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1211  241219  241225  241229  241235  241237  241241  241247  241249  241255  241261  241265  241267  241271  241277  241279  241285  241289  241291  241295  241297  241301  241303  241305  241306  241307  241309  241310  241311  241313  241315  241319  241321  241325  241327  241331  241337  241339  241345  241349  241351  241355  241361  241367  241369  241375  241379  241381  241387  241391  241397  241405  447090 

(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是本课课标的重要内容。同时,艰苦奋斗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美德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加发扬光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中华,任重而道远,一定要发扬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当前,不少学生对艰苦奋斗存在模糊、片面的认识。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高,品质磨练的机会较少,因此真正把艰苦奋斗精神落实在行动中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中,教师应以现实、生动的事例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和讨论的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首先,让学生就艰苦奋斗精神进行故事交流,教师不失时机地多角度分析总结,为全面理解艰苦奋斗精神打好基础;其次,用多媒体影像资料集中对某一事例透彻地深入分析,直观且深刻地总结出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再次,可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进行分组讨论交流,从建国、兴业、成才三个角度透析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指导学生懂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试题详情

(一)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的难度较大。突破这一难点,教学中要分层次加以引导。首先,明确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我们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是指它的高级阶段。其次,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的最高理想。最后,指出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现阶段,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也要树立共同理想,立志成才,为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而奋斗。

试题详情

主持人:“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出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老人用优美的语言阐述了成功背后的艰辛和不易,在科技之花盛开的背后,有多少我们未知的故事呢?就让我们跟随摄像机去看看成功者的足迹。

“干这一行,我惑触最深的是一辈子提心吊胆。但是,我非常喜欢这一行。我热爱祖国的航天事业,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集中力女把事业做好。” -王永志

1961年,王永志以优秀的《洲际导弹设计》论文在苏联毕业并被评为工程师职称后,谢绝了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到祖国,被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命工作,随即参加了我国多一枚中近程火箭的设计研究。1964年6月,王永志第一次走进戈壁滩,执行发封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火俞任务。“这一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华子也忘不了。’回忆过去,王永志思绪万千。当时试验发射遇到了一个问题:导弹射程不够。现场的专家们都在考虑,怎样再给火箭多添加点推进剂,可无奈火箭的燃料贮箱有限,再也喂不进去了。正当大家绞尽脑汁想办法时,王永志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火箭发封时推进剂温度高,密度就要变小,发动机的节流特性也要随之变化。根据计算,如果从火箭储箱内泄出600公斤燃料,这枚火箭就会命中目标。在会上提出这个意见,当时大家都不太相信,说本来火箭射程就不够

,还要往外泄?然而就在这时,让王永志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直激动不已的一件事发生了。钱老(钱学森)听了他的意见,马上就把火箭总设计师叫来,指着王永志说:“这个年轻人的意见对,就按他的办!”果然,火箭卸出一些推进剂后射变远了,连打三发导弹,发发命中目标。王永志说:“这件事给我的影响很深,发射成功后也很受鼓舞。以后的工作中,钱老长期指导我工作,他对我的帮助和启发很大,有20多年时间,我都一直在他的指导下工作。”

试题详情

主持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飞天的梦想绵延不息。它曾化作“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的动人传说,化作敦煌壁画的美丽倩影,化作明代人万户以生命为代价的壮举(乘坐自制的火箭开始人类首次飞向太空的尝试)。亘古至今,凌霄飞行的理想激励着有志之士上下求索。我国飞天梦想化为现实让无数中华儿女为之骄傲、自豪,大家了解飞天的历史吗?清楚中国航天人的奋斗吗?请跟随我们的神舟系列特别报导组进人航天世界。

学生:如果说20世纪主要是对抗的世纪,21世纪就是竞争的世纪。

进入新世纪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在继续发展,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各主要国家都纷纷在调整战略,当下正在进行的国际竞争在性质上归根结底是一种以高科技实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竟争,是一种你追我赶、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在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内,我国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能否在这场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获胜,特别是在以信息技术和外空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科技革命中脱颖而出。

从1958年毛泽东号召“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到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的旋律荡漾太空,从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蓝图绘就,到四次无人飞行试验相继进行,从2003年10月16日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到今天神舟六号安全着陆,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热切企盼,看到了新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坚定决心,看到了无数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次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极富创造力的人民,中国完全有能力自立于世界航天之林。

凤舞九天的“神舟”6号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组成,包括结构与机构、制导导航与控制、热控、电源、测控与通信、数据管理、环控与生保、回收着陆、推进、仪表与照明、有效载荷、乘员、应急救生共计13个分系统,设备643件,元器件10万多只,装船软件83个,语句40万条,节点8万多个,计算机芯片120多个。有13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制造飞船的各种零件中,国产化率达到了95%。

托起“神舟”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神6”送上太空后以发射成功率100%的佳绩完成了它的表演。这款由中国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从1992年方案论证到1999年11月首飞仅历时7年。在研制过程中,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大大小小加起来有近百项,在运载火箭上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其中运载火箭故障检侧系统和逃逸系统等主要关键技术,属于世界性难题。

“神舟’遨游书写了中国航天新篇章,“嫦娥”蓄势待发将迎来中国航空新纪元。为了成功实现首次绕月探测,我国将采用大里新的技术,产品几乎牵涉到航天新技术的各个方面,包括新的元器件、新的编码等。现在我们的相关单位正在全力攻关、突破,成功后将用到我们的“嫦娥一号”上。

从火箭到飞船,从地面到太空,从沙漠到海洋,从起飞到着陆,在“神舟”完美表现的背后,中国航天人用特有的执著、敬业、创新方式.论释出中国航天新的精彩。

历史是一条无尽的跑道,每一个驻足既是终点,也是起点。神舟六号七大系统这批“少帅”都是在30出头,从发射场到着陆场,工程其他系统的关键技术岗位上也不乏20多岁的骨干。在运载火箭系统,据统计,从1992年到2003年,火箭的设计师平均年龄年轻了18岁。“龙芯”CPU研制组共有55名成员(含微电子中心5人,研究生29人),平均年龄28岁,全部都是我国自己培养的博士、硕士。显然,科技支撑才有一枝独秀的中国芯。

试题详情

主持人:科幻小说家曾预言,21世纪的科学技术将会有惊人的飞跃,我们能否像科幻小说中一样,意念一动就可以登录因特网?能否眼睛一瞥就让房间里的空调自动启动?让我们跟随科技探寻队进人他们的视野。

学生:“把握科技发展脉动,追踪世界科技前沿”,欢迎各位来到科技前线。现代社会里,科学技术的成果已经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许多科技发明将向着与普通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方向发展.科学家和研究工作者们利用仿生技术、基因工程等先进科技来增强人体各种功能,让一些因为疾病、伤残等原因丧失某种身体功能的人重获新生。英国华盛顿的澳大利亚程序师彼得开发了一种系统,它可以让霍金这样的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应忠者突破自奔身体残障的限制,仅通过神经系统的信号就能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用安置在皮肤表面的电极接收神经承统的信号,然后人工智能系统时其进行分析,激活输出信息。

试题详情

用FLASH出示(或用图片展示)我国古代的发明、建筑、科技成就。背景音乐可以用《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成中国古典音乐。

主持人:我们的祖国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独领风骚的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科技文化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让我们翻开尘封的历史,重温中国的科技之光。

学生: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是我国人民最早发明的,它的使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12世纪之后,指南针才传到了阿拉伯和欧洲.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北宋时毕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而欧洲到15世纪才有活字版,比毕异的发明晚400多年;我国在唐代已能制造火药,欧洲则是14世纪才有了中国传来的火药技术,在1800年前,我国人民就知道用树皮、破布、旧渔网等原料造纸,欧洲人在晚1000多年后才掌握了这门技术。

学生:中国古代的数学十分发达。著名数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把圆周率准确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的第一人。著名的“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被中国人发现,元朝郭守敬编写的《授时历》则与现行公历大体相当,《九章算术》的出现已经标志着中国在东汉时期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学生: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辉煌的科技成就,有无数的世界之最。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桥,“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我国在唐代就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分科较细的医学院。

学生:回顾历史,我们骄傲,中华儿女用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孕育了中华魂,展望未来,作为祖国的下一代,是民族复兴的希望,我们应该认清自己肩上的历史使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为祖国科技文化再展风姿而努力奋斗.

试题详情

(一)全面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品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确定该重点的原因:第一,就大的方面而言,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归根到底靠的是人才,青少年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做合格的建设者。第二,就个人而言,要让学生感受到科教的魅力,真正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而主动学习,敢于创新。

突破重点应注意:首先,要明确科教的力量是贯穿本课的主线,因此在进入科教兴国部分前要做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铺垫;其次,在理解科教兴国,注意引导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如机遇与挑战等做一些更深入的思考,把这个问题理解得更透彻;最后,引导学生体会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注重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