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0391  240399  240405  240409  240415  240417  240421  240427  240429  240435  240441  240445  240447  240451  240457  240459  240465  240469  240471  240475  240477  240481  240483  240485  240486  240487  240489  240490  240491  240493  240495  240499  240501  240505  240507  240511  240517  240519  240525  240529  240531  240535  240541  240547  240549  240555  240559  240561  240567  240571  240577  240585  447090 

2.要使理想变为现实,就应该从点滴小事做起,扎扎实实地做好每天的事。

方案二:日本马拉松选手的制胜秘籍

多媒体展示: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凭智慧战胜了对手。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是在故弄玄虚。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山田本一再次夺冠。记者又请他谈经验。他还是回答:用智慧战胜了对手。记者对此深感迷惑。十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他在自传中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千米的赛程,被我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做的道理,我把目标定在40多千米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活动:

试题详情

1.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理想与现实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理想源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现实是理想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高于现实;

(2)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理想实现的过程就是改变现实的过程。

试题详情

4.建议学生珍藏这张理想树,在人生重要的关口用理想来激励自己,自强不息,创造美好未来!

环节六:“树下”沉思

本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确定人生理想实现的可能性、理想同现实之间的差距、怎样正确处理理想同现实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过渡至下一板块的学习。

板书:二、理想与现实

教师:理想蕴含了我们对未来的美好畅想。但是,理想的确定和实现都离不开我们所面对的社会现实。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今天确立和实现理想所无法回避的话题。

方案一:课堂辩论赛--“扫一屋”同“扫天下”

本活动“扫天下”代表的是远大的理想,而“扫一屋”则是需要面对的社会现实。以辩论赛为载体,通过学生辩论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明确以下几点。

试题详情

3.在小组进行交流活动时,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听取他人对自己未来的设计,提出自己中肯的意见,不要随意批评、指责。

试题详情

2.理想树绘制完成之后,教师可利用一定时间分小组进行交流,彼此交换意见;鼓励学生听取师生忠告,作适当的调整。

试题详情

1.引导学生以此为契机郑重思考自己的人生理想,规划人生,而不要将其简单视为课堂小游戏。

试题详情

3.教师搜集相应视频或文字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绘制人生规划树的精美卡片。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自主交流、反思等。

[教学活动]

导入新课:

多媒体呈现学生刚升入初中时,以及初中三年共同生活中留下的精彩瞬间。

教师:同学们,时光如梭,转瞬即逝。眨眼间,三年的初中生活就即将成为过去。回首往事,同学们兴高采烈、蹦蹦跳跳的升入初中的那一幕幕,就像刚刚发生在昨天。伴随着时光的飞逝,同学们也一天天长大起来,成熟起来。在这大家即将告别初中生活,继续踏上新的人生征程的时候,老师特别想问问大家,面向未来,你的人生道路将走向何方?今后的人生道路,你准备怎样一步步走过?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让我们一起走进本册书的最后一课--第二十三课《走向未来》。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共同思考解决上述问题。

多媒体呈现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其逻辑顺序。

教师对本课主要学习内容及其逻辑顺序作整体介绍,以增强学生学习、探究的针对性。

板书:一、志当存高远

教师:在我们正式学习本课的相关内容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看一则关于人生理想的跟踪调查报告。并请大家思考一下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环节一:调查报告,引发思考

多媒体展示:

有关学者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进行了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的主题是人生目标对人生的影响。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而短期的目标,只有3%的人有清晰而长期的目标。

那些有清晰而长期目标的人,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奋斗,25年之后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人物;那些有清晰短期目标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安稳的生活,但是没有突出的业绩;那些没有目标的人,都很不如意,有的还常常失业。

活动:上述研究结果及教科书第172页周总理的故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上述活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理想及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就像列夫·托尔斯泰说的那样: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人生需要理想。理想就像罗盘,引导人生航船的方向。远大的理想决定着生命的宽度和质量。一个人的胸怀有多宽阔、理想有多高远,他的人生就有多精彩,进而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

教师:三年前刚升入初中时,不少同学对理想就已经有了初步的探索和思考。三年即将过去,你当年那些理想的实现情况怎样?是否随着年龄的增长,又对它们作了适当调整?

环节二:课堂活动--回想当年

活动:学生回忆、交流三年前自己最初的理想及其初步实现情况。

本活动通过回忆早期的理想及其实现情况,引导更多的同学重新审视、修正、规划自己的人生理想。

教师:三年前不少同学对理想的探索和思考,多数还停留在朦胧和浅显的层次上,也有部分同学可能还没有认真地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今后的奋斗目标。三年过去了,伴随着大家一天天的长大和成熟,大家对自己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也具备了规划人生的能力。在即将结束初中生活,踏上新的人生旅途的时候,我们真的有必要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理想,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道路。那么,我们今天规划人生、确立个人志向时,应该把握哪些原则,注意什么问题?希望大家能从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身上得到有益的启示(过渡至下一环节)。

环节三:“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活动:学生介绍自己所知道的袁隆平,或教师介绍袁隆平的相应人生经历。

多媒体展示: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在老师带领下到森林园艺场去郊游,看到到处是花花草草,红红的桃子挂在树上,葡萄一串一串,一下子就被迷住了。但当时只有七岁的袁隆平自然不会想到,后来坚持做了一辈子农民,不是因为田园风光的美好,而是因为被农村生活的艰难震撼。

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教书,最初他研究红薯、西红柿的育种栽培。1960年,我国发生了全国性的大饥荒。一天中午,袁隆平走出校门远远地看到马路边围了一群人。走近一看,路边横躺着两具骨瘦如柴的尸体,围观的人都脸上堆满了忧伤。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感到了“饿殍”两个字的刺痛,深切地体会到什么叫“民以食为天”, 意识到只有水稻才是农民的救命粮。于是,暗暗立志要为中国农民、要为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点贡献,开始了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苦历程……

如今,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在中国的种植面积,已达到一半以上。有人算过一笔账,只每年生产的稻谷就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为此,袁隆平也荣获了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世界粮食奖”、“以色列沃夫奖”、“泰国金镰刀奖”等一系列荣誉,被人们誉为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本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袁隆平的人生经历并交流感受,进而明确在确立个人志向时,应该像袁隆平那样把个人发展与祖国命运、人类前途结合起来,把自我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教师:至此,通过前期的探讨交流,可能很多同学对自己的人生理想有了更为深入地思考。那么,大家都确立了怎样的人生理想?同学们能否插上理想的翅膀,飞向未来,为大家展现一下自己的人生理想?

环节四:梦想剧场--畅想未来

本活动引导学生在充分思考自己人生理想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自制道具或服装,以自己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一下10年或20年之后的自己,互相启发,以树立远大的志向。

环节五:绘制理想树,规划五彩人生

学生课前准备若干精美的纸张或卡片,为自己设计一张或两张理想树,在理想树上绘制出自己10年或20年后要实现的人生理想。

活动建议:

试题详情

2.师生共同搜集与理想有关的名言警句、人物、正确树立人生理想并努力实现人生理想的典型事例。

试题详情

1.教师调查了解学生的人生理想以及影响学生正确树立并实现人生理想的主要因素。

试题详情

2.成长

如果晨曦能把我十七岁心灵的曙光折射,

我需要翅膀,

牵系着期待飞翔的心……

在蓝天的清曲里摇曳我十七岁的心,

成长路途中欢乐与忧愁已是我相伴的好友

它们帮我谱写着生命中最优美雄伟的乐章,,

当收获的季节远走时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