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2529  242537  242543  242547  242553  242555  242559  242565  242567  242573  242579  242583  242585  242589  242595  242597  242603  242607  242609  242613  242615  242619  242621  242623  242624  242625  242627  242628  242629  242631  242633  242637  242639  242643  242645  242649  242655  242657  242663  242667  242669  242673  242679  242685  242687  242693  242697  242699  242705  242709  242715  242723  447090 

 马克思曾经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劳和痛苦。良好的情绪是增进心理健康的灵丹妙药。

试题详情

(二)确立悦纳自己的态度

 了解自己比较难,喜欢自己也难。有的人有自卑心理,自卑就是对自己某些方面不满意的心理状态。而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因而愤世嫉俗,甚至狂妄自大,也是不悦纳自己的表现。一个人的容貌、生理缺陷、家庭背景、父母的职业、社会阶层等一般是不大会改变的。如果自己对这些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必然产生焦虑与痛苦。唯一的办法,就是承认现实。只有乐意接受现实,才会心安理得,避免心理冲突。

 1.接受自己。不能接受自己的人,就不愿意认识自己的真正面目,他往往会采取一些方法来进行自我防御。一种方法是,不和别人交往。不同别人来往,这样不但看不到别人对自己的反应,而且也看不到别人的成功和高兴。在他看来,别人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会使自己感到渺小、无能,因此不同别人来往更安全。另一种方法是,在没有把握时不愿参加竞赛,他没有勇气接受“失败”,要不然就干脆同最佳的对手竞赛,因为在这种场合下即使失败也不会丢面子。还有一种方法是,将不满或自责的态度投射到别人和外界事物上去,就是把原来“我不喜欢自己”或“我讨厌自己”等心理转为“别人不喜欢我”或“别人讨厌我”。当然,我们不喜欢受人压制或责备,但这比自责要好多了,将“自责”之心投射于别人,变为“他人责备”,自己心理上的压力就可以减轻了。

 2.认真对待得失。每个人在学习、工作中都会有得失,获得成功时感到满意,遇到困难或挫折就会烦恼。因此,应认真对待得失,一方面,要承认自己能力或品质上的短处,以及工作方法上的缺点;另一方面,要避免作概括性的挫折反应。社会生活中绝对完善的事物很少,每个人都有其长处和短处,重要的是如何对待。对自己的短处,能改的应尽量改正;如果确实无法改正,如生理上的不足以及残疾等,要有勇气承认它,不必掩饰、伪装。

 3.确定适度的奋斗目标。目标具有动机作用,一个人以取得某种程度的成功为目标,就能成为动员自己的力量,去达到目标。但是,目标订得过高,难以达到,会产生挫折感,不能带来成功的满足;而目标订得过低,虽然容易达到,但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即使成功了也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研究证明,从实际出发以选择中度目标为最佳。中度目标容易使人获得成功,感到满意。

试题详情

(一)增进自我了解

 就个体而言,对自己有所了解、有所认识,不但能在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选择,而且有可能获得成功。人们一般认为,“了解自己”是不成问题的,事实上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解自己的身高、体重、血压等,用医疗器械测量一下便可用数字表示出来。但要了解自己的心理品质,如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的优缺点等,就不那么简单了。了解自己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利用学习、工作的成果来了解自己。利用自己学习、工作的成果来了解自己,这样建立起来的自我印象常常比较正确。虽然每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各不相同,但个体都可根据活动成果来了解自己是擅长文学还是工艺,或是计划组织等,从中可观察到自己智慧和能力的全貌。这将有助于了解自己,增强自信心。

 2.积极参加社会生活,丰富生活经验,促进对自己的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验愈丰富,接触的方面愈广泛,对自己的了解和评价就愈客观。人们常常有维持己见的倾向,凡是与自己的经验不相符时,就会采取拒绝接受的态度,这是普遍的心理现象。若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社会生活范围,多接触一些人和事物,就能获得一些经验,从而了解了自己某一方面的品质,有助于防止这种倾向的危害。

 3.通过同别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少年学生在认识别人的能力和品质的过程中,不断地把别人同自己进行比较和对照,从而逐渐地认识自己。学生们常常将自己的考试分数同别人的分数进行比较来评价自己。一位学生得了80分,而全班大多数学生只有60多分,他就会觉得自己学习不错;如果大多数学生的成绩在95分以上,他就会觉得自己的学习太差了。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受奖励或惩罚的次数等也都可成为比较的参考标准。书籍、电影、电视和广播里的理想人物形象也往往是少年们比较的对象,通过比较来发现自己的差距,激励自己去努力奋斗。

 4.根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认识自己。少年可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获得有关自己的客观资料。例如,一个学生为教师所重视,为同学、朋友所尊重、喜爱,大家愿意同他来往,愿意同他一道学习和工作。这说明他具备了某些使人喜欢的品质。若是他被大家推举担任某些工作,则说明他已具备某些能力。反之,一个人不为周围人所重视或喜欢,大家对他持厌恶的态度,不喜欢同他一道参加学习和活动,他就会感到不安。如果我们能和较多的人来往,看看多数人对自己的反映,就有助于了解自己,就如我们时常去照照镜子以了解自己的形态一样。

试题详情

2.针对某些健康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或解决方法,提高健康的意识。

 活动结果:为家人或亲友的健康状况打分,努力提高全家人的健康状况。

 ●备课资料

增进少年的心理健康

 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导致心理不健康的因素大量存在,而且在目前条件下,这些因素无法得到完全有效的控制。为此,预防心理疾病的关键,是增强中学生自身的“免疫”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试题详情

3.自我安慰法。

 ●活动与探究

 活动题目:对你的家人或亲友的健康状况作出评价。

 活动目的:运用本节所学知识和方法,评价家人或亲友的健康状况。

 活动建议:1.可以利用课本提供的测试项目进行,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评价。

试题详情

2.宣泄法。

试题详情

1.转移话题法。

试题详情

 与同学交流保持心情愉快的方法,相互学习和借鉴。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试题详情

2.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当情绪不好时,可以去散散步或者打打球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使情绪得到缓解。

 B.可以用摔枕头、打沙袋等方式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

 C.有烦恼时可以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

 D.“一醉解千愁”,有烦恼时喝醉酒就会把不愉快的事情忘掉。

 答案:D

试题详情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健康是指生理上没有疾病,健康等于无病,无病就是健康。

 B.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C.健康是一个综合的、连续的状态,而不仅仅是生病与否的问题。

 D.健康的生活不仅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还应当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答案:A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