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3032  243040  243046  243050  243056  243058  243062  243068  243070  243076  243082  243086  243088  243092  243098  243100  243106  243110  243112  243116  243118  243122  243124  243126  243127  243128  243130  243131  243132  243134  243136  243140  243142  243146  243148  243152  243158  243160  243166  243170  243172  243176  243182  243188  243190  243196  243200  243202  243208  243212  243218  243226  447090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继“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后的一节,其中包含了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释放氧气及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三个部分,共需三个课时,此为前两课时。

  光合作用的产物种类较多,但主要产物是淀粉,氧气及副带之物。通过实验探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和产生氧气”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但实验由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得做好充分的实验前准备,包括实验材料和学生实验操作的准备,在学生了解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大胆探究,这样就有效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让学生尽量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锻炼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及分析能力,从而实现学习与导学目标。

试题详情

课后查找资料,能否通过实验探究光合作用还需要水。

试题详情

(三)      实验现象与结论

现象:a烧杯中的试管中产生氧气多

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四)光合作用公式:二氧化碳 +  水        淀粉+氧气

                 原料     场所      产物

光合作用的实质: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淀粉并放出氧气

光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试题详情

(二)      实验思考问题

试题详情

(一)      实验步骤

试题详情

(二)     探究过程:

1、学生自行预习实验的操作步骤,并按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共同合作、分析、归纳

问题:①为什么在a烧杯中要加入碳酸氢钠溶液?  ②试管中收集到的是什么物质?  ③操作本实验时应特别注意什么?  ④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2、教师巡回指导,最后小结,强调注意事项。

3、实施探究方案:学生按照教科书中的操作步骤,对金鱼藻或黑藻实施实验方案。

①在a烧杯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并放黑藻,反扣一只短颈漏斗上,在短颈漏斗上再反扣装满碳酸氢钠的试管。

②在b烧杯中装等体积的自来水并放黑藻,反扣一短颈漏斗,在短颈漏斗上再反扣装满自来水的试管。

③把两套装置一起放在光下照射。

④观察漏斗和试管中出现的变化。

⑤收集产生的气泡并比较收集到的气体的多少。

⑥这种气体若为氧气,该用什么方法检验?若为二氧化碳,应该用什么气体检验?

4、帮助学生解决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装有碳酸氢钠溶液的a烧杯中,进行实验产生的气体为什么比b烧杯中的多。

5、学生交流,共享实验心得,师生共讨得出结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6、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总结,要求学生写出光合作用的公式,并思考回答:植物光合作用原料是什么?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哪些?光合作用在什么场所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引导学生分析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是怎样变化的?能量是怎样变化的。

试题详情

(一)     导入新课:

巩固提问: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什么?

提出问题,引导探索:光合作用需要什么气体?才能产生氧气?

试题详情

教具准备:试管、玻璃漏斗、大烧杯、碳酸氢钠溶液、自来水、金鱼藻或黑藻。

试题详情

通过积极参与、动手、动脑,亲身经历,实施对照实验,进行有效探究。

试题详情

5、观念确认与引导:通过科学的实验方法,明确实验课的目的,确立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观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