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2465  242473  242479  242483  242489  242491  242495  242501  242503  242509  242515  242519  242521  242525  242531  242533  242539  242543  242545  242549  242551  242555  242557  242559  242560  242561  242563  242564  242565  242567  242569  242573  242575  242579  242581  242585  242591  242593  242599  242603  242605  242609  242615  242621  242623  242629  242633  242635  242641  242645  242651  242659  447090 

2.(2009揭阳)蝙蝠与菊花在其结构层次上的主要不同是蝙蝠具有  (   )

A.细胞    B.器官   C.系统   D.组织

试题详情

1.(2009丰南)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来描述,人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B.细胞→器官→个体

C.细胞→器官→组织→个体      D.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

试题详情

3、整个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重在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研究,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只起组织引导作用

试题详情

1、根据这一课题的目标和内容,本节课设定为开放后汇总的教学方式,教师从学生认识规律出发,充分挖掘自己生活的家乡的现实资源、网络资源和课程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创设生物实践环境,大胆地进行探索和尝试。通过学生自身的“亲历-体验-感悟-交流-尝试-互评-提升-反思”的过程,使教与学融合在一起,把新课程理念紧紧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教材“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    2、在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问题意识;人人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这些是以前课堂上没有过的,甚至一些平时在学习上不很主动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工作。从选题的确定、研究的方法、走向社会采风和采访、资料的搜集整理到成果的交流和结论的形成,都是学生自主进行。我们以前的教学模式使我们低估和压抑了我们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力。讨论中学生又产生了许多新的想法,这也是研究意识与创新思维的觉醒。  

试题详情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研究小组采访张家港凤凰镇生态农庄时所摄的录像(主要场景是桃树及桃园鸡)。
2、请学生讨论录像中哪些场景与我们平时常见的农业场景不同?
1、学生观看录像。
2、小组讨论,积极思考并回答(成片的桃树,桃园里养鸡,桃树下还种着蔬菜)。
1、让学生走出校园,通过了解自己生活的家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满自信、精神饱满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自主探究和表达能力。
学生汇报交流活动
1、  展示图片资料。
2、  请研究小组来介绍图片所
反映的内容。
3、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从中
了解生态农业的内涵。
1、  研究小组把课前所收
集到的一些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后进行交流,给图片进行诠释。
2、  通过交流和老师的指
导,从中领悟生态农业的内涵。
1、  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让
学生学会如何收集、整理、筛选、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2、  培养学生大胆表达交流的
能力。
3、  实现资源共享
学生围绕主题讨论活动
1、总结:以上图片资料展示的是人们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的方法加以改进、开发,使之成为高产、优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称为生态农业。
2、引导学生讨论,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备哪些明显优势。
3、归纳总结。
1、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学生展开讨论,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3、归纳总结。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学生观看录像和图片,进行对比活动
1、  播放学生拍摄的张家港市的市
容市貌(梁丰生态园、暨阳湖公园、步行街、时代广场等)。
2、  展示张家港市八十年代时
期的市容市貌照片。
3、  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从中
了解生态城市的具体内涵。
1、学生课前进行选景拍摄和从网上或图书上下载图片。
2、学生观看录像和照片,进行新旧对比讨论,表达交流,从中了解生态城市的具体内涵。
1、  让学生学会从自己的身边
发现捕获相关资料和知识,学会用实践佐证理论。
2、  通过新旧市容的对比,培
养学生热爱家乡、爱护家园、珍惜现在的高尚情操。
学生汇报交流活动
1、以搬迁新校为抓手,了解校园绿化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请两组研究小组分别作交流(一组是从网上资料,一组是采访园林局相关专业人士所得资料)。
1、学生课前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从不同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并从中学习对资料的处理和加工。
2、汇报交流表达。
1、以与学生密切相连、朝夕与共的校园设计为例,加强学生体验。
2、让学生懂得可从理论上和实践中等不同方面获取相关知识,感受知识来源的广泛性
学生研讨点评活动
1、以所学知识为铺垫,让学生对课前各研究小组设计好的校园绿化方案进行研讨、点评,提出修改意见。
1、学生以各小组为单位,按顺序先就自己的设计方案作个介绍,然后以下一组评上一组的方式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
1、让学生动手尝试,感知学以致用的快感。
2、让学生互评,培养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学生交流体会活动
1、通过组织开展这次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谈谈他们的心得体会。
1、学生改变了原有的学习方式,经历和感受到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从中得到了很多所思所想,进行交流共享。
1、让学生尝试后进行反思,让反思促进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与提升。

试题详情

本节内容的文本学习,为学生打开了了解家乡、亲近自然的一扇窗户,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为创建美好家园的热情与激情。学生就感兴趣的问题,自觉进行了对自己生活的城市、农村的观察,搜集、整理有关资料,走访调查了相关地方,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条件已经形成。

教学重点:了解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的明显优势;了解当地生态城市建设的举措和成果;解决问题主动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和互相协作的精神

教学难点:绿化方案的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提前帮助学生分组,指导学生研究性探究;制作多媒体课件,汇总编辑学生调查的录象等资料

学生:学生分成研究小组,课前上网收集文字和图片资料,走访参观相关生态小区。

试题详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体验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的建设,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试题详情

2、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的生态环境的知识尝试进行绿化方案的设计。

试题详情

1、知识目标:了解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的明显优势;了解生态城市建设所包含的内容;了解当地生态城市建设的情况。

试题详情

依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具体内容,主要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独立探究、合作研究为学习方式,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在搜集、整理、研究信息材料的过程中自主进行积极的探索、发现和体验的一种教学方式,从而达到各方面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重在培养研究意识与研究精神,掌握研究过程或方法。研究性学习适应了中小学生对外部世界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符合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知规律。

“建设美好的家园”是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最后一节内容,这节内容是对所学生物知识的提升和应用,是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真正体现“生物从生活中来又走向生活中去”的思想。本节课的设计就是以学生生活的家园为物质基点,让学生自己去寻觅和发现“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的现实写照,通过学生自己对资料的收集、分析、归纳、表达,从中了解“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新旧城区市容的比较,了解“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城市的前瞻性和优越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上网查询和走访专业人士的活动,了解绿化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然后对课前学生亲自动手尝试的校园绿化设计的进行互评,提出修改意见,旨在学生掌握生态学知识的基础上,尝试性地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有效整合,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