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前准备:印发各植物类群特征图、各植物类群结构对比
(一)、教学方法:讨论法、比较法等相结合。
第一课时
2、 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
1、 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二)、情感目标:
1、 通过分类活动来学习分类方法;
2、 利用小组学习的优势,组内互相帮助、体验与人合作;
3、 锻炼总结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
(一)、知识目标
1、 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2、 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
对生物分类的内容抽象难懂,老师讲起来费力、学生也不容易弄懂。本节通过学生的分类活动来学习分类方法,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让学生清晰生物分类的方法,从而轻松列举出动、植物的主要类群。
(二)皮肤的结构及其衍生物 脊椎动物的皮肤与一般无脊椎动物的单层细胞皮肤不同,是一种多层细胞的结构(如下图),可以大致分为两部分:外面的部分,称为表皮;下面的部分,称为真皮。表皮为复层上皮组织,其中最靠里边的一层,称为生长层(germinative layer),具有很大的增殖能力。从生长层分生出来的新细胞逐渐地把老细胞向外推到身体的表面,以代替那里已经死亡和脱落的细胞。真皮也有多层,主要为致密的结缔组织,使皮肤坚韧而有弹性。真皮中含有血管、神经、色素细胞以及各种皮肤腺体。真皮就是脊椎动物制成皮革的主要成分,从鱼纲到哺乳纲,几乎都有真皮可以制成皮革的动物。
蛙的皮肤结构模式图
脊椎动物的皮肤,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衍生出各种坚硬的构造以及各种不同的腺体以适应不同的生活条件。
现存的圆口纲,皮肤裸露,结构简单,表皮细胞之间,夹有一些单细胞腺体,能分泌粘液保持身体粘滑,利于游动。
软骨鱼的楯鳞是最原始的鳞片,由真皮和表皮共同衍生。一般硬骨鱼则具有真皮性的骨质鳞片。鱼类表皮细胞间也富有粘液腺。有些鱼(如龙?NFDF8?、玫瑰毒鲉等)还有毒腺,有些深海鱼类(如蟾鱼)还有发光腺,都是由表皮细胞转变而来。
低等两栖类(如无足目)的皮肤中还有真皮性骨质鳞的残余。高等类群(如有尾目和无尾目)的皮肤一般则柔软而裸露,没有坚硬的构造覆盖,只有能够远离水源的蟾蜍,其表皮才有角质化的倾向以抗干燥。两栖类皮肤的粘液腺也很多,既可保持体表的润湿,又有助于皮肤的呼吸。由于皮肤裸露,多数两栖类的皮肤中都有毒腺,以加强对身体的保卫。
爬行纲是第一类真正适于陆生的脊椎动物。陆地环境显然是干燥而富于变化的。因此陆生脊椎动物皮肤的特点便是表皮的角质化和缺少粘液腺。爬行类的表皮性角质鳞甲对于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些种类例如龟、鳖等除鳞甲外还有骨甲。
鸟类的羽毛和哺乳类的毛都是表皮的衍生物,分别成为这两类动物普遍具有的重要特点,皮肤衍生的坚硬构造,在鸟类还有少量的角质鳞,在哺乳类还有鳞、爪、角、蹄、趾甲等。
皮肤腺的鸟类很不发达,仅在尾部有一个尾脂腺。游禽类的这一腺体特别发达,鸟用喙部抹取腺体分泌的油脂,涂润在身体的羽毛上使不透水。哺乳类和鸟类相反,皮肤腺的种类很多而且都很发达,例如汗腺、脂腺、乳腺、臭腺等。
汗腺是一种单管状腺,向外开口于体表,内端卷曲,藏于真皮中,有微血管围绕四周。汗腺有排泄血中盐分、废物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脂腺是一种囊状腺,分布在毛囊旁边,能分泌油质以润泽毛发和皮肤。
乳腺是一种复管状腺,共同形成乳房,开口于乳头(鸭嘴兽无乳头)。乳房的数目及位置,随哺乳类种属不同而有变化。最少的是一对,如人、马、蝙蝠、鲸、象等;最多的有25个,如袋鼠。其他种类如食肉类则有3~4对,啮齿类1~5对,反刍类2对,猪4~10对。一般讲,乳头数目和一胎产仔的数目是相适应的。乳头的位置,或在胸部,如人;或在腹部,如猪;或在鼠蹊部,如牛、羊。乳腺分泌乳汁以哺育初生的幼体,但这种分泌机能要在妊娠的后期才开始,并且还要有雌性激素的作用才行。现在畜牧业上根据这一规律,在加强饲养管理的条件下,用某些雌性激素处理不孕的淘汰牛来促使它们泌乳的试验已获得成功,从而在挖掘动物的生产潜力方面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臭腺是一种囊状腺体,能分泌具有特殊气味的物质,常与性的引诱有关。例如麝的麝香腺、灵猫的臭腺等。
牙齿实际上也是皮肤的衍生物,但因其功能和消化系统关系密切,将在讲消化系统时再加以介绍。
皮肤的颜色是由于其中的色素所引起。色素或以颗粒的形态存在于表皮层中,或存在于真皮层里的特定细胞中。这种细胞称为色素细胞。色素细胞普遍见于无羊膜动物和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色,则主要由色素颗粒反映出来。
(一)皮肤系统的功能
1.保护 皮肤表面的角化细胞、皮肤的各种衍生物(如鳞、甲、羽、毛、某些皮肤腺等)以及某些脊椎动物的体色对于动物身体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2.调节体温 皮肤中有脂腺、汗腺、脂肪层、羽、毛等,都有调节或维持体温的作用。流汗和寒颤便是皮肤调节体温的现象。
3.呼吸 皮肤呼吸在两栖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4.感觉 皮肤中有各种不同的感觉小体,能分别感受冷、热、痛、触、压等不同的刺激。
5.运动 鸟类飞翔要靠强有力的翼羽和尾羽,鼯鼠、飞蜥等要靠皮侧褶,蝙蝠要靠趾间的皮膜。这都是利用皮肤来帮助运动。水禽和蛙类的蹼,也是由皮肤转变而成,是一种帮助游泳的结构。
6.排泄 皮肤在流汗的时候,同时也排除盐类(主要是氯化钠)和少量尿素(哺乳类),所以皮肤也有排泄的作用。两栖类的皮肤可以说是它的一种呼吸器官,因之也能排泄二氧化碳。
7.分泌 皮肤中的脂腺、乳腺、粘液腺、毒腺等分别分泌皮脂、乳汁、粘液、毒液等物质,完成润泽(脂腺)、营养(乳腺)和保护(粘液腺、毒腺)等功能。
8.生殖 皮肤在脊椎动物的生殖活动中,有时也能起一定的辅助作用,例如某些鱼类和鸟类在生殖季节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体色差异就有助于雌雄的相互辨认。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