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1684  241692  241698  241702  241708  241710  241714  241720  241722  241728  241734  241738  241740  241744  241750  241752  241758  241762  241764  241768  241770  241774  241776  241778  241779  241780  241782  241783  241784  241786  241788  241792  241794  241798  241800  241804  241810  241812  241818  241822  241824  241828  241834  241840  241842  241848  241852  241854  241860  241864  241870  241878  447090 

5.呼吸系统最为发达的动物是

       A.哺乳类 B.鸟类

       C.鱼类 D.两栖类

       答案:B

试题详情

4.鸟类扇动翅膀的动力来自

       A.背部肌肉 B.两翼肌肉

       C.腹肌 D.胸肌

       答案:D

试题详情

3.下面四种关于鸟的特征的说法,哪种与鸟类适应飞行生活无关

       A.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

       B.全身披有羽毛(除喙和足外)

       C.躯干呈纺锤形

       D.前肢变成翼,生有几排大型的正羽

       答案:A

试题详情

2.家鸽最发达的肌肉是

       A.翼上的肌肉

       B.胸肌

       C.后肢的肌肉

       D.颈部的肌肉

       答案:B

试题详情

1.我国山西省的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珍稀鸟类是

       A.丹顶鹤    B.褐马鸡   

       C.朱鹮    D.鸵鸟

       答案:B

试题详情

8.鸣囊

在雄蛙口角的两旁有鸣囊。在雄蛙鸣叫时,口腔内的气体被压进鸣囊,使其扩大成球状,它能使声带发生的声音扩大,所以鸣囊是发声的共鸣器。

试题详情

7.泄殖腔

泄殖腔是动物体的消化管、输尿管和生殖管末端共同开口处的总腔。有排粪、排尿和生殖等功能。泄殖腔是以泄殖腔孔通体外。

试题详情

6.蛙的捕食能力

蛙类具有惊人的捕食昆虫的能力,这和它有发达的后肢,以及口腔、舌和眼的结构特点有密切关系。

它的后肢发达,善跳,能捕食高处的昆虫。据观察,黑斑蛙能跳起60厘米以上,捕捉高处麦秆上的粘虫。

蛙的口腔宽大,能容纳较大的食物。上颌生有小齿,可以防止食物从口里滑脱出去。

蛙眼对活动的物体十分敏感,捕获活动的食物时,判断方位、距离、速度等都非常迅速、准确。蛙的眼球大而凸起,视野开阔。据试验观察,除了蛙体正后方和后上方之外,其余各方位里的活动物体它都能够发现。蛙的眼睛和口腔只隔一层薄膜,眼眶底部没有硬骨。这样,蛙在吞咽食物时,眼睛一闭,眼球陷入眼眶底部,向下推压口腔顶壁,能迅速地咽下食物而继续捕食,所以蛙类吃虫既准又快。

蛙不分昼夜都会捕食,但以夜间至清晨捕食更为频繁。蛙捕食的昆虫以农业害虫占多数。蟾蜍主要在夜间捕食,它捕食的种类也很多,如蛾类、蚱蜢、金龟子、蚊、蝇、白蚁等。

蛙类不仅捕食害虫的种类多,吃虫的数量也很大。一只泽蛙一天的吃虫量多的可达266只,如按平均吃虫50只计算,每亩稻田如有1000只泽蛙,每天就可消灭害虫50000只。至于蟾蜍,比青蛙每天吃的害虫量要高出2-3倍,更是不可忽视的有益的两栖动物。

试题详情

5.骨骼

两栖类的脊柱比鱼类的脊柱有较大的分化,由颈椎、躯干椎、荐椎和尾椎所组成。颈椎的分化与两栖类上陆后头部进行灵活转运有关。荐椎的分化,使腰带与脊柱相连结,从而后肢获得了牢固的支持。两栖类已具有陆栖脊椎动物附肢的结构特点。

试题详情

4.皮肤

两栖类皮肤裸露,无鳞片或其他外骨骼。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有多层细胞,最下面一层的细胞有分生的能力,新生的细胞逐渐向上顶替。表层的1-2层细胞开始发生角质化,这种轻微的角质化,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蟾蜍的角质化程度稍深,因此它可以在离水较远的干燥环境内活动。

两栖类皮肤内有大量多细胞的粘液腺,分泌的粘液,使皮肢经常保持湿润,而且在皮肤上分布有丰富的血管,因此,可以进行皮肤呼吸。皮肤呼吸对两栖类的生活有重要意义。皮肤的表面积与肺呼吸的表面积的比例为3∶2,在冬眠期间几乎全靠皮肤呼吸。皮肤内有色素细胞,色素细胞的形态变化可以引起体色改变,这是一种保护性适应。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