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0020  240028  240034  240038  240044  240046  240050  240056  240058  240064  240070  240074  240076  240080  240086  240088  240094  240098  240100  240104  240106  240110  240112  240114  240115  240116  240118  240119  240120  240122  240124  240128  240130  240134  240136  240140  240146  240148  240154  240158  240160  240164  240170  240176  240178  240184  240188  240190  240196  240200  240206  240214  447090 

6.录取通知书迟到一年  湖北一女生告赢母校

秦春梅,家住随州市曾都区尚市镇战士村。2000年,她参加了高考,因始终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两个月后,秦春梅南下打工。

2001年6月18日,秦父从2001年6月9日《随州日报》上得知,女儿被武汉某师范学校录取。6月23日,秦春梅的父母终于在秦春梅的班主任那里找到了普通高校录取通知书,通知书上要求秦春梅于2000年9月15日报到。

此时离报到时间已过了9个月,曾都区第四中学为秦春梅出具介绍信,请求武汉市某师范学校让秦继续到校学习,可是该校未能批准。

因为学校未按时送达通知书使自己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秦春梅非常气愤。2001年8月,秦以侵犯自己受教育权为由,将母校告上法庭,请求法院责令四中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秦父请求其班主任在录取通知书寄到后,通知其有关亲戚转告,并留下了相关地址和联系电话,班主任对此给予了承诺。班主任收到秦春梅的录取通知书后,在拨打了一次电话没有接听后,便再也没有进行联系。而且秦春梅填写的收件人地址是学校地址,曾都四中对此未提出异议,表明其同意代收录取通知书。

2002年9月1日,曾都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曾都区第四中学赔偿秦春梅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

试题详情

5.民工子女的读书之路

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乡槐房村是外来打工人员的聚居地,来自河南农村12岁的孙小燕和8岁的弟弟孙向阳随着父母两年前来到了北京。父母在工厂里打工,十天半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奶奶带着姐弟俩挤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早上6:00点钟,姐弟俩便起了床,洗漱之后,小燕便不停的向外张望。过了一会,一个女孩子匆匆来到小燕家中。来找小燕的女孩叫小娟,是小燕的同学。小燕把自己头天晚上写好的作业交给了小娟,托她带到学校让老师批改。

看着好朋友能背着书包去上学,小燕心里很难受。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小燕就读的打工子弟学校槐房实验小学被丰台区教委查封了,而小娟随着实验小学搬迁到了十几里外的大兴县。因为路途远,学生们每天都要乘坐班车去上学。小燕姐弟俩因为交不起每学期增加的200元车费失学在家。姐姐小燕正在读四年级,弟弟向阳今年读二年级。失学以后,姐弟俩每天在家坚持自学,按照课文的要求写作业。虽然他们对课文的内容似懂非懂,但他们仍然读的非常认真。

试题详情

4.父亲不让女读书 少女与父对公堂

江西于都县银坑镇一名十三岁的农村女孩因父亲剥夺了其受教育权而走上法庭,要求恢复其受教育权,继续完成学业。

这位女孩叫谢友兰,2001年小学毕业以优异成绩顺利升入初中。可是,她的父亲谢明军却要求女儿辍学在家务农。谢友兰自小就渴望长大后上大学,父亲的偏见让她很伤心。为了读书,她请外婆、表哥等亲戚说情,可固执的父亲就是不答应。小友兰急中生智找到了村里的干部,但是,当村干部找到谢明军劝说他让谢友兰读书时,谢明军却说:“孩子上不上学,是我家的私事,别人管不着。”最后,在村干部的帮助下,谢友兰将其父亲告上了法庭。于都县法院受理后,一审判决谢明军立即恢复谢友兰的受教育权,有义务让谢友兰完成学业,并对谢明军作出教育批评,要求他当庭向女儿道歉。

试题详情

3.如何从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

我国目前的现状是人力资源总量大,但质量偏低 人力资源地域差异明显,尤其是中国西部的文盲率偏高。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相当于世界70年代的平均水平,比发达国家至少滞后十几年。在我国适龄人口中,80%以上是初中或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到2001年,中国受本科以上高等教育人数占总人口的13.9%,日本则是37.5%。劳动力文化层次低,产业和行业间的人力资源矛盾突出,行业间发展不平衡。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才集中在计算机、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截止到2000年底,农林牧副鱼的从业人员中,小学文化程度的要占到43.1%,其中文盲11.8%。各行业中,职业人员的结构也不尽合理;专业人员比重低。城乡劳动力文化差距大。目前,城镇人口的文化程度处在初中、高中阶段,农村处在初中、小学阶段。所以说,劳动力文化素质的不均衡性相当严重。因此,要赶上发达国家,首先要在教育上入手。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却不是人力资源强国。人力资源的开发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也是标志。中国要在今后20年赶上发达国家,首先要开发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的开发成功与否取决于教育。换言之,要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把教育大国建成教育强国。 

试题详情

2.放羊娃的故事

在西北昏黄的天幕下,有这样一段学者和放羊娃的对话:

“你放羊做什么?”

“挣钱”

“挣钱做什么?”

“娶媳妇”

“娶媳妇做什么?”

“生娃”

“生娃做什么?”

“放羊”

短短的一段对话,述说了放羊娃的一生,从放羊到放羊的轮回中间只有简单的挣钱、娶媳妇、生娃三个环节。我们不去考究这个轮回在此之前已经轮回了多少个轮回,以后还要轮回多少个轮回,单纯从生存的意义上来讲,这给我们有什么启发?

刚刚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种悲哀,一种对生存的厌倦。难道我们的生活就那么简单?我们不甘心那么简单的轮回,却又无法为自己找到一个更好的轮回。这种轮回对于正处于对人生与未来充满渴望和憧憬的热血沸腾的少年来说,是一种生存的悲哀。

试题详情

●○附录

1.苏明娟的今昔对比

1991年,《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按下快门拍摄了苏明娟求学的照片,作为希望工程的宣传照。从此,这个金寨县8岁的小女孩明亮的“大眼睛”和渴望求学的目光,就和希望工程一起,打动了无数热心希望工程事业的人的心。

1999年,苏明娟被金寨一中破格录取,开始了自己的高中生活。在高中,她不仅学习努力,还是班上的团支部书记、校团委的宣传委员、校学生会主席和团中央委员,由于是希望工程代表的特殊身份,她还参加了不少相关的公益活动。曾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2002年,她成为安徽省一个专门资助贫困学生上大学的“爱心助学金”项目的形象大使。

十多年年间,苏明娟和所有接受希望工程捐助的学子一样,受到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爱,她接受希望工程的捐助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业,并被评为希望工程的“全国希望之星”。

2002年7月,苏明娟参加了高考,被安徽大学录取。这对于“大眼睛”苏明娟来说,将是人生一个新的开端。

试题详情

2.维护权益的途径

 

●○综合设计思路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教师叙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消费者,每天都要进行消费活动。今天我们进行一次集体消费活动。大家愿意吗?
现在,我们走在杭城最繁华的延安路上,这里商场林立,店内商品琳琅满目,品种齐全。
(为了营造气氛,可让学生中的DV爱好者拍摄一些录像,并注意拍摄商家招徕顾客的种种“手段”,如“打折”、“买就送”等情景。)
设置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场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状态。
 
合作探究
(过渡)现在,同学们开始行动,选择自己必须的商品。(播放歌曲《雾里看花》,学生开始模拟购物。)
在此过程中,请学生思考:
(1)在现代社会,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2)经营者为了招徕消费者,经常使用哪些“手段”?
(3)面对种种促销,消费者应该怎么做?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介绍圣诞节、元旦时“血拼一族”的消费现象。
(小结)大千世界,常让我们有“雾里看花”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拥有一双“慧眼”,即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学会在林林总总的商品信息中进行比较、鉴别,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感受,明确消费者应该学会理性消费。
 
 
 
 
 
 
 
 
知识竞赛
(过渡)炼就“慧眼”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我们需要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微型知识竞赛,看看谁的知识更丰富。
知识竞赛题目列举:
(1)请说出下列几个电话分别属于哪一类投诉电话。
12315(消费维权投诉热线)
12358(价格投诉热线)
12365(产品质量监督热线)
(2)消费者在购物时为什么要索取发票?在接受购物凭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我国专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是什么?其中明确规定了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
(4)消费者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商品质量或服务质量问题,投诉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小结)只有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我们才能自觉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与不法经营者进行斗争。
通过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寓教于乐,同时掌握一些消费知识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
 
 
 
出谋划策
学生表演小品《倒霉的“上帝”》:在集体购物时,李华想买一双运动鞋。看到某店“清仓大甩卖,阿迪达斯仅售298元”的广告,他就走了进去,服务员非常热情地向他推荐了一款鞋。李华试穿后觉得不满意,但服务员说“一旦试穿,必须购买”,李华无奈只好花了298元买下了这双鞋。不料,回到学校后,同学赵振说这鞋子是假冒伪劣产品,在某小商品市场只要58元。李华仔细一看,鞋子做工粗糙,质量很差,牌子也不是“阿迪达斯”,而是“阿帝大狮”。
请你帮帮李华:面对这种情况,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加以解决?(当学生讲到某一具体途径时,可让学生模拟表演,比如向消协投诉时如何拨打电话,向人民法院诉讼时阐明诉讼的理由,等等。)
(小结)当经营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消费者要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来使问题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这些途径是: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协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请求处理或者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关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究竟采取哪种方式维权,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通过小品表演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明确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后寻求解决的一般途径。
 
 
 
 
话题讨论
某消费者夜间到公用电话亭打长途电话,被多收了1.2元。该消费者通过多种途径,均未能解决,最后向人民法院起诉。几经周折,最终胜诉。对此,人们反应不一。有的人认为,“一块二”的官司不值得打。因为既费钱又花精力,只为区区1.2元不值得。1.2元的官司,到底值不值?为什么?
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内展开交流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小结)这官司值得打。不能因为损害的利益不大而对违法者姑息、纵容,必须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当消费者的权利受到损害时,不能忍,不能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要懂得姑息就是纵容的道理。
结束语
在今后的生活中,当我们的合法权益被侵害时,我们要理直气壮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法律观念深入人心,愿消费者的每一天都是“3·15”,愿每个消费者都争当维权标兵。
进行总结,提出希望,升华主题。

单元主题探究活动--

共编《维权手册》  保护合法权益

设计本主题探究活动的目的有三:其一是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其二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其三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件维权“工具”。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侵犯未成年人受教育权、侵犯公民财产权,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遇到侵权,忍气吞声、进行报复都是错误的。正确有效的方式是依法维护权益。因此,明确依法维权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提高学生的维权能力,是本单元教学的宗旨。因而,本单元的主题探究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集思广益,通力合作,共同编写一本《维权手册》。

实施步骤如下:

①在认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围绕受教育权、财产所有权、财产继承权、智力成果权、消费者权益等分组搜集侵权表现。

②结合法律条款和维权范例,整理出有效维权的途径和方法。

③查询能够给予维权帮助的机关、部门的地址和电话(如消协等的地址、网址、投诉电话),为维护权益提供信息资料。

④按照事先拟订的编写提纲,以“当××权受到侵犯时怎么办”的形式予以呈现。

新课程教学中的一点思考

试题详情

            掌握消费知识、法律知识        

1.炼就一双“慧眼”                    做聪明的消费者

           学会理性消费

试题详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一些消费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知道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后寻求解决的一般途径。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智慧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方面的知识,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当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理性消费,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培养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途径。

教学难点:增强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维权意识;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经营者招徕消费者的种种“手段”;编排小品。

●○板书设计

试题详情

2.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九大权利)

 

消费者应自觉维护经营者的利益(义务)

●○综合设计思路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设计情景
导入新课
欣赏小品《打工奇遇》片段,自然引出“消费者享有的权利”这一课题。
 
   小品导课,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自由论坛
澄清认识
让学生思考:保护消费者的权利,是否只对消费者有益?
学生发言:略。
小结:保护消费者的权利,不仅对消费者有利,还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因此,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通过分析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
 
 
 
 
 
 
 
 
联系生活自主学习
 
设计“你说我说”活动: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消费者应该享有哪些权利。要求学生在讨论的过程当中结合一些具体的事例,这个事例可以是同学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父母或亲戚朋友的经历,当然也可以是媒体上的报道。并告诉学生要展开比赛,看看哪个小组最踊跃、最出色。
(在学生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流。)
学生发言:略。
小结:这是消费者所享有的九大权利。同学们探究的结果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相吻合,可见,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广大消费者。我们现在再回味一下刚才的小品,这个饭店老板的做法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
学生分析:略。
设计“我想咨询”活动:教师讲述自己的一次购物经历,请学生帮助分析其中体现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探究交流,体验到“上帝”的权利的存在。
引导学生从正面说明消费者权利的存在,而不是仅仅看到消费者权益被侵犯的情况。
 
情境渲染
深化认识
欣赏歌曲《天亮了》,介绍这首歌的创作背景(见附录1),请学生思考:
(1)为什么会发生这个悲剧?
(2)经营者应该怎样履行自己的义务?
 
引起学生的共鸣,从反面提醒消费者保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经营者义务和消费者权益的一致性。
 
 
 
自由讨论
升华主题
 
欣赏漫画《如此“上帝”》和《现代孔乙己》,分析:消费者应该怎样履行自己的义务?
学生发言:略。
设计“创意空间”,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描绘望市场经济中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良好关系(可以是宣传语、广告词、图画、歌词)。
学生发言后,教师展示对联:“横批是“携手共进”,上联是“经营者诚信为本规范经营”,下联是“消费者依法维权文明消费”。”,寓意经营者和消费者要共同创建良好的市场秩序。
认识到法律保障“上帝”的合法权益,作为“上帝”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做文明的“上帝”,进一步理解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结束语
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能积极地学法、用法,不仅做一名维护自身权益的消费者,而且做一个现代社会文明的消费者。当然,我们现在是纯粹的消费者,长大后还可能成为经营者,那么,请记住:诚信为本,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希望这个世界不再有凄惨的歌声,也希望每一个人都幸福安康。
提出希望,将法律和道德教育延伸到未来生活,有助于思想品德课终极目标的实现。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