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1121  241129  241135  241139  241145  241147  241151  241157  241159  241165  241171  241175  241177  241181  241187  241189  241195  241199  241201  241205  241207  241211  241213  241215  241216  241217  241219  241220  241221  241223  241225  241229  241231  241235  241237  241241  241247  241249  241255  241259  241261  241265  241271  241277  241279  241285  241289  241291  241297  241301  241307  241315  447090 

7.一方面,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另一方面,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公有制和非公有制 经济之间  

  A.是对立的,二者性质相反,不可能和谐地存在于一种经济制度之中

  &是相同的,它们都为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服务

  C是不同的,二者各自为形成自己的社会制度服务

  D.是统一的,二者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促进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

试题详情

6.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①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国有企业在各行各业中属于领导地位  ③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④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 支柱,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5.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    决定的。   

  A.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   B.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

  C我国的分配制度   D.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试题详情

4.据我省有关部门最新统计,在我省近万家骨干工业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已占据“半壁江 山”,其中一批企业借助改革开放优惠政策快速崛起,成为行业中的排头兵。这从一个侧面 反映出非公有制经济   

  A.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B.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已居主体地位

  C.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试题详情

3.在著名的华西村,对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集体经济,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使华西村  群众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这有力地证明,集体经济  

  ①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②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③拥有雄 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④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试题详情

(  )1.某地国民生产总值的所有制结构如下表

  上表表明该地    A.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已经改变

  B.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C.已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D.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我们之所以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因为   

  A.公有制比其他所有制形式更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由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和发展不平衡决定的

  C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

  D.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试题详情

[对应的课标内容]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承担社会责任”部分:“懂得公平需要正义,激发社会正义感”。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懂得正义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正义感;了解正义感的具体要求。

②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的习惯;培养自觉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能力和见义巧为的践行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以自己的实际行为来自觉维护正义、伸张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正义感的定义、表现及具体要求。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觉维护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选择、创设恰当的情景,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补充。

学生:收集维护正义的榜样人物事例。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

讲述《信用记录不良,高材生求职屡屡碰壁》(见附录)

设问:①博士生求职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②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小结:正义和正义制度要求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我们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板书:撙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设计意图:选择适当的情景导入,既能在新课伊始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自然地切入教学主题,让学生自觉地意识到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的重要性,比单纯的教师说教受有效得多。

实例分析

我们追求正义,但却无法杜绝社会上非正义现象的存在。当面对非正义行为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先一起来看看马丁神父的选择。

投影:马丁神父的忏悔诗(见附录)

学生活动:①集体朗读。②讨论思考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小结:从马丁神父身上我们看到对非正义行为选择消极的态度无疑会助长其气焰,最终损害的将不仅是某一人的利益。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纠正思想上的认识误区:纵容非正义行为最终将危害整个社会,从而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活动体验

出示材料:小王上学途中,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小偷在偷乘客的钱包,是出面制止还是置之不理,小王陷入了左右两难的困境……

实话实说:你是小王,会做如何选择?为什么?

设计意图:创设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能更好地了解学生面对非正义行为时的思想动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下教学。

人生AB剧:

A.小王眼睁睁地看着小偷为所欲为,事后得知被偷的乘客急需这笔钱给孩子治病,而且还发现自己口袋里的学费也不翼而飞,真是追悔莫及。

B.小王大喝一声“住于”,勇敢地制止了小偷的行为,事后却遭到了小偷的报复。(具体情节可由学生自由发挥)

设问:如此看来,两种方法都不可取,那么有没有两全之策?请大家利用自己的智慧为小王出谋划策。

小结:面对非正义行为时,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义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板书:见义巧为,智勇双全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纵容非正义行为是错误的,但有勇无谋的“英雄”也极为不妥,由此得出见义巧为的“智斗”才是最合理的。

这样设计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指导生活实际,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榜样学习

①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充满正义的社会中,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用自己的行为诠释着正义两字,如海瑞为了与邪恶作斗争敢于骂皇帝;渔人救伍子胥渡江不留名不要财……你还知道哪些?

②“我和正义的一次亲密接触”:谈谈自己的亲身经历。

设计意图: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身边同龄人的榜样更能激励大家。

通过相互交流学习,激发学生的社会正义感,积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这也是本课的最终落脚点。

结束语

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结尾用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永远努力做一个正直的人。”请记住,一个正直的人才真正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板书:做有正义感的人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共鸣,达到教学实效。

[教学反思]

[附录]

①信用记录不良,高材生求职屡屡碰壁

不久前,从一家国外发行的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在德国的外国留学生,学业成绩很优秀,动手能力也很强,拿到博_卜学位后,自认为可以理所当然地留住德国工作,没有任何问题。可他在求职中遇到了很多预想不到的麻烦。他四处求职,拜访过许多著名的大公司,没想到均遭到拒绝,对方也没有对他说出任何拒聘的理由。他想:既然大公司进不去,到个小公司暂且先过渡一下,以后有机会再选择另一个公司,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决心下了以后,他选择了一家小的计算机公司去求职,仍然遭到了这家小公司很有礼貌的拒绝。高材生这时忍无可忍,不由得火冒三丈,拍案而起:“我是个堂堂的博士生,为什么大公司不要,你们小公司也不要?今天,你们非说出其中的理由来不可。”小公司老板很祥气地给他递过一杯水,然后让他看电脑里关于他的信用记录。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当知道求职频频遭到拒绝的原因时,他感到很惊讶,只因为自己乘坐公交车时曾经有过3次逃票的记录。他更加气愤--因为这么点鸡毛蒜皮的区区小事,就小题火做,把一个高材生拒之门外。可讲究诚信的德国人却不这么看待这个问题,在德国抽查逃票一般被查出的几率只有万分之三,也就是说你逃1万次票才有可能被抓住3次。而这位高材生居然被抓住了3次,这在严谨的德国人看来,是绝对不可饶恕的。在德国等发达国家,不管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信用记录。如果有借债不还、考试作弊、触犯法律、乘车逃票、交通肇事等个人信用问题,都无一遗漏地记录在案,在全国每一个计算机终端上,都可以查到。用人的政府机构和公司在招聘人才时,首先要看应聘者的个人信用记录,如果信用记录不好,你的学历再高,本领再大,也实行“一票否决”,没有任何协商的余地。知道这一切后,那位博士后悔不已,他为自己的3次逃票付出了极其沉痛的代价。

信用记录是一个人为人处世,证明个人道德状况的凭证,也是人们进入社会不可缺少的通行证。因此,德国人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很注意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得自己有一个好的信用记录。因为德国人知道,信用记录事关一个人的生存,如果一个人没有一个好的信用记录,你的能耐再大,也会寸步难行,处处碰壁,难以找到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

②马丁神父的忏悔录

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镌刻着一位德国新教牧师留下的发人深省的短诗。他曾是纳粹的受害者,也是对非正义保持沉默的受害者。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迫杀犹太人,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③正直是做人的根本

古代有个成语“刚正不阿”(或“刚直不阿”)就是赞扬正直的人的;民间所说的“人正不怕影斜,脚正不怕鞋歪”,也是赞扬正直的。我国人民历来崇敬那些具有正直品格的人,屈原、司马迁、包拯、林则徐、闻一多、李公朴等,都在人们心日中留下了难忘的光辉形象,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历史上这样的敝事不胜枚举。

我国是一个崇尚正义、推崇正直的国家。正直历来为人们称道和赞誉。“他是一个正直的人”,是对一个人品格很高的评价。正直的品德是做人的根本,永远不会过时。如果有人认为正直已经不那么时髦、没有那么必要,喜欢往里面搀些杂质,到头来受害最大的还是他自己。

④维护正义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是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学家。文天祥的故事刚学们都很熟悉。他的这首《正气歌》(《过伶仃洋》)之所以千古流传,广为传颂,就是因为中国人历来崇尚公平正义、褒扬正直品德。他的一生是坚强对敌斗争的一生,在外敌面前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民族正气和浩然正气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这是明朝于谦所做诗篇《石灰吟》中的名言。意思是:深山中的石头经过了千锤百炼、烈火焚烧而粉碎,变为洁白的石灰。于谦以石灰自喻,表达了自己要留下一身正气,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畏惧的气概。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读到这首慷慨激昂的诗歌时,我们无不热血沸腾,油然而生一种向往真理、追求正义的激情。维护正义是每一个公民所应具备的内在道德修养和应尽的义务。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颂扬正直斗士的一首诗《明志》。诗中所描写的青松,不屈服于恶劣环境的重压,永远高耸、挺拔,正是正直人品的生动写照。陈毅同志一生襟怀坦荡,坚持正义,公正无私,直至晚年还与祸国殃民的林彪和“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进行面对面的斗争,是具有高尚正直品德的楷模。

⑤名言格言

我们可以设想一种公开的正义观,正是它构成了一个组织良好的人类联合体的基本条件。--罗尔斯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爱因斯坦

正直是做人的正轨。--雨果

试题详情

[对应的课标内容]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承担社会责任”部分:“懂得公平需要正义,激发社会正义感”。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懂得正义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正义感;了解正义感的具体要求。

②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的习惯;培养自觉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能力和见义巧为的践行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以自己的实际行为来自觉维护正义、伸张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正义感的定义、表现及具体要求。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觉维护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选择、创设恰当的情景,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补充。

学生:收集维护正义的榜样人物事例。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

讲述《信用记录不良,高材生求职屡屡碰壁》(见附录)

设问:①博士生求职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②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小结:正义和正义制度要求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我们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板书:撙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设计意图:选择适当的情景导入,既能在新课伊始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自然地切入教学主题,让学生自觉地意识到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的重要性,比单纯的教师说教受有效得多。

实例分析

我们追求正义,但却无法杜绝社会上非正义现象的存在。当面对非正义行为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先一起来看看马丁神父的选择。

投影:马丁神父的忏悔诗(见附录)

学生活动:①集体朗读。②讨论思考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小结:从马丁神父身上我们看到对非正义行为选择消极的态度无疑会助长其气焰,最终损害的将不仅是某一人的利益。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纠正思想上的认识误区:纵容非正义行为最终将危害整个社会,从而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活动体验

出示材料:小王上学途中,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小偷在偷乘客的钱包,是出面制止还是置之不理,小王陷入了左右两难的困境……

实话实说:你是小王,会做如何选择?为什么?

设计意图:创设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能更好地了解学生面对非正义行为时的思想动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下教学。

人生AB剧:

A.小王眼睁睁地看着小偷为所欲为,事后得知被偷的乘客急需这笔钱给孩子治病,而且还发现自己口袋里的学费也不翼而飞,真是追悔莫及。

B.小王大喝一声“住于”,勇敢地制止了小偷的行为,事后却遭到了小偷的报复。(具体情节可由学生自由发挥)

设问:如此看来,两种方法都不可取,那么有没有两全之策?请大家利用自己的智慧为小王出谋划策。

小结:面对非正义行为时,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义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板书:见义巧为,智勇双全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纵容非正义行为是错误的,但有勇无谋的“英雄”也极为不妥,由此得出见义巧为的“智斗”才是最合理的。

这样设计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指导生活实际,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榜样学习

①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充满正义的社会中,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用自己的行为诠释着正义两字,如海瑞为了与邪恶作斗争敢于骂皇帝;渔人救伍子胥渡江不留名不要财……你还知道哪些?

②“我和正义的一次亲密接触”:谈谈自己的亲身经历。

设计意图: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身边同龄人的榜样更能激励大家。

通过相互交流学习,激发学生的社会正义感,积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这也是本课的最终落脚点。

结束语

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结尾用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永远努力做一个正直的人。”请记住,一个正直的人才真正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板书:做有正义感的人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共鸣,达到教学实效。

[教学反思]

[附录]

①信用记录不良,高材生求职屡屡碰壁

不久前,从一家国外发行的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在德国的外国留学生,学业成绩很优秀,动手能力也很强,拿到博_卜学位后,自认为可以理所当然地留住德国工作,没有任何问题。可他在求职中遇到了很多预想不到的麻烦。他四处求职,拜访过许多著名的大公司,没想到均遭到拒绝,对方也没有对他说出任何拒聘的理由。他想:既然大公司进不去,到个小公司暂且先过渡一下,以后有机会再选择另一个公司,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决心下了以后,他选择了一家小的计算机公司去求职,仍然遭到了这家小公司很有礼貌的拒绝。高材生这时忍无可忍,不由得火冒三丈,拍案而起:“我是个堂堂的博士生,为什么大公司不要,你们小公司也不要?今天,你们非说出其中的理由来不可。”小公司老板很祥气地给他递过一杯水,然后让他看电脑里关于他的信用记录。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当知道求职频频遭到拒绝的原因时,他感到很惊讶,只因为自己乘坐公交车时曾经有过3次逃票的记录。他更加气愤--因为这么点鸡毛蒜皮的区区小事,就小题火做,把一个高材生拒之门外。可讲究诚信的德国人却不这么看待这个问题,在德国抽查逃票一般被查出的几率只有万分之三,也就是说你逃1万次票才有可能被抓住3次。而这位高材生居然被抓住了3次,这在严谨的德国人看来,是绝对不可饶恕的。在德国等发达国家,不管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信用记录。如果有借债不还、考试作弊、触犯法律、乘车逃票、交通肇事等个人信用问题,都无一遗漏地记录在案,在全国每一个计算机终端上,都可以查到。用人的政府机构和公司在招聘人才时,首先要看应聘者的个人信用记录,如果信用记录不好,你的学历再高,本领再大,也实行“一票否决”,没有任何协商的余地。知道这一切后,那位博士后悔不已,他为自己的3次逃票付出了极其沉痛的代价。

信用记录是一个人为人处世,证明个人道德状况的凭证,也是人们进入社会不可缺少的通行证。因此,德国人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很注意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得自己有一个好的信用记录。因为德国人知道,信用记录事关一个人的生存,如果一个人没有一个好的信用记录,你的能耐再大,也会寸步难行,处处碰壁,难以找到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

②马丁神父的忏悔录

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镌刻着一位德国新教牧师留下的发人深省的短诗。他曾是纳粹的受害者,也是对非正义保持沉默的受害者。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迫杀犹太人,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③正直是做人的根本

古代有个成语“刚正不阿”(或“刚直不阿”)就是赞扬正直的人的;民间所说的“人正不怕影斜,脚正不怕鞋歪”,也是赞扬正直的。我国人民历来崇敬那些具有正直品格的人,屈原、司马迁、包拯、林则徐、闻一多、李公朴等,都在人们心日中留下了难忘的光辉形象,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历史上这样的敝事不胜枚举。

我国是一个崇尚正义、推崇正直的国家。正直历来为人们称道和赞誉。“他是一个正直的人”,是对一个人品格很高的评价。正直的品德是做人的根本,永远不会过时。如果有人认为正直已经不那么时髦、没有那么必要,喜欢往里面搀些杂质,到头来受害最大的还是他自己。

④维护正义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是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学家。文天祥的故事刚学们都很熟悉。他的这首《正气歌》(《过伶仃洋》)之所以千古流传,广为传颂,就是因为中国人历来崇尚公平正义、褒扬正直品德。他的一生是坚强对敌斗争的一生,在外敌面前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民族正气和浩然正气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这是明朝于谦所做诗篇《石灰吟》中的名言。意思是:深山中的石头经过了千锤百炼、烈火焚烧而粉碎,变为洁白的石灰。于谦以石灰自喻,表达了自己要留下一身正气,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畏惧的气概。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读到这首慷慨激昂的诗歌时,我们无不热血沸腾,油然而生一种向往真理、追求正义的激情。维护正义是每一个公民所应具备的内在道德修养和应尽的义务。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颂扬正直斗士的一首诗《明志》。诗中所描写的青松,不屈服于恶劣环境的重压,永远高耸、挺拔,正是正直人品的生动写照。陈毅同志一生襟怀坦荡,坚持正义,公正无私,直至晚年还与祸国殃民的林彪和“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进行面对面的斗争,是具有高尚正直品德的楷模。

⑤名言格言

我们可以设想一种公开的正义观,正是它构成了一个组织良好的人类联合体的基本条件。--罗尔斯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爱因斯坦

正直是做人的正轨。--雨果

试题详情

 附:(苏武牧羊的故事)

    在中国有一个流传广泛的故事,就是苏武牧羊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苏武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不畏强权,仍然保持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苏武是公元前一世纪中国汉朝人。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朝皇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

    最初,单于派人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苏武严辞拒绝了。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行。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单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

    单于知道无论软的,还是硬的,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但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与他的同伴分开后,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棒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棒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棒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十几年来,当初下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逝了,就是在苏武的国家,老皇帝也死了,老皇帝的儿子继任皇位。这时候,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汉朝皇帝立即派使臣把苏武接回自己的国家。

    苏武在汉朝京城受到热烈欢迎,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都向这位富有民族气节的英雄表达敬意。两千多年过去了,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要素。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