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洛克菲勒虽为巨富,给子女的零花钱却少得可怜,他的意图是什么?
学生:让孩子懂得财富的来之不易,要学会理财,合理消费,懂得勤俭节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认识到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是企业家取得成就的法宝,是人的美德。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在生活中应当量力而行,不贪图虚荣,不盲目攀比,树立良好的消费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如何进行文明消费。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方法]
活动法、讨论法、合作与探讨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如下名言。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教师:同学们,上述格言的共同主题是什么?你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格言警句?
学生1:这些格言都反映了勤俭的重要性、浪费的危害性,我们应该坚持勤俭节约。
学生2:成由俭,败于奢。
学生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学生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教师:由此可见,勤俭历来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
板书:第三课时 勤俭节约,文明消费
『讲授新课』
………………………………活动一(理性思考)………………………………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等都极力提倡俭朴而摒弃奢华,从而能够富国强兵、称雄列国。西汉文帝躬行节俭,与民生息,轻徭薄赋,使当时出现了社会安定、人民富足的繁荣景象。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等开国明君,也都以勤俭治国,而使国富民强,社会繁荣。
教师:1.这些帝王做了哪些对国家有益的事?
2.给国家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学生:1. 这些帝王都极力提倡俭朴而摒弃奢华,躬行节俭,与民生息,轻徭薄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还需要勤俭节约的问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本课旨在说明国家、企业、个人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让学生深刻理解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牢固树立铺张浪费耻、勤俭节约荣的意识,使勤俭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我采用活动法、讨论法、启发诱导法、合作与探究法等多种方法,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探究、合作等主题作用,其中,设置了一个“辩论台”,给学生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展现自己,最后,让学生结合身边的实际,自我反思,真正做到勤俭节约,文明消费。使这节课落实到实处。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事实材料理解“富而思源”的重大意义,并且让学生通过辩论的形式,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富而思进”的意义。就是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从社会现实中感悟到自己的责任,感悟到什么是“崇高”什么是“责任”,用事实激发学生崇高的责任感。
勤俭节约 文明消费
2.他的付出有何收获?有何影响?
学生1:他成为人们尊敬的人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他带来了经济效益。从他身上人们可以深深感受到承担责任所带来的荣誉。当然,他的收获还有内心的满足和成就感。
学生2:他的付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体育的发展。
1.他是以何种方式回报社会的?
学生1:到内地投资,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学生2:热衷于慈善事业,支持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先后出资150亿。
2.当个人占有的资源远远大于社会平均占有量时,个人的社会责任就相应增强。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授法、辩论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
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
总想对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
啊!我们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
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
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
承前启后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啊!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教师:就像歌中唱的一样,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13亿人口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一部分人已经过上了比较富裕、殷实的生活。而且,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华人入选“福布斯富人榜”,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企业跻身世界百强之列。那么,为什么会在这短短的几十年中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学生1:因为有党的正确领导、决策。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先富起来。
学生2:因为有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安定,人民勤劳。
教师: “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又产生了什么结果呢?
学生1: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确实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了起来。甚至有一部分人成为了大富人。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
学生2:我认为产生的结果是在我国出现了贫富差距,出现了贫富悬殊。
教师:那么,现在所达到的水平是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学生:当然不是。因为我们要建设的是全面的小康社会,应消除贫富差距。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改革开放以来,确实有很多人依靠党的正确领导、富民政策,依靠社会各界的支持,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但与此同时,贫富差距的出现也是不可忽视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教师:古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当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后,当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时,有人就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示怀疑。那么,我国有没有相关的政策、战略体现了“先富带后富”,共走富裕路的要求?
学生: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等,鼓励、奖励到这些地区去投资,并出台了优惠政策。
教师:这些政策的实施,都有助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活动一……………………………………
多媒体展示下面材料。
材料一: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中部崛起被列入国民经济发展“十一五”计划的重要内容。
材料二: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家先后适时地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的战略。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出现了良好发展的势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振雄风、中部地区蓄势待发。
教师:制定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的战略有什么意义?
学生:可以缩小地区发展不平衡,加快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
教师: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中西部地区根据自身的条件,在发挥资源优势的同时,在各方面支持了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当改革和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党和政府又采取有力措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激励先富裕起来的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仅靠党的政策行吗?
学生:不行。
教师:那么,还需要哪些支持的力量?
学生1:中西部地区、老工业区人民的不懈努力。
学生2:还需要先富起来的人自觉为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而努力。
……
教师:是的,要实现共同富裕,除了要坚持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采取有力的措施外,除了人民的勤劳、智慧、开拓进取和积极创新之外,还需要先富的人们积极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那么,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呢?他们都采用了何种方式回报社会、造福人民?
……………………………………活动二(畅所欲言)……………………………………
学生交流在课前收集的典型事例、相关资料。
学生1:李连杰创建了一个名为“壹基金”的慈善基金,支持和帮助那些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人。
学生2:我国著名企业家李大鹏热衷于公益事业,多年先后出资8000多万元人民币。
学生3:还有大批的企业家纷纷到贫穷落后的地方去投资办厂,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教师: 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奉献社会,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在他们身上,表现出了“富而思源”的高尚境界。
板书:第二课时 富而思源 富而思进
板书1. 富而思源
……………………………………活动三……………………………………
多媒体播放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霍英东的故事。
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懂得“先富带后富”的社会意义;认识到这项事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伟大事业。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激励学生树立“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思想,从小做一个有理想,懂得回报社会的人。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富而思源”的意义。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