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练就一双“慧眼”
活动一:
★如何看待五花八门的有奖促销活动?
有奖销售的形式:附赠式即买就送、有奖竞猜、抽奖式、低价促销等。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下列三种有奖销售:一是带有欺骗性的,二是推销质次价高的伪劣产品的,三是单项奖品超过5000元的。有奖销售的好处是可以让消费者多得实惠。
★你怎样甄别以下非法的有奖销售?
*采用谎称有奖或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
要求我们拥有一双“慧眼”,即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会在林林总总的商品信息中进行比较、鉴别,不盲目追随其他消费者,从而充分行使消费者的权利,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
(1)增强我们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活动二:
★你最欣赏哪一类型的广告?说说喜欢它的理由。
略
★你会识别广告的真假吗?
提示:
真广告的广告标题、公司简介、核准机构、招聘职位、联系方式等内容真实、齐全;假广告的广告篇幅较小、口气大、哗众取宠、内容笼统不具体、不写单位的名称、只留一个电话号码、未经主管部门审批等。
(2)如何练就“慧眼”,与不法经营者进行斗争?
①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
②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
具备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就能自觉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与不法经营者进行斗争。
活动三:
★分析商家打折的动机。
有的是为了销售积压产品,回笼资金、推出新品;有的是商家为了促销新产品,取得销售业绩,以便占领市场;有的纯属抬价后打折,靠欺骗的手段吸引顾客,是一种价格欺诈行为。
★面对低价和折扣,你怎样判断以决定是否购买?”
略
2、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活动五:
★消费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
★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有什么意义?”
地位:消费者在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充当最后购买和消费的角色。消费者所付出的费用,已包括商品的成本和经营者所赚取的利润。因此,消费者有权以合理的价钱,购买符合自己要求的商品。
意义: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1)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义:
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活动六:
消费者应享有哪些权益呢?让我们结合自己的经验来共同探讨。
·假药致人丧命;
·假酒致人中毒;
·劣质刹车器导致车祸;
·劣质热水瓶爆炸伤人。
★这些商品会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危害?
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等。
★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如:强制购买、搭配销售;缺斤少两、坑蒙拐骗、强制交易等等。
★要避免对消费者的这些危害,消费者应享有什么权利?
①安全权、②知情权、③自主选择权、④公平交易权、⑤依法求偿权、⑥结社权、⑦获得教育权、⑧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⑨监督权等权利。
(2)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权利名称 |
主要内容 |
生活中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表现 |
安全权 |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
产品或服务缺陷伤人损物,如伪劣药品害人、食物中毒等 |
知情权 |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享有知悉其相关情况的权利 |
不明码标价、虚假宣传 |
自主选择权 |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服务的权利 |
强制购买、搭配销售 |
公平交易权 |
消费者有权获得质量保证、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
缺斤少两、坑蒙拐骗、强制交易 |
依法求偿权 |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服务而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
商家拒绝消费者的合理赔偿要求或互相推委 |
受尊重权 |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的权利 |
商家对消费者随便搜身、歧视、辱骂 |
监督权 |
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
对消费者反映的情况置之不理或打击报复 |
获得教育权 |
消费者享有获得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
|
结社权 |
消费者享有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
|
活动七:
*食品过了保质期。
*主要成分为玉米面的“强灵助长晶”。
*塑料做的“高级照相机”。
★买了这样的商品,我们会有什么感受?
略
★要避免糊里糊涂被欺骗的情况发生,消费者应享有什么权利?
--知情权
活动八:
*动手摸了商品就得买。
*还了价就得买。
★你有过被迫买自己不想买的商品的经历吗?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略
★避免这种情况,消费者应享有什么权利?”
--自主选择权
活动九:
*缺斤短两
*以假充真。
★如果买东西或接受服务时被无端地多收钱,你有什么感受?
略
★要避免这种不公平交易的发生,消费者应享有什么权利?
--公平交易权
★你认为消费者还应享有什么权利?依法求偿权、受尊重权、监督权、获得教育权、结社权等。
活动十:
★上帝是这样子吗?
消费者要做文明的“上帝”。法律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们作为消费者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维护市场秩序,做有修养、守秩序、道德高尚的“上帝”。例如,到商场购物,态度要谦和,说话要有礼貌;选择商品应事先考虑好,以免耽误其他顾客购物;对营业员的优质服务应表示谢意;维护生产经营者的正当利益;等等。
(3)消费者要依法履行义务
2.维护权益的途径 ②维权途径
教学综合设计思路
教学环节 |
教学活动设计 |
设计意图 |
|
情景导入 |
(教师叙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消费者,每天都要进行消费活动。商家为了招徕顾客采用各种手段来吸引消费者,同时也给我们正常消费带来诸多不便。 PPT出示相关材料和案例: 1、某超市洗发水做促销,标称“原价31.9元,现价28.7元”,经核实,该洗发水降价前最低价为21.5元。 2、春节期间,商家们你追我赶推出各种促销活动:打折、降价、购物抽奖、“返还券”、买一送一等等,五花八门。面对这些活动,不少消费者为之心动,殊不知有些促销是商家精心设计的“陷阱”。 3、08年3-15晚会揭露的垃圾短信及短信欺诈请况。 |
利用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场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状态。 让学生明确身边存在的侵权问题,产生学习热情。 |
|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
合 作 探 究 |
PPT出示:课本93页有奖销售的漫画,播放歌曲《雾里看花》。在此过程中,请学生思考: (1)在现代社会,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2)经营者为了招徕消费者,经常使用哪些“手段”? (3)面对种种促销,消费者应该怎么做?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介绍商家常年利用中外各个节日促销的消费现象。 (小结)大千世界,常让我们有“雾里看花”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拥有一双“慧眼”,即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学会在林林总总的商品信息中进行比较、鉴别,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 出示两段消费欺诈的视频。 |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感受,让学生认识到周围存在许多的消费陷阱,稍不注意就可能上当受骗,明确消费者应该学会理性消费,科学消费。 |
讨 论 知 识 竞 赛 |
一、炼就一双慧眼 1、增强我们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过渡)炼就“慧眼”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我们需要主动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微型知识竞赛,看看谁的知识更丰富。 ●PPT出示课本94页漫画分析广告和商家打折的真实动机。(讨论) ●PPT出示知识竞赛题目列举:(竞赛) (1)请说出下列几个电话分别属于哪一类投诉电话? 12315(消费维权投诉热线) 12358(价格投诉热线) 12365(产品质量监督热线) (2)消费者在购物时为什么要索取发票?在接受购物凭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我国专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是什么?其中明确规定了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 (4)我国保护消费者权利的专门机构是哪个? (5)消费者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商品质量或服务质量问题,投诉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2、怎样炼就慧眼 (小结)我们要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如有关商品、服务、市场及消费心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如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消费者维权的途径等。只有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我们才能自觉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与不法经营者进行斗争。 |
通过对漫画的分析认识到消费常识的重要性,理性消费的重要性。提高学生鉴别广告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寓教于乐,同时掌握一些消费知识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能力面。 |
|
小 组 讨 论 |
PPT展示课本95页漫画: 反映了什么问题? 患者应该作出什么反应?(过渡) 二、维护权益的途径 1、具备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交易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消费知识保持应有的警惕,尽量不给不法经营者可趁之机;在侵权行为发生后,要勇敢的那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在消费时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
|
出 谋 划 策 |
●学生表演课本96页小品《账单多了10元》。 问就餐者该如何选择? (小结)当经营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消费者要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来使问题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 2、维权途径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协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请求处理或者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关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究竟采取哪种方式维权,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PPT出示课本97页的漫画场景,请给王先生出主意,如何维护他的合法权益? |
通过小品表演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明确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后寻求解决的一般途径。 |
|
话 题 讨 论 |
中国公益诉讼名人郝劲松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个“因火车销售商品不开发票”将铁路告上法庭;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火车站退票不开发票;第一个举报地铁收费厕所不开发票。 2004年12月16日,郝劲松在地铁天安门东站使用厕所时,因该站未设免费厕所,他使用了免冲式环保投币式移动卫生间,为此支付了如厕费五毛钱。郝劲松认为,地铁公司设置收费厕所的行为违反了国家计委398号文件关于禁止公共客运场所厕所收费的有关问题的通知,因此向西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北京地铁运营公司对地铁复八线天安门东站未设固定免费厕所而使其不得不上收费厕所的服务行为做出书面解释,判令地铁公司退还如厕费五毛钱。 问郝劲松的这些行为和官司行为值得吗? (小结)值得。对于侵犯我们权益的违法者决不能姑息、纵容,必须勇敢的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当消费者的权利受到损害时,一定要有足够的权利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尽到公民对社会的义务。 |
|
结束语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学会逐步树立良好的权利意识,认识的依法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利己利人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一些维护自己消费者权利的途径,作一个聪明负责的合格消费者。 |
进行总结,提出希望,升华主题。 |
1.炼就一双“慧眼” 做聪明的消费者
怎样炼就“慧眼”
①具备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消费前后)
4.承担责任。(板书)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人类整体的一部分,关心个人的命运,关心人类的命运,做有正义感的人,这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
三 寄语同学:
同学们,我们要具有正义感和规则意识,做一个有正义感、遵守社会规则的优秀公民!
四 布置作业:
1 一个中学生遇到穷凶极恶的歹徒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 )
A、置个人安危于度外,挺身而出
B、主动报告
C、学会自救自护
D、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2 有人认为,我们未成年人年龄尚小,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因此见义勇为的做法不值得我们效仿、学习。你认为对吗?
(参考: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是正义的要求。如果不正义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能够奋起抗争;如果看到不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我们能够声援、救助,这便是正义的行为。我们未成年人
虽然年龄尚小,自我保护能力不强,但面对非正义的行为,我们还是要敢于斗争,只不过在斗争中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既要见义勇为,又要见义“智”为,学会保护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3 学生王利在乘坐无人售票的公交车时,往投币箱里投了八个一角的硬币。他暗自高兴:少交了两角钱,却没被别人发现。对王利的行为理解错误的是( A )
A、父母挣钱不容易,用这种方式省两角钱可以理解
B、是一种非正义的行为
C、是不道德的行为
D、如果人人都这样做,会使国家受到严重的损失
4 小江新买的自行车被偷了,心理很不平衡,看到路边有辆新自行车,于是撬锁把车骑走,被人发现后扭送到派出所。
(1)上述材料中的行为哪些是正义行为?哪些是非正义行为?
参考:偷小江的自行车的行为和小江撬锁骑走他人自行车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将小江扭送到派出所的行为是正义行为。
(2)判断上述行为的依据是什么?
参考:善良的行为,应该做的行为,是正义的行为;丑恶的行为、不应该做的行为,如不公平地对待别人、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都是不正义的行为。
附板书设计:
做有正义感的人;
(1)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即通常所说的人权
(2)正义要求我们尊重规则
(3)正义要求我们尊重自由
(4)正义要求承担责任
教学后记:
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3.尊重自由。(板书)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个人事务进行选择和决策,任何人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他人身上。
2.尊重规则。(板书)
有正义感的具体表现: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产和公共环境,尊重社会公德……
1.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即通常所说的人权。(板书)
故意伤害他人的生命和身体是最严重的不正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是正义的要求。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和规则意识,做一个有正义感、遵守社会规则的优秀公民
[教学重点]
做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难点]
如何做有正义感的人
一 导入新课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人,面对与自身利益无关的事情,也会站出来为弱者说两句话,帮上个忙。同学们说这是一种什么人呢?生答:有正义感的人。(导入新课)
二 目标实施:
知识探究: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四点要求)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