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1762  241770  241776  241780  241786  241788  241792  241798  241800  241806  241812  241816  241818  241822  241828  241830  241836  241840  241842  241846  241848  241852  241854  241856  241857  241858  241860  241861  241862  241864  241866  241870  241872  241876  241878  241882  241888  241890  241896  241900  241902  241906  241912  241918  241920  241926  241930  241932  241938  241942  241948  241956  447090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师:气体在血液中是怎样被运输的呢?大家还记得在“观察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变化”的演示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的血块的表层和内层各是什么颜色吧?

 生:表层呈现鲜红色,内层呈现暗红色。

 师:能说说原因吗?

 生:血块的表层获得的氧多,血红蛋白与氧结合,使其呈现鲜红色;血块的内层由于氧的含量少,血红蛋白与氧分离,因而呈现暗红色。

 师:表达非常清楚。根据以上知识,你知道氧气进入血液后,是怎样被血液运输的吗?

 生:也是与血红蛋白相结合。

 师:对,氧气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在血液中运输(板书:氧合血红蛋白);大部分二氧化碳则在血浆中运输。这些氧气最终会被运到哪里去呢?

试题详情

2.肺的换气

 师:氧气被吸入肺泡内以后接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提示学生回忆在大屏幕上看到的呼吸的全过程)

 生:经气体交换进入肺泡外的毛细血管里。

 师:(启发思考)氧气为什么会由肺泡交换到血液中?交换的方式怎样?(教师拿出一瓶空气清新剂喷洒了几下)大家闻到香气了吗?教室后排的同学呢?

 生:点点头。

 师:这就是气体的扩散作用,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或者说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气体扩散现象?

 生:放学经过饭店的门口,能闻到饭菜的香味;夏天上公厕,还没进去就能闻到一股氨味。(同学们都笑了)

 师:这两个事例都能说明气体的扩散作用,非常棒!肺的换气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实现的。请看大屏幕(展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小组讨论气体交换的方向和结果。

 生:观看。分组讨论。交流:新鲜空气被吸入肺后,肺泡中的氧气含量高于血液里的氧气含量,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肺泡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结果,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师:(板书)

 肺泡   氧气   细胞组织

      二氧化碳

试题详情

 师:呼吸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进行呼吸。那么什么是呼吸呢?请大家根据自己平时的理解给呼吸下个定义。

 生1:呼吸就是外界气体进入肺,肺内的气体排出来。

 生2:呼气和吸气加起来就是呼吸。

 生3:我认为呼吸还应该包括体内的气体交换。

 师:(加重语气,放慢语速)到底什么是呼吸呢?请看大屏幕(展示呼吸的全过程)。

 生:观看。

 师生交流: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通气”“肺的换气”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气体交换”四个环节(板书)。我们平时所说的呼吸仅仅是指“肺通气”。

1.呼吸运动和肺通气

 师:请大家思考:外界气体到底是怎样进入我们的肺内的呢?动力是什么?

 生:摇头不知道。

 师:下面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胸廓(大屏幕展示胸廓由胸骨、肋骨、脊柱的胸段、肋间肌和膈肌组成)。现在请同学们把手放在胸部两侧的肋骨上,深吸气,感受肋骨和胸廓的变化;深呼气,感受肋骨和胸廓的变化。

 生:手放在肋骨上,尝试深吸气和深呼气。

 结论:深吸气时肋骨向外运动,胸廓扩大;深呼气时,肋骨向里运动,胸廓缩小。

 师: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就是呼吸运动。(进一步启发同学们思考,语速较慢)呼吸运动是怎样完成的?为什么通过呼吸运动会实现肺的通气呢?(稍停)下面我为同学们演示呼吸运动模型,请大家认真观察。

 (1)演示肋间肌舒缩引起肋骨和胸骨运动的模型:

 第一步:依次介绍模型中代表胸骨、肋骨、肋间肌和脊柱的结构;

 第二步:演示肋间肌收缩时引起的肋骨和胸骨的运动,肋间肌舒张后再重复一次;

 第三步:启发学生根据肋间肌舒缩引起的肋骨和胸骨的运动,思考胸廓容积的变化规律。

 第四步:小组讨论,得出结论:肋间肌收缩――肋骨上提并外展――胸骨上移――胸廓横径加大(板书)

 (2)演示膈运动引起胸廓容积改变的模型:

 第一步:依次解说模型中代表胸腔、膈肌、气管和肺等部分的结构,并指出膈肌的位置特点:它是胸廓的底,膈肌顶部成拱起状态,收缩时膈顶会下降;

 第二步:请同学们预测膈顶升降时将会引起的肺容积的变化;

 第三步:演示膈顶升降的变化,以及肺的回缩或扩大的变化;

 第四步:启发学生根据模型中的膈顶下降引起肺容积变化的事实,分析说明肺容积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第五步:小组讨论,得出结论: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纵径加长――胸廓扩大――肺容积扩张――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吸气)(板书)

 师:也就是说肺容积发生变化的原因是胸廓的容积发生了变化。这两个呼吸运动模型的演示,反映了人体吸气(即外界气体进入肺)和呼气(即肺泡内的气体排出)的过程,谁能为大家总结一下?

 生: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体积增大,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容积缩小,肺内气体呼出体外。所以说,通过呼吸运动完成了肺通气。(教师把以上两个板书组合在一起)

 师:这名同学总结得非常好。他指出肺随着胸廓扩大而扩张,说明他不仅观察仔细,而且语言表达也很严谨。也就是说胸廓的扩大导致肺被动扩张,肺容积增大。呼气时正好相反。

 那么气体出入肺的动力到底是什么呢?(顿一下)请看这两位同学的表演。加水之前请同学们先预测实验结果。

 生:甲取出一个盛有半槽水(带点颜色的水效果更好)的玻璃槽,然后将一个稍粗的玻璃管(两端开口)竖直置于水槽中;乙向玻璃管里加水。

 实验结果:玻璃管内的水面并没有高于水槽内的水面,而是高度相等。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顿一下)因为玻璃管和水槽是相通的,所以玻璃管内外的压强包括气压和水压是平衡的。同理,我们的肺通过呼吸道和外界也是相通的。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扩大,肺被动扩张,肺容积增大,使得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的一个大气压,所以外界气体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肺,这就是吸气。当肺内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吸气动作即停止,呼气也一样。由此可见,气体出入肺的动力是肺内压与外界大气压的差。

  师:通过学习以上这些知识,你认为应该怎样加强我们肺的功能?

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适宜的体力劳动,以加强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力量。

试题详情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呼吸系统由两部分组成,谁来说说是哪两部分?

 生:呼吸道和肺。

 师:各有什么功能?

 生: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场所,呼吸道是气体出入肺的通道,同时对吸入的气体起到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试题详情

讲述: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就是呼吸作用。

生:讨论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意义。(用于各种生命活动,还可以维持体温恒定。)

小结: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作业:思考与练习 第1,2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主要是以“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实验为核心,比较食物在体外、体内释放能量两个过程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归纳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被实验现象所吸引,而忽略比较呼吸作用与燃烧过程的异同。所以,在实验的分析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讨论并归纳。实验涉及的化学知识、方法较多,其中的原理不必向学生过多解释,否则容易使学生迷惑,只需要了解实验现象即可。

试题详情

2.D瓶里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试题详情

1.蜡烛在A瓶中比在C瓶中燃烧时间长。

试题详情

5.分别向B和D中倒入10mL澄清的石灰水,比较两瓶中液体的浑浊程度。

(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试题详情

4.将燃着的蜡烛分别放入A和C瓶中(如课本P47图),记录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

试题详情

3.请一学生取一玻璃管依次插入C和D瓶中,通过玻璃管向瓶里连续地呼气数次,然后盖严瓶口。(学生讨论C和D瓶内的气体成分,得出瓶内气体含有较多的由肺部呼出的气体。)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