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2864  242872  242878  242882  242888  242890  242894  242900  242902  242908  242914  242918  242920  242924  242930  242932  242938  242942  242944  242948  242950  242954  242956  242958  242959  242960  242962  242963  242964  242966  242968  242972  242974  242978  242980  242984  242990  242992  242998  243002  243004  243008  243014  243020  243022  243028  243032  243034  243040  243044  243050  243058  447090 

教师: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还能与动物或植物共生在一起。那什么是共生呢?请同学们看到课本P68页,仔细默读,找出关键词。

学生: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共生。

教师:现在大家看到的地衣和根瘤就都是自然界中的共生体。

1.地衣--真菌和藻类共生。

教师:在干旱地段和岩石表面,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色彩斑斓、斑斑点点的覆盖物,这很可能就是地衣。地衣是谁与谁共生形成的?实际上,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而且一旦分离在自然界均不能繁衍生息。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地衣中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共给藻类水和无机盐。

试题详情

2.真菌使人患病

教师:一些真菌寄生在人体表面,如臂癣和足癣就是由真菌引起的。

   (屏幕展示病例图片,教师介绍病症并引导学生思考预防措施)

(1)甲癣:也叫灰指甲,是指发生在指(趾)甲上的癣。受病的指甲颜色改变、无光泽、指甲增厚、性脆而易碎,并且由于甲沟发炎,指甲下凹成沟状。如果是由红色癣菌感染而引起的,则经常侵害指甲的全层,最终毁坏整个指甲。甲癣是皮肤感染中相当顽固的一种,一般不能自然痊愈,但是只要坚持治疗,也是可以治好的。削去病甲和坚持用药,是治愈甲癣的关键。

(2)足癣:也叫脚湿气,是一种由足癣菌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这种发生在趾间或足底的癣,表现出奇痒、水疱、脱屑、糜烂,甚至出现裂隙等症状。足癣病人的鞋子、袜子和浴巾等都带了大量的足癣菌。有些人多汗,皮肤容易潮湿,如不及时擦净和保持干燥,容易感染真菌而发生癣病;患糖尿病的人也容易发生癣病,因为皮肤里含糖量增加了,这等于提供了真菌生长的营养原料;长期使用激素或患有慢性病的人,以及长期多次照射X线的人,由于机体抵抗力降低,致使真菌有机可乘,故易发生癣病。此外,局部皮肤情况也是决定是否发生癣病的重要因素。例如经常穿胶鞋或皮鞋的人,由于透气性差,脚部的湿度和温度增高。若局部皮肤不干净,表面堆积很多皮屑,在这种情况下真菌极易生长而发生癣病;有些洗衣工或洗碗工,双手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加之热水和肥皂刺激使手部皮肤的天然保护功能破坏,也容易发生癣病;在胖人身上的皱褶处,由于局部温暖而潮湿,往往容易发生癣病。如果身上已经有了一种癣病,则可以通过自身传播而使其他部位也发生癣病。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接触,经常保持皮肤干燥(特别是脚趾间),对于预防足癣十分重要。患了足癣后要及时治疗。  脚气病与脚湿气是不同的。脚气病是一种维生素B1缺乏症,表现出手足麻木、软弱无力、疼痛、全身性水肿甚至瘫痪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发生心力衰竭。

教师:同学们没有想到吧?小小的细菌和真菌对人的危害竟然如此之大。不过,尽管细菌和真菌会导致人患多种疾病,但是不是所有的细菌和真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呢?

学生:不是。

教师:也就是说有些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哪位同学来举个例子呢?

学生:列举出可以利用抗生素治疗很多疾病。

教师:对了。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如青霉素(展示青霉素药盒)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治疗肺炎、脑膜炎、淋病等。还有,红霉素、金霉素、氯霉素、链霉素等都是有名的抗生素。要注意的是,长期使用或滥用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如细菌会产生抗药性,人体会产生过敏反映等。因此,应遵照医嘱,根据病因、病情,合理使用抗生素。只要合理用药,才能够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有关的详细内容,下节课我们还将学习。

试题详情

教师: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类患不同的疾病。

1.细菌使人患病

教师:我们先来看看细菌会给动植物和人带来哪些疾病,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链球菌是细菌的一种,我们以它为例,观察链球菌对人体的危害。

(屏幕展示“链球菌”图,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疾病的症状图;请学生谈患扁桃体炎的感受和危害;教师简介猩红热、丹毒等病例的特征,危害及防治方法)

(1)扁桃体位于口腔上壁后部的两侧,它能产生白细胞,有防御功能。由于异物刺激及由溶血性链球菌或葡萄球菌等病原菌侵入所致,打开口腔可见扁桃体表面潮红、肿胀。预防扁桃体炎的主要方法是:经常锻炼身体,增强身体抵抗力;注意冷暖,预防感冒,消除发病因素。

(2)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于2-8岁的儿童。猩红热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发烧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皮疹经3到5天消退,疹消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脱皮,呈米糠样脱屑,或大片的脱皮。

(3)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其好发部位是下肢和面部,其特点是起病急,蔓延很快,患处鲜红肿赤,色如涂丹,故叫丹毒。局部出现肿状红疹,色呈玫瑰,形态不规则,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略隆起,时有水泡,压可褪色,有烧灼感,炎症向四周扩散,中心部逐渐褪色呈棕黄色,有落屑。

教师:链球菌不仅能使人患病,也会使动物患病,比如这一段时间以来经常听到的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感染不仅可致猪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关节炎及心内膜炎,而且可感染特定人群发病,并可致死亡,危害严重。广东省已确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最早的出现在7月27号广东省潮安县,随后,广东省阳江市、南雄市分别报告确诊病例。

试题详情

教师:上节课布置同学们课外做一个探究实验“观察水果或面包的腐烂”。将完好无损的水果或面包放在塑料袋中,封口,过一段时间会发现水果或面包会怎么样?

学生:慢慢腐烂,生霉。就象屏幕上的这个梨一样。

教师:是什么使水果腐烂的呢?

学生:是空气中的细菌,真菌。比如梨就是由枯草杆菌分解腐烂的。

教师:那它与水果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细菌和真菌以水果为营养源,靠分解水果中的有机物获得物质和能量,导致水果腐烂,教师:腐烂的水果和发霉的面包最终会变成什么物质呢?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上“真菌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同时思考P67讨论题第二题。

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个别提问)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呢?

学生: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CO2、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XX同学答得很好!通过前面的探究和观察,请大家想一想,细菌和真菌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细菌和真菌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的。

教师:既然细菌和真菌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的,那它们与动植物和人有什么关系呢?

试题详情

地衣是多年生植物,是由1种真菌和1种藻组合的复合有机体。因为两种植物长期地紧密联合在一起,无论在形态上、构造上、生理上和遗传上都形成了1个单独的固定有机体,是历史上发展的结果。因此,把地衣当作一门独立的门看待。本门植物全世界有500余属,2500余种。构成地衣体的真菌,绝大部分属于子囊菌亚门的盘菌纲(Discomycetes)和核菌纲( Pyreromycetes),少数为担子菌亚门的伞菌目和非褶菌目(多孔菌目)的某几属。还有极少数属于半知菌亚门。此外,在中欧发现1种Cutocoleus racodium是属于藻状菌的。

地衣体中的藻类为绿藻和蓝绿藻的20几个属。绿藻中的共球藻属(Trebouxia)、橘色藻属(Trentepohlia)和蓝绿藻门的念珠藻属(Nostoc),约占全部地衣体藻类的96%。

地衣中的菌丝缠绕藻细胞,并从外面包围藻类。藻类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大部分被菌类所夺取,藻类和外界环境隔绝,不能从外界吸收水分、无机盐和二氧化碳,只好依靠菌类供给。它们是1种特殊的共生关系。菌类控制藻类,地衣体的形态几乎完全是真菌决定的。

有人曾把地衣体的藻类和菌类取出,分别培养,而藻类繁殖旺盛,菌类则被饿死。可见,地衣体的菌类,必须依靠藻类生活。

大部分地衣是喜光性植物,要求新鲜空气,因此,在人烟稠密,特别是工业城市附近,见不到地衣。地衣一般生长很慢,数年内才长几厘米。地衣能忍受长期干旱,干旱时休眠,雨后恢复生长。因此,可以生在峭壁、岩石、树皮上或沙漠地上。地衣耐寒很强,因此,在高山带、冻土带和南、北极,其他植物不能生长,而地衣独能生长繁殖,常形成一望无际的广大地衣群落。

地衣的形态:地衣形态基本上可分3种类型。(1)壳状 地衣体是彩色深浅多种多样壳状物,菌丝与基质紧密相连接,有的还生假根伸入基质中,很难剥离。(2)叶状 地衣呈叶片状,四周有瓣状裂片,常由叶片下部生出一根假根或脐,附着于基质上,易与基质剥离。(3)枝状 地衣体树枝状,直立或下垂,仅基部附着于基质上。如直立地上的石蕊属、石花属。

但这3种类型区别,不是绝对的,其中有不少是过渡、中间类型。如标氏衣属;粉衣科。

试题详情

维生素K又叫凝血维生素,有天然和人工合成的两种。天然存在的维生素是脂溶性的,有K1(叶绿醌)和K2(甲萘醌)两种,K1主要存在于植物中,K2是动物肠道中细菌合成的代谢产物,在肝脏中含量丰富;人工合成的有维生素K3和K4,溶于水,可口服及注射。它们的生物化学作用是参与某些蛋白质合成后修饰的羧代反应。在人体内依赖维生素的凝血因子除凝血因子Ⅱ、Ⅶ、Ⅸ、Ⅹ以外,蛋白C和蛋白S也参与了凝血的调控,也属依赖维生素K的血浆凝血抑制物。这些凝血因子都含有γ 羧基谷氨酸残基,具有特异结合Ca2+的能力。Ca2+在凝血过程中起“桥梁”作用,它的一侧与凝血因子带正电荷的 γ-羧基谷氨酸残基连接,另一侧与带负电的磷脂连接,形成多酶复合物,此复合物是凝血反应基础。这些凝血因子肝脏合成时,其N-末端区域的谷氨酸残基需在肝细胞微粒体中进行羧化反应,由于羧化时需Vk参与,故称其为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当维生素K缺乏时……结果导致凝血时间延长,常发生皮下及胃肠道的出血,还同时表现为外伤或外科手术后创面渗血、血尿、月经过多等症状。偶有颅内出血,将危及生命。成人每日对Vk的需要量为60~80 μg。由于Vk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组织,且体内肠道细菌也能合成,故一般不易引起缺乏。当患有胰腺疾病、胆管疾病、各种肠道病变或脂肪泻等引起脂类的消化吸收障碍,或长期应用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时,则容易引起Vk缺乏,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由于维生素K不能通过胎盘,母乳中Vk含量又偏低,而新生儿易致Vk缺乏,甚至发生颅内出血。因此,常在孕妇产前或新生儿出生后即给予Vk以预防出血。

试题详情

在自然界中腐生着大量的细菌,它和其他腐生真菌联合起来,把动物、植物的死体和排泄物以及各种遗弃物分解为简单物质,直至变为水、二氧化碳、氨、硫化氢或其他无机盐类为止,它们不仅完成自然界物质循环作用,还供给植物和农作物肥料。

有益于农业的细菌很多。如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固定为氮化物,供给豆科植物营养;土壤中的固氮菌能给高等植物提供氮肥;磷细菌把磷酸钙、磷灰石、磷灰土分解为农作物容易吸收的养分;硅酸盐细菌能促进土壤中磷、钾转化为农作物可以吸收的物质。

细菌可用于工业方面。如利用细菌的发酵作用制造乳酸、丁酸、醋酸、丙酮等;此外,在造纸、制革、炼糖等方面以及浸剥麻纤维等也要利用细菌的活动。

在医药方面利用细菌也很多。如利用大肠杆菌产生的冬酰胺酶,用于治疗白血病;肠膜状明串珠菌产生右旋葡萄糖酐,是很好的代用血浆;人们利用杀死的病原菌或处理后丧失毒力的活病原菌,制成各种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疫苗;也利用细菌的活动,制取抗血清和抗生素。

但细菌的有害方面,也不容忽视,如痢疾,伤寒、鼠疫、霍乱、白喉、破伤风等病原菌,侵入人体,可以发生严重疾病,危害生命。家畜、家禽的传染病菌,如马炭疽菌、猪霍乱病、鸡霍乱病等,可致家畜、家禽死亡。腐生细菌能使肉类等食物腐败,人误食后会引起中毒。

试题详情

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分子态氮,它们约占空气成分的80%。估计在整个大气层中,约有4×1015t的分子态氮。然而,绝大多数的植物只能从土壤中吸收结合态氮,用来合成自身的含氮化合物(如蛋白质等)。土壤中的含氮化合物,不是土壤本身固有的,而是在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微生物的生物固氮。据估计,地球表面上每年生物固氮的总量约为108 t,其中豆科植物体内根瘤菌的固氮量约为5.5×107 t,占生物固氮总量的55%左右。

我国的劳动人民很早就知道豆类植物具有肥田的作用。例如,公元前1世纪的《氾(fán)胜之书》中就谈到了瓜类与豆类的间作;公元5世纪的《齐民要术》中就指出了豆类与谷类套作轮栽的好处。科学研究证明,每公顷大豆在其一生中能够固定氮素102 kg(折合成硫酸铵是510 kg)。我国南方的水稻田中种植的绿肥作物紫云英(又叫红花草),每公顷可以收获鲜草22 500 kg左右,其中含氮素112.5 kg(折合成硫酸铵是525 kg)。因此,人们可以把豆科植物的根瘤比喻成巧妙的生物固氮工厂。

科学研究证明,纯培养的根瘤菌能够单独固氮,但是它的固氮能力是很微弱的。根瘤菌必须在进入豆科植物的根中并形成根瘤以后,才能大量地固定空气中的氮。这就是说,分子态氢必须经过根瘤菌体内固氮酶的催化作用才能转化成氮和氨的化合物。根瘤菌一方面将这些结合态氮供给豆科植物吸收利用,另一方面又从豆科植物的体内吸取碳水化合物和无机盐以维持生命活动。

根瘤菌属里面有十几种根瘤菌,这些种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关系是比较特殊的。这就是说,并不是任何一种根瘤菌遇到任何一种豆科植物的根都能够侵入并且形成根瘤的。例如,豌豆的根瘤菌只能在豌豆、蚕豆等植物体的根上形成根瘤;大豆的根瘤菌只能在大豆根中形成根瘤,而不能在豌豆、苜蓿的根中形成根瘤。一种根瘤菌与对应的一种或几种豆科植物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互接种族”关系。属于同一互接种族的豆科植物,可以相互利用对方的根瘤菌而形成根瘤,反之则不能。互接种族的原因在于豆科植物的根毛能够分泌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根瘤菌细胞的表面存在有多糖化合物,蛋白质与多糖化合物的结合具有选择的专一性。

根瘤的形成过程大致是这样的:聚集在根毛顶端的根瘤菌分泌一种纤维素酶,这种酶可以将根毛细胞壁溶解掉,随后根瘤菌从根毛尖端侵入根的内部,产生感染丝(即由根瘤菌排列成行,外面包有一层黏液的结构)。根瘤菌不断地进入根毛,并且大量繁殖。在根瘤菌侵入的刺激下,根细胞分泌一种纤维素,将感染丝包围起来,形成一条分枝或不分枝的纤维素鞘,叫做侵入线(见图)。侵入线不断地延伸,直到根的内皮层。根的内皮层处的薄壁细胞,受到根瘤菌分泌物的刺激,产生大量的皮层细胞,从而使该处的组织膨大,最后形成根瘤。

试题详情

甲癣也叫灰指甲,是指发生在指(趾)甲上的癣。受病的指甲颜色改变、无光泽、指甲增厚、性脆而易碎,并且由于甲沟发炎,指甲下凹成沟状。如果是由红色癣菌感染而引起的,则经常侵害指甲的全层,最终毁坏整个指甲。甲癣是皮肤感染中相当顽固的一种,一般不能自然痊愈,但是只要坚持治疗,也是可以治好的。削去病甲和坚持用药,是治愈甲癣的关键。

足癣也叫脚湿气,是一种由足癣菌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这种发生在趾间或足底的癣,表现出奇痒、水疱、脱屑、糜烂,甚至出现裂隙等症状。足癣病人的鞋子、袜子和浴巾等都带了大量的足癣菌。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接触,经常保持皮肤干燥(特别是脚趾间),对于预防足癣十分重要。患了足癣后要及时治疗。

脚气病与脚湿气是不同的。脚气病是一种维生素B1缺乏症,表现出手足麻木、软弱无力、疼痛、腱反射消失、全身性水肿甚至瘫痪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发生心力衰竭。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