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量居于世界前三位的粮食作物是 、 、 。
3.在我国内蒙古草原上,牧民放牧牛羊,同时在草原上还可见到兔子、野鼠、蛇、狼、鹰等动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草原上生活的动物可分几大类?
(草食、肉食、杂食动物)
(2)试举出几个动物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例子。
(牛、羊、兔子、野鼠)
(3)草原上存在着哪些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
(鹰、蛇、狼)
布置作业
绿色植物是人和动物食物之源,那么有没有植物取食动物的现象呢?学生课下查阅有关植物取食动物的资料。
课后反思
本教案力求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以达到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通过课堂讨论,完成课本上的表格,知识的汇总,使学生能把日常生活中的知识与生物学联系起来,既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增强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愿望。
本节课在课前让学生查询书籍、音像等,搜集有关人和动物食物来源的资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搜集资料获得信息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
2.你知道什么是“绿色食品”吗?为什么称为“绿色”?你认识绿色食品的商标吗?
向学生介绍:“绿色食品”是特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之所以称为“绿色”,是因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食品生产的基本条件。由于与生命、资源、环境保护相关的事物,国际上通常冠之以“绿色”,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并能给人们带来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将其定名为“绿色食品”。让学生记住绿色食品商标。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人类的食物来源于绿色植物,绿色植物的根、茎、叶、果实、种子可直接为人类所食用,动物的食物也来源于绿色植物,包括草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等。
思考与练习
1.同学们根据日常生活的常识,尽可能多地说出主要的食用作物。(答案:人类利用的主要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大麦、葡萄、燕麦、高粱、甘蔗、柑、香蕉、西红柿、苹果、椰子、花生、山药、西瓜、洋葱、蚕豆、豌豆、葵花子、芒果等。产量居于世界前五位的是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大麦)
(二)动物的食物来源于绿色植物
教师:动物的食物也来源于绿色植物(引导学生说出动物的食物)。
教师总结:草食动物直接以植物为食。例如:羊、马、牛等以各种绿色植物为食。
肉食动物间接以植物为食,它们的食物直接来自各种动物,例如:狮子的食物有羊、斑马、鹿等,而羊、斑马、鹿等动物又以绿色植物为食。杂食动物也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例如:狗既可以食用像大米、面条这些以植物做成的食物,又可以食用牛肉等肉类,而牛肉又来源于食草的牛。 因此,无论是肉食动物、草食动物还是杂食动物,它们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
(一)人类的食物来源于绿色植物
讨论:人类的食物来源于绿色植物。
目的:举例说出人类的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
指导:1.学生4人一组,说出自己平常所吃的食物。
2.参照教科书中表7-1和表7-2中给出的例子,完成表格,并且分析常见食物的来源,(学生相互之间讨论,完成7-1、7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
学生讨论:(1)人类的食物与绿色植物有什么关系?
(2)如果地球上没有了绿色植物,人类还能生存吗?
2表格,
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食物都来自绿色植物,植物的根、茎、叶、果实、种子可以直接为人类所食用,例如:甘薯的块根,马铃薯的块茎,都含有丰富的淀粉,可供人食用;萝卜和胡萝卜的根是人们经常食用的蔬菜;白菜、菠菜、芹菜和韭菜等;都是叶菜类蔬菜。
在粮食作物中,小麦、玉米、水稻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产量居世界主要食用作物的前三位,(见课本第100页图7-1,世界主要食用作物及产量)
人类还通过食用其他动物的肉、奶及其制品,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例如牛肉、牛奶来自食用绿色植物的牛。
教师:除了人的食物来自绿色植物外,动物的食物来源是怎样的?
学生纷纷回答,让学生自学课文内容,针对学生的回答、引导、总结。
教师出示绿色植物果实的挂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些果实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这些有机物不仅为植物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还能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为人和其他动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因此各种动物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而这些有机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绿色植物。
请举例说明绿色植物是人类食物之源
3.下列绿色植物中,食用部分属于块根的是 ( )
A.甘薯 B.胡萝卜 C.马铃薯 D.姜
2.人类生长和发育所需的能量有赖于绿色植物的 ( )
A.吸收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蒸腾作用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