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目标:(给下列知识点标上页码)
1、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含义; P( )
2、正义与社会公平的关系; P( )
3、正义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P( )
4、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 P( )
5、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的具体要求。 P( )
1、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活动一: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维护正义要自觉维护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O保送为什么要通过综合考评的方式来确定人选?
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推选保送名额也必须遵守规则和程序,这个规则和程序就是通过综合考评的方式来确定人选。
O吴敏得到保送名额会带来什么影响?
正义和正义制度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规则和程序反对歧视,不允许特权。吴敏同学没有像小赵和小孙那样经过综合考评直接进入面试并最终获得了这个保送名额,破坏了规则和程序,是对正义的蔑视,必将引起不良的社会影响。
(1)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
活动二:
O小赵的态度会带来什么影响?
面对非正义行为,我们不能忍气吞声、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否则会产生不利的社会影响。小赵采取忍气吞声的态度会助长不正之风的扩散,使歪风邪气压倒正气,最终损害的将不仅是个人的利益。
O如果小孙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他的行为还有意义吗?
小孙采取向班主任讨说法的做法,即使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他也是在用自己的行动维护正义。因此,他的行为很有意义。
我们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2)面对正义行为应采取的态度
相关链接
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镌刻石一位德国新教牧师留下的发人深省的短诗。他曾是纳粹的受害者.也是对非正义保持沉默的受害者。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保特沉默--因为我不走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这段话说明了:
面对非正义的行为,或许有些人会选择消极的态度,但这无疑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最终损害的将不仅是某一个人的利益。
2、做有正义感的人
活动三: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什么是正义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正义感?”的理解
O分析下述情景中的正义和非正义行为
在公交车上,小偷的手伸向一个乘客的钱包,旁边有人高喊“抓小偷”
一个高大的男生正在对一个瘦小的同学拳打脚踢
个别同学在考试中作弊
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被判死刑
O如果你看到上述情形,会有什么感受?
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会乐于把对正义的崇尚之情付诸行动。而面对非正义的行为,则会产生不安、不满、愤怒等情绪,乃至采取行动来维护正义。
(1)正义感的具体内容
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会乐于把对正义的崇尚之情付诸行动。而面对非正义的行为,则会产生不安、不满、愤怒等情绪,乃至采取行动来维护正义。
活动四:
O列举古今中外正直的人物及其事迹,谈谈你的感受。
略
(2)社会发展需要有正义感的人
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充满正义的社会中,而非正义行为的盛行则会彻底毁掉我们的社会。只有有正义感的人、正直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稳定、更和谐。
(3)正义感是做人的优良品质
有正义感、为人正直,这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我们立身做人要堂堂正正、立得正行得稳、爱憎分明、正气凛然、正大光明、无私无畏。正直具有无以摧毁的人格魅力,具有不可抗拒的精神力量。一个人可以没有某种能力,但不能没有正直的骨气,不能没有浩然正气。
活动五: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做有正义感的人,不只是要知道维护正义,更要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O徐洪刚的英雄壮举体现了什么情感和精神?
体现了他的正义感和见义勇为的精神。
(4)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
当然,我们是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总之,做有正义感的人,不仅要求我们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更重要的是去感悟,以升华道德境界;去践行,以伸张正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会为自身、为他人的正义去努力,更会为集体的正义去奔走,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学案
[预习篇]
2、社会发展需要正义
活动三:
提示:本题意图是考察学生对“法律援助的目的就是为了伸张正义”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O老金的工友为什么要帮助他?这种帮助起了什么作用?
为了表达社会的正义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所以,老金的工友要帮助他。这种帮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金家的经济困难。
O究竟是谁帮助老金一家渡过了难关?这体现了什么精神?
法律援助帮助了老金一家渡过了难关。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体现了正义精神,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有了正义和正义制度,即使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也可以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即使是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也能够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1)我国相关制度体现了正义
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三道保障线.加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构成我国现有条件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法律援助是国家的一项司法救济制度,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法律界的希望工程。建立和实施法律援助制度,是我国法律制度完善的重要标志,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2)正义与公平的关系:
当我们参与社会合作竞争的时候,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在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公平的获得也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为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活动四:
O国家为什么要制定这些政策?
现阶段,我国制定的一些国家政策,为人们提供了发展的权利和机会,而正义则可以通过制度的调节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使得我们的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最终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
O制定这些政策体现了什么追求?
体现了对正义的追求,能够造福于每一个社会成员,促进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正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更为紧密,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如果缺少正义的支撑,那么社会必然土崩瓦解。
(3)正义对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公平为人们提供了发展的权利和机会,而正义则可以通过制度的调节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使得我们的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最终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
可以说,如果缺少正义的支撑,那么社会必然土崩瓦解。正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更为紧密,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
1、走进正义
活动一:
O提到“正义”你会联想到哪些词汇?
天理、公正、一视同仁、平等、合理、公平、正直、正当……
O你认为什么是正义?
正义原指事物之间的一种平衡的关系或秩序。现在人们用正义来表示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理想目标和价值准则,它所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合理的、平衡的关系。
正义有道德正义、法律正义、社会正义。
现代社会,正义的首要要求是不伤害他人。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甚至生命是最严重的不正义;正义的第二个基本要求是不侵犯他人的其它基本权利。
(1)什么是正义
正义--表示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理想目标和价值准则,它所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合理的、平衡的关系。包括正义有道德正义、法律正义、社会正义。
(2)生活中的正义
我们都愿意生活在正义中。被欺负了,有人斥责欺人者;受委屈了,有地方鸣冤申诉;被侵权了,有法律制裁侵权者;有困难了,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3)正义行为及要求
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凡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
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权,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活动二:
O他们受到的对待正义吗?为什么?
提示: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正义的制度不是为少数人利益服务的,它一定是要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的”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正义。因为:
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制度是以公开宣布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系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自己的制度和规则。医院有医院的规则,学校有学校的规则,交通有交通的规则,市场有市场的规则。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与规则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每个人都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也都受正义制度规则的约束。如果没有正义制度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4)正义制度的作用
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与规则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每个人都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也都受正义制度规则的约束。如果没有正义制度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5)制度的正义的表现
有的表现为惩罚违法行为、,对非正义进行矫正,即矫正的正义;有的表现为对资源和利益的恰当分配、保证社会公平,即分配的正义;有的则通过制定严格的程序,让大家都来遵守,以保证正义的实现,即程序的正义。
(1)略
(2)说明了我国城乡之间在教育领域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
措施:政府转变教育观念,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资金的投入,实行无差别的义务教育。
巩固篇
1.A 2.C 3.B 4.C 5.C 6.C 7.D 8.A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教学提纲
[课程标准]
“懂得公平需要正义,激发社会正义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明确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含义;正义与社会公平的关系;正义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明白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知道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i到的具体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认知能力;自觉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能力;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的能力;见义勇为精神的践行能力。
能力目标:
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做有正义感的人;具有崇尚正直的优良品德;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积极主动追随见义勇为.匡扶正义的时代精神。
[内容结构]
我们维护正义 |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
走进正义 |
什么是正义 |
正义的行为 |
|||
正义制度的作用 |
|||
社会发展需要正义 |
我国相关制度体现了正义 |
||
正义与公平的关系 |
|||
正义对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
|||
自觉维护正义 |
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
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
|
面对正义行为应采取的态度 |
|||
做有正义感的人 |
正义感的具体内容 |
||
社会发展需要有正义感的人 |
|||
正义感是做人的优良品质 |
|||
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
[教学过程] 引言:社会需要正义来维护
父亲说:你们的要求我很理解,我都支持,问题是饼子一分为二,必有一大一小。我建议,你们一个操刀切饼,怎么切都可以,这是你的权利。但不能先拿饼子,这是你的义务。另一个在切好之后先拿饼子,怎么拿都可以,这是你的权利。但不能事前操刀切饼,这是你的义务。也就是说,切饼的不能先拿,先拿的不能切饼。大打出手,既不文明,也不值得,说不定会失去馅饼。兄弟俩达成协议,一个操刀,一个先取。最后的结果是公平,是和谐。
1.× 2. × 3. × 4. √ 5. × 6. √ 7. √ 8. √
8、一般来说,人们心目中得公平,意味着 ( )
A.参与社会合作得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B、凡事都要做到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偏颇
C、得到自己该得到得而不需去分担自己该分担的
D、取得多于自己应该得的利益承担少于自己应承担得责任。
[附答案]:
探究篇
7、以下行为属于公平行为的是 ( )
A.班上只能评选1名“三好生”,要全班同学无记名投票,王兵和陈超得票数相等,最后班主任决定王兵当选,因为他是班长,为班级做了很多事
B.期中语文考试,李卫的试卷被老师少给了5分,可语文老师讲凡是6分以下的误差就一律不改
C.班级公开竞选班长,刘海和钱龙是两位候选人,钱龙竞选前许诺如果他当选就请全班同学吃饭,最终钱龙以微弱优势当选
D.一次初三年级篮球赛,裁判误判一球,初三(1)班得参赛队员要求改判,裁判了解情况后,作出了改判的决定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