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3460  243468  243474  243478  243484  243486  243490  243496  243498  243504  243510  243514  243516  243520  243526  243528  243534  243538  243540  243544  243546  243550  243552  243554  243555  243556  243558  243559  243560  243562  243564  243568  243570  243574  243576  243580  243586  243588  243594  243598  243600  243604  243610  243616  243618  243624  243628  243630  243636  243640  243646  243654  447090 

1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试题详情

10..物质循环(碳循环):

          CO2转变成为含碳有机物的过程-光合作用;

          含碳有机物在生物中的传递-食物链;

          含碳有机物转变成为CO2的过程-呼吸作用、燃烧

特点:物质循环,反复出现,循环流动,不会消失,反复利用。

试题详情

9.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活活动的能量来源)

          起点: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流向:沿着食物链传递(生产者流向分解者和消费者,消费者流向分解者)

          流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吸收的部分

          散失:呼吸作用、遗体和遗物等

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循环,传递效率为10-20%。(愈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数量愈少,储存的能量愈少,有毒的物质积累得愈多。形成能量金字塔。

试题详情

8.富集作用:生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富集作用常常随着食物链而发生。

试题详情

7.营养级的划分: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四级消费者

试题详情

6.食物网;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状联系,就称为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结构愈复杂,生态系统愈稳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试题详情

5.食物链: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形成了食物关系,这种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

试题详情

4.生态系统的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消费者(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

--分解者(腐生性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并利用其中的有机物和能量

注: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紧密联系,彼此作用,构成一个整体。其中生产者是消费者和分解者能量的源泉,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消费者的功能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要基本成分。

试题详情

3.生态系统的类型:水域:海洋、淡水、湿地;陆地:森林、草原、荒漠、农田、城市等。生态系统有大有小,一个池塘、一块农田、一条河流也是一个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试题详情

2.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