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3410  243418  243424  243428  243434  243436  243440  243446  243448  243454  243460  243464  243466  243470  243476  243478  243484  243488  243490  243494  243496  243500  243502  243504  243505  243506  243508  243509  243510  243512  243514  243518  243520  243524  243526  243530  243536  243538  243544  243548  243550  243554  243560  243566  243568  243574  243578  243580  243586  243590  243596  243604  447090 

1.  通过探究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及血液成分变化情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试题详情

3.知道淋巴循环及其意义,识记淋巴。

   技能性目标

试题详情

2.阐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基础知识。.

试题详情

1.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试题详情

3.确立严谨的科学探究的态度,形成愿与人合作、交流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将学生5-6人分为小组、每组一个秒表,投影片、实验记录表格、多媒体课件等;每组有部分学生课前不要做剧烈运动,一部分学生跳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包括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
课前有意安排一个同学迟到,等他跑步到教室后,请他谈此时身体的感觉。
学生描述:气喘吁吁、心跳加速、呼吸加速、脉搏加快等。
迟到时间可在10秒左右,不宜过长。
问:由此想到什么问题?
 
老师定向:今天就来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板书]
答:运动和呼吸、运动和脉搏之间有关系。
提出:运动与脉搏有什么关系?
从学生自身感受入手,对心脏跳动有一个感性认识。
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经验及刚才迟到同学的描述,对运动与脉搏的关系,提出假设
讨论:小组活动
 
提出假设:运动可使脉搏加快
时间很短。
提示:可参照“技能卡”和“小辞典”的内容。
教师观察讨论情况并及时点拨
讨论:小组展开积极思考
时间稍长
教师及时修订并确定实验方案。
陈述、修改实验方案
方案一:
1.测某人安静状态下脉搏次数;
2.此人连续做10个俯卧撑后再测脉搏次数;对比
方案二:
1. 测某人安静状态下脉搏次数;
2. 此人连续做20次起蹲动作后;再测脉搏次数:对比
方案三:
1. 测某人安静状态下脉搏次数;
2. 测半分钟连续跳绳后的脉搏次数;对比
方案四:
1. 测某人安静状态下脉搏次数;
2. 测原地高抬腿1分钟后的脉搏次数;对比
方案五:
1. 测某人安静状态下脉搏次数;
2. 测连续上下台阶50次后的脉搏。
对比……
提示:
1.   应明确安静状态、运动状态的准确含义;
2.   设计的运动方案要因地制宜、简便易行。
3.   实验方案中应设立对照实验
建议教师演示脉搏的正确测量方法。
对学生的回答应给予肯定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请同学按照各组的设计方案开始进行实验。
以小组为单位实施方案,并将实验结果填入实验记录表
建议:
1.   老师应演示秒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2.   组内应有明确分工。
姓名
安静状态脉搏(次/分)
运动名称    
运动状态脉搏(次/分)
 
 
 
 
 
 
 
 
 
 
平均值
 
 
汇报各组的实验进行情况,经过分析得出什么结论?
体育运动使脉搏加快。
采用分组发言的形式,但要注意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做到严谨有序,避免课堂松散

 

通过小组实验的比较,找出自己设计实验的优缺点?
分析体育运动使脉搏加快的原因:
脉搏是由心脏的舒缩引起的,人的脉搏和心率是一致的。体育运动使心率加快(脉搏加快),从而增大心输出量,增大供血量。
建议:师生共同评出创意新颖、设计巧妙的实验方案,及有价值的分析报告进行展览、交流。

 

因为脉搏是由心脏的舒缩引起的,因此,心脏出现疾病,脉搏上会有所表现。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事例。
学生举例:中医“切脉”等等。
 

 

“切脉”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传统医学上,用“望、闻、问、切”来对病情进行诊断,其中“切”就是指的“切脉”,有经验的医生通过“切脉”可以推知内脏器官的健康情况。
了解“望、闻、问、切”的含义
建议:老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

 

资料片:
①心脉发生病变时,会在脉搏上有所表现   ②了解有关心脏、血管的保健知识
 
 
①了解我国传统医学的魅力  
②知道有关心脏及血管的保健知识
  通过对传统中医学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脉搏恢复到静息速率所需时间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吗?
 
建议:学生课下探究

 

分别测量熟悉人群中儿童与成年人脉搏,分测几组求平均值,解释原因。
 

 

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路线

石家庄市第17中学   姚华

石家庄市桥西区教研室  李丽洁

教材分析

肺循环、体循环的途径这部分知识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的血液,血管、心脏等知识的深化,又是后面学习消化、呼吸、排泄等章节的前提和关键。淋巴循环这部分内容学生比较陌生,但在生理学中却占有重要的位置。可以通过探究法让学生了解血浆、淋巴、组织液三者的关系并找出血液循环、淋巴循环的联系。

学生分析

本节课从复习血管和心脏等方面的知识入手,来探究血液循环的路线及血液成分变化的情况,学生便于掌握。这节课的教学的难点应当是如何通过犬颈部淋巴与血浆成分的比较作为突破口,打破学生对淋巴的形成及意义的陌生感。

设计理念

对学生加强科学素质的培养,即通过已有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设计试验的能力、推理 和概括能力,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试题详情

2.认同科学探究需要与人交流、合作,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试题详情

1.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试题详情

2.运用所学知识测量脉搏。

情感性目标

试题详情

1.尝试科学探究的方法。

试题详情

2.分析实验结果。

技能性目标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