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0946  240954  240960  240964  240970  240972  240976  240982  240984  240990  240996  241000  241002  241006  241012  241014  241020  241024  241026  241030  241032  241036  241038  241040  241041  241042  241044  241045  241046  241048  241050  241054  241056  241060  241062  241066  241072  241074  241080  241084  241086  241090  241096  241102  241104  241110  241114  241116  241122  241126  241132  241140  447090 

3.明辨是非,为人正直。

 (1)判别是非的依据。判别是非的依据是法律和道德的要求。所谓“是”,是指人的行为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规范,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反之则为非。

 (2)是非不分的危害。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言行举止,这不仅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而且破坏了社会风气,危害了社会秩序。

(3)做一个正直的人。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是是非非,我们要认清是非,辨别是非,按正确的认识去行动。在面对是非时,保持清醒和独立;在面对“权势”时,能不委屈求全;在有利益冲突时,勇于主持公道,维护正义,做-个正直的人。

例题分析

材料一: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杜会。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材料二: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切实承担起促进社会公平的职责。加强对社会各方利益的统筹协调。第一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因为就业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第二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建设,完善的社会保障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制度之一,也是市场经济成熟的标志,应以开征社会保障税的方式解决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尽快提高社会保障率。第三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分化是不可避免的,应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不能人为地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宗旨是让收入水平最低的人也能过上小康生活。第四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公共教育资源相对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点拨: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在努力地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促进社会的公平,如党和政府重视民生问题;以人为本,关爱农村学生,促进健康成长;新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实施(免费性、普遍性);党和政府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党和政府进一步采取各种措施,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以城带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构建和谐社会等等。作为每一个社会公民,一方面  要维护公平;另一方面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努力促进社会的公平,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试题详情

2.维护正义。

 (1)正义的基本要求。正义.与每一个人的行为相关,其基本要求有两方血面一是不要侵他人的基本权利,因为每个人都具有基于正义的不侵犯的基本权利,都应当得到同等的尊重与保障;二是面对不良社会现象,勇敢地加以制止。

 (2)维护正义的意义。人们只有心怀正义,才可能驱除内心的贪婪、自私和恐惧.敢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坚决的斗争。只有维护正义,才能使邪恶无处藏身;维护正义,也就是维护社会的规则和秩序。

 (3)维护正义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维护正义,要有一颗同情心,同情心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必不可少的品质,自私的人对别人没有好处,也会因得不到别人的帮助而最终受到损害;维护正义,要勇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斗争,面对作恶的歹徒,如果视而不见,或听之任之,必然会助长邪恶势力的气焰,也必将最终伤害自身。

 (4)未成年人要学会见义智为。敢于匡扶正义是我们良知的体现,面对他人的求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施以援手,对于我们未成年人来说,由于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在面对直接危险时,就应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在惩治邪恶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好白自己,既做到见义勇为,又做到见义智为。

试题详情

1.追求公平。

(1)公平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公平是人类不懈的追求。

(2)公平待人的意义。对社会而言。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社会成员是社会的责任.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内容。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正在努力地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对个人而言,公正、平等地对待周围的人才能或得他人的信赖和尊重。

(3)公平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一方面要努力追求公平,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而尽我们所能;另一方圆面要学会接受,学会宽容,学会泰然处之。

(4)学会平等待人。我们追求公平,要求社会与他人公平地对待白已,享受自已府应有的权利这是应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权利意识会越来越强,会在更加广阔的领域里追求更高层次的公平。我们在要求别人对我们公平的同时,也要公平地对待他人。

试题详情

为完成 规定的任务我们要做到课前?课上?课后?(请学生讨论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探究活动:读书谈感想 a.中科院王永志的故事

           b.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中的一段话

从中感悟:知识就是力量

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教育学生珍惜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

试题详情

(1)中的爸爸侵犯了小梅的什么权?(学生答)

 为什么?(答关于受教育的规定,顺便复习上一堂课的内容)

(导入新课) 假如你是小梅,你打算用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学生回答)

方式一:寻求老师帮助

方式二:寻求同学朋友的帮助

方式三:寻求亲戚居委会及有关行政教育部门的帮助

方式四:运用法律武器将父亲推上被告席

(其中,方式一二三都属于非诉讼方式)

二案例(3)你看了上述材料,从中感悟到什么?(学生答)

      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我国不发达,办教育不容易,一定要努力;

父母挣钱不容易,我们要珍惜;

三案例(4)小刚拒绝辍学对自己、家庭、社会有什么好处?(学生答)

       从自己角度:履行了义务享有了权利,提高了自身素质;

       从家庭角度:为家庭负责,有文化才能有前途;

       从社会角度:为国家繁荣富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小刚中途辍学合法吗?(学生答)(可以从违反哪些法律及法律的规定)

从上述案例总结作为学生应当很好的履行受教育义务,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受教育义务的要求三点:见书64页

试题详情

2、履行受教育义务

从国家来说,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财政还比较紧张,但是国家每年都得拿出几千亿的资金来发展教育;对于有的家庭来讲,家长每个学期也要拿出成百上千的费用供我们学习,对有的家庭来说,也是相当吃力的。可见,

⑴受教育的机会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机会,努力学习,报答国家和父母。

我们受教育的机会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必须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才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父母。

⑵初中学生应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参考课本第64页。共有三项。具体地说,

为了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我们应该做到:

①上课时专心听讲,认真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与老师同学探究问题;

②课后认真复习,独立完成作业;(以下由学生思考后回答)

③…………

④…………

⑤…………

假如遇到下面的问题,你打算怎么办?(引导学生回答)

①上课走神,遇到老师的批评;

②做作业时,遇到疑难问题;

③上自己不大喜欢的课;

④考试成绩不理想……

(3)初中学生应如何珍惜学习机会?

①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②我们不仅要现在学、还要将来学。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③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我们树立远大的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以勤奋和智慧去撷取成功之果,使自己的生命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彩,为祖国的繁荣富

试题详情

上一框我们学习了每个年满六周岁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都有入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但是这些适龄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都能得到实现吗?请看课本第62页“小梅的遭遇”。它说明了什么呢?

它说明了我们还有不少的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因为种种原因,还未能得到有效的保障。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它告诉我们要懂得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1、维护受教育权利

类似小梅的情况在我国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再想想,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侵犯适龄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的情形……上述情形表明了我们有不少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正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侵犯。有的是个人的受教育权被侵犯、有的是学生群体的受教育权被侵犯。以上介绍的是:

⑴受教育权被侵犯的情形

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小梅的遭遇”思考--

假如你是小梅,你打算采用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⑵如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利

方式一:寻求学校及老师的帮助;

方式二:                                              

方式三:                                             

方式四:                                             

方式…………………………(请同学上讲台到黑板上填写)

(课本第63页寺庙建到学校旁)……针对这一事例,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①假如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应该怎么办?

学生回答……

②假如你是该校的校长,应该怎么办?

学生回答……

通过上述学习,我们要懂得:受教育--作为我们的权利,一我们不得随意放弃;二在它受到侵犯时我们必须尽力维护。同时也告诉我们作为中国小公民,适龄的少年,我们还必须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试题详情

(三)课堂小结

我国近年来哪些措施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你打算如何对待学习?你在学习中面临的困惑是什么?你打算怎么解决?

试题详情

(二)教学过程

1、维护受教育权利(板书)

情景材料1: (见教材P62页图文材料)

议一议:①小梅的“遭遇”说明了什么呢?②假如你是小梅,你打算采用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它说明了我们还有不少的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因为种种原因,还未能得到有效的保障。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它告诉我们要懂得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类似小梅的情况在我国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再想想,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侵犯适龄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的情形。

情境材料2:有一小学,校方一个学期除了向每位学生收取135元的书本费、杂费、报名费以外,还要收报纸费、药费、考试费,并为乡里代收每年50元的“普九费”。100多名学生因缴不起或不愿缴“普九费”而退学。

想一想:学校这种做法错在哪里?如果你是该校的一名因缴不起“普九费”而被迫退学的失学少年,你该怎么办?

情境材料3:(见教材P页)议一议

①假如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应该怎么办?②加入你是该校的校长,应该怎么办?

上述情形表明了我们有不少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正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侵犯。有的是个人的受教育权被侵犯、有的是学生群体的受教育权被侵犯。

教师讲述:

1)侵犯受教育权的行为时有发生(板书)

受教育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侵犯我们受教育的行为时有发生。

2)如何维护受教育权(板书)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式予以维护。

同时我们要懂得:受教育--作为我们的权利,一是我们不得随意放弃;二是在它受到侵犯时我们必须尽力维护。同时也告诉我们作为中国小公民,适龄的少年,我们还必须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履行受教育义务(板书)

情境材料4:(见教材P页)想一想:你从上述材料中感悟了到什么?

教师讲述: 1)为什么要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板书)

从国家来说,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财政还比较紧张,但是国家每年都得拿出几千亿的资金来发展教育;对于有的家庭来讲,家长每个学期也要拿出成百上千的费用供我们学习,对有的家庭来说,也是相当吃力的。可见,受教育的机会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机会,努力学习,报答国家和父母

教师讲述:我们受教育的机会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必须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才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父母。作为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中学生,我们在义务教育中应该履行那些法定义务呢?

2)初中学生应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板书)

(学生朗读教材P64页内容,教师强调)

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最主要的有三项:

①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②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③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教师讲述:为了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我们应该做到:

①上课时专心听讲,认真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与老师同学探究问题;

②课后认真复习,独立完成作业;(以下由学生思考后回答)

除此之外,你认为我们还应该做到哪些呢?③………… ④…………

假如遇到下面的问题,你打算怎么办?(引导学生回答)

①上课走神,遇到老师的批评;②做作业时,遇到疑难问题;

③上自己不大喜欢的课;④考试成绩不理想……

3)初中学生应如何珍惜学习机会?(板书)

①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②我们不仅要现在学、还要将来学。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③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我们树立远大的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以勤奋和智慧去撷取成功之果,使自己的生命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

试题详情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片段:小代课老师雨中追找逃课学生张慧科。

设疑:请用法律知识评价小代课老师的行为,老师的这种做法对张慧科有什么意义?张慧科的做法实际上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如果张慧科不接受教育,对他个人来说有什么影响?如果国家听任像张慧科这样的行为,对国家和民族来说有什么影响?由此导出课题。

或者:招聘广告

水泥厂招收制袋工,初中文化,身体健康,工资每月400元。

软件公司招聘工程师,研究生学历,软件开发专业,月薪8000元

南京华工学院招收客座教授,除国家工资外,年工资补贴10万元,配备别墅式住房三室两厅。

招收道路清洁工,建筑工地小工若干,身体健壮,月薪300元

(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谈上述材料对自身的启示)

师:在当代,一个人如果没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就不可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也不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因此,我们要珍惜自己学习的机会。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闁稿骏鎷� 闂傚偊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