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1838  241846  241852  241856  241862  241864  241868  241874  241876  241882  241888  241892  241894  241898  241904  241906  241912  241916  241918  241922  241924  241928  241930  241932  241933  241934  241936  241937  241938  241940  241942  241946  241948  241952  241954  241958  241964  241966  241972  241976  241978  241982  241988  241994  241996  242002  242006  242008  242014  242018  242024  242032  447090 

(一)课前准备:

1、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我国濒临灭绝边缘的珍惜动植物等相关材料在课堂上介绍。

2、  到图书馆或者互联网查阅课本上图片中生物的有关资料。

试题详情

查阅法、讨论法、讲述法

试题详情

2、  难点

认同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 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试题详情

1、  重点

收集和交流珍惜动植物的照片及相关资料的活动,关注我国特有的珍惜动植物。

试题详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观察、关爱并保护大自然,认同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收集和交流珍惜动植物的照片及相关资料的活动,关注我国特有的珍惜动植物。

试题详情

2、  能力目标

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试题详情

1、  知识目标

(1)    举例说出我国特有的珍惜生物。

(2)    说出导致某个物种成为珍惜生物的因素。

(3)    列举我国保护珍惜生物的自然保护区和有关的法律法规。

试题详情

6.及时治疗各种癌前病变,定期接受检查,防微杜渐。

 结束语:希望同学们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后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克服不良的行为方式,加强锻炼,健康地生活,以良好的身心为明天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同时希望运用所学的知识向家庭成员宣传预防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健康生活方式。

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汇总,每小组完成一篇“新闻报道”。在完成的“新闻报道”中,要标出每位成员所做的工作,如收集资料者、版面设计者、美术编辑等等。

[教学反思]

 本课中我在介绍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时,应用多媒体教学,在学生收集材料的基础上,直观地将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症状展现出来,由于本节的逻辑性不强,在教学中我安排了一些讨论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热烈;小组成员间的合作精神表现突出;学生在课下对资料的整理选择和学习比较认真,所以在小组间信息交流的环节表现较好,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质疑、思辨能力都有所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整个教学过程大多以问答的形式进行,对学生的思维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学生反映都能听懂,也比较有兴趣,都能做到积极地思考,不足之处在于,少部分学生未能搜集到相关资料,在体验自主学习上有所欠缺,此外,由于时间关系,未能让学生淋漓尽致地表达他们的一些疑问。

[教学点评]

 本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领会自主性学习的新课程理念,并能将其融入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去调查和收集资料,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地整理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王燕老师教学组织的设计,既有课内的研究讨论,而讨论的内容并没有局限于教材所提供的信息,这一过程不但训练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而且也体现了一种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交融着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碰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从这节课课前和课上的组织看,都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前和课上的活动中学习了知识,形成了能力,提升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起的重要指导作用,该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课前准备充分,同时还有课外的调查访问、课后的查阅、整理、撰写,拓展了教学的内容,也延伸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不足之处是由于生源情况较为复杂,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所差异,因此有少部分学生未能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如何组织好教学,引导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教师今后要多考虑的问题。

试题详情

5.正确处理人生中的各种生活事件,并避免精神刺激,学会调整情绪,自我放松,不生闷气,豁达乐观,积极向上。

试题详情

4.坚持体育锻炼,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