观,在遗产继承中既要有法律意识,又要弘扬中华美德。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途径和继承人。
教学难点:遗嘱继承的法定条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①收集社会上遗产继承的典型案例;②了解发生在学生身上的遗产继承权事例。
学生:查阅遗产继承方面的相关法律
●○板书设计
2.遇到行政违法时可提起行政诉讼
1.确认财产所有权的归属极其重要
3.刑法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锐利武器
2.民法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重要武器
1.法律明确规定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3.财产所有权
●○综合设计思路
教学环节 |
教学活动设计 |
设计意图 |
情景导入 |
叙述:《拾钱捐献 失主索还》(附录) 设问:①你认为王某的话有没有道理?②拾来的钱能捐献吗? 小结:这涉及到财产的归属问题即财产所有权问题。 |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寻找问题、探求问题的兴趣。 |
展示交流 |
过渡:今天,随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大幅度增加,我们家中的财产日益丰富。手机、电脑、数码摄相机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家中的“新三件”。 学生展示社会财富调查结果。 设问:①你家近来新增加了哪些财产? ②这些财产给家庭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③谈谈社会上还有哪些财产,它们属于谁? |
了解社会财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介绍家庭财产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初步了解财产归属问题。 |
分析判断 |
教师补充展示一些常见的财富,如:路边电话亭、学校内的运动设施、教室里的电视机…… 设问:①你知道这些财产分别属于谁吗?②说说你的区分方法 小结:社会财富分别属于国家、集体和个人。 |
通过对常见的财富的分析,让学生对财富的归属问题有进一步认识,明确其所有权。 |
讨论探究 |
过渡:在这些社会财富中,哪些是属于我们个人合法所有的?请看下面几个事例: ①某农民在开垦荒山时无意中挖出两件国家二级文物,卖给文物走私贩子,得款三万余元。 ②小云在放学途中捡拾到一个装有820元人民币的钱包,据为己有。 ③万向集团某部门经理因工作出色年终获奖金10万元。 ④某市副市长索要和收受他人贿赂共计人民币3720000元,美元21000元,将其作为家产。 学生分组讨论:①上述哪些财产属于个人所有?哪些不应该属于个人所有?为什么?②说说看,属于你个人的财产有哪些? 在我国,施工中发现的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捡拾到的他人的遗失物,采用非法手段获得的财产,不属于个人所有。只有公民的合法财产,才属于个人所有。根据法律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
从实际生活中挖掘教材中蕴涵的“理”,使学生系统地、宏观地把握所学内容,在讨论中明辨是非,更加理性认识哪些属于个人的合法财产。学以致用,从而增强思想品德课的理性魅力。树立正确的财产观。 |
理性分析 |
设问:我们对自己的个人财产究竟拥有哪些权利呢? 出示材料,学生分组讨论: ①小王的父亲用合法收入买了一辆小汽车。 ②小王的父亲用小汽车送小王上学。 ③办好相关手续后,小王的父亲驾车搞运营。 ④三年后,小王的父亲将这辆车卖掉。 设问:以上事例分别体现了对自己合法财产的什么权利? 小结: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
通过不同类型的情境,使学生有更多的实际参与的机会,在实际分析、讨论中得知对自己的合法财产拥有占有、收益、使用、处分等权利。 |
切身体验 |
请学生举出一件个人物品,说说他在什么情况下对这件物品拥有哪些权利? |
联系个人实际,加深对财产所有权的理解。 |
知识拓展 |
案例:张明的家长花3600元买了一架数码相机。三个月后,张父发现相机不见了,经再三追问,张明说他将相机以1000元的价格卖给了同学。张父找到那位同学及其家长,表示愿以1000元将相机赎回,但那位同学的家长认为:张明是14岁的中学生,不是小孩,说话是算数的,买卖已成交并写有字据,双方出于自愿,哪有反悔之理,不同意退回。 学生分析:你如何看待中学生张明的卖出行为? 教师引导总结:我国民法通则第12条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因此,14岁的孩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其智力、年龄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出卖家里的高档照相机的行为已经超出了14岁的孩子的行为能力。因此,其与买方之间的买卖行为是无效的。我们在生活中决不能做案例中张明所做的事,虽然我们是家庭中的一员,但是由于年龄、智力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对家里的财产只有使用权,只有在征得父母的同意后才可以行使对财产的处分权。 |
通过同龄人的故事,可使学生感同身受,明确未成年人对家庭财产的权利 |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典型的财产所有权被侵害的事例和最终的解决办法。
学生:收集学生中或家中财产被侵害的事例。
●○板书设计
2.合法的个人财产
1.财产属于谁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