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本节课教学内容抽象,如抗体―抗原、特异性免疫的基本过程,学生学习后还是有一部分难理解,教材提供的实物资料少。在计划免疫这部分,学生虽然对预防接种有比较直观的认识,但是认识还是停留在表面现象。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在预习时让学生从家长处了解预防接种的基本情况,如果有多媒体,教学效果会更好。
[教案点评]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人体的保护功能是人体的免疫,其中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屏障,认识到皮肤损伤感染后自然痊愈的道理,人体的重要保护功能之一是特异性免疫,理解计划免疫的重要意义。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挂图、图片、模型演示等,充分认识到免疫的重要性。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学生打预防针的亲身经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为提高人口素质所进行的计划免疫的重要性,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在医药卫生事业和传染病的预防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中,特异性免疫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原因是,首先要考虑到学生对免疫的基础知识比较生疏,其次是这个内容中基本概念较多,有的概念(如:抗体、抗原)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实例与教材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教材中举了水痘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的变化及结果来说明抗体、抗原及特异性免疫等几个基本概念,因此,水痘病毒例子一定要结合课件、图片、教具模型讲清楚。
[设计思路]
本节课内容是第13章“健康地生活”第3节的内容,前面学习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拒绝吸烟、酗酒、吸毒,为人类创建健康的生活环境,以及预防传染病等知识,本节课首先从人健康的生活、学习、工作开始,结合人们身边存在传染病的实际例子,课前设计一份表让学生带回家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自己曾经患过的病、家里人患的病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与学生一起进入“人体的免疫”的学习。通过学生调查情况启发学生指出人体的免疫,教学中力求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和教学资源,突破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这一教学难点,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课在学习过程中分三大块,一是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它的范围、特性、作用、形成;二是通过水痘病毒的例子,学习抗原、抗体以及特异性免疫的概念,总结得出免疫的概念;三是学习计划免疫。从着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协助下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去探索,尝试由传统教学方法向研究性教学方法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比较难理解的抗体、抗原、特异性免疫的概念,教师充分利用挂图、教具、课件等使学生直观地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策略:学生调查―激趣―探究―思考―展现―反思―归纳。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前提和基础,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活动、鼓励、引导学生,有利于学生学知识、理解掌握知识,而不是灌输知识。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收集,倡导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学生真正看作是教学中平等的一员。
[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已经学过有关人体健康的知识,如血液的功能、传染病等。我校是乡镇中学,学生全部来自农村,学校现代教学手段比较落后。学生知识面狭窄,学生接触到的科普知识少,对人体免疫的认识停留在打预防针这种单一方式上。但是,学生从幼儿起已经接种疫苗,学生对打预防针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他们非常希望学习人体免疫的知识。我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材的内容加以适当扩充,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教具模型、挂图、课件、图片等。
[教学反思]
1.知识与能力: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理解特异性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4.充分利用校外的教学资源,如访问家有医生、护士的亲友,收集来自医院的信息,也可以通过报纸、杂志、上网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点评]
在“预防传染病”一节的教学中,谭老师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入手,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实验观察、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学质量可想而知,这节课的成功使我们认识到,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和多种教学模式配合是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
3.教师课前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上好一节课,教师要花很多时间在课前的准备工作上。
2.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可以尝试让学生来命题,再采取抽签的方式,想必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给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围绕自己或别的同学确定的主题展开讨论。
1.在“认识几种传染病”部分采用了抽签的方式,小组准备交流(包括其他组的诘问和补充),形式活跃,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设计思路分析:
(1)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自己所患疾病病名、病因是否有传染性、流行性的课前调查,搜集来自学生的信息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愿望;
(2)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认识肉眼看不见,却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及多种病毒;
(3) 两人一组开展竞赛活动“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比比谁的操作规范、准确,每位同学完成活动评定表,进行自评和互评;
(4)让学生用角色表演和流程图的形式,讲解和演示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避免填鸭式的旧的教学方式,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5)依据教材资源,结合贵阳实际情况,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完全采用教师创设情景,学生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实际问题,各小组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将小组学习活动的成果在全班进行展示,别的小组提出补充和修改建议。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