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能量流动是从 开始,其特点是
4、 和 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生态系统中的 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3、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而形成的 ,叫做食物链。许多食物链
,形成复杂的 联系,称为 。
2、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无机盐─→有机物+氧
生物 : --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
生态系统 :细菌和真菌(腐生)--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成无机物。
:阳光、水、空气、土壤、温度等--提供能量和物质。
5、微生物类群
|
形态结构特征、繁殖方式 |
代谢方式 |
举例 |
|
细菌 |
细胞结构,没有成形的
,有的细菌有特殊结构 ,三种基本形态: ,生殖方式 |
|
|
|
真 菌 |
酵母菌 |
细胞真菌,具有真正的
,繁殖方式:
|
|
|
霉菌 |
细胞真菌,由许多线状的 构成,用 繁殖。 |
|
|
|
大型 真菌 |
由许多 组成,地上部分组成 ,分为
、 和 三部分。用 繁殖。 |
|
|
|
病毒 |
细胞生物,需用
观察。由
组成。按宿主不同可分为 三大类。 |
|
|
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
1、以生物的 和 为依据,将生物进行分类,其分类等级依次是
,其中, 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2为了避免生物命名的混乱,瑞典科学家 于1753年创立了 法,规定每中生物只有一个学名,由第一个词 和第二个词 组成,均用 书写。
3植物类群
|
形态结构特征 |
主要作用 |
举例 |
|
藻类植物 |
细胞里都含有
,能光合作用, 没有 的分化 |
|
衣藻、石莼、水绵、海带、紫菜 |
|
苔藓植物 |
没有真正的 ,茎弱小,没有
, 叶片除能光合作用外,还能 |
|
地钱、葫芦藓、小墙藓 |
|
蕨类植物 |
具有
等器官,并有 组织, 用 繁殖 |
|
满江红、芒萁、贯众、卷柏 |
|
种子 植物 |
裸子植物 |
种子 , 果皮包被 |
|
银杉、银杏、苏铁 |
被子植物 |
种子
,有果实。 |
|
|
4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可分为两大类: 和
无脊椎动物类群 |
形态结构特征 |
举例(特殊性) |
原生动物 |
最原始,结构最简单,仅由
构成 |
|
腔肠动物 |
由两层细胞围成一个消化腔组成 |
|
扁形动物 |
身体背腹扁平,两侧
|
|
环节动物 |
身体分成许多
体节 |
|
软体动物 |
身体柔软,分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 |
|
节肢动物 |
体表有
,一般分为头、胸、腹,体节上有分节的附肢。 |
|
脊椎动物类群 |
|
|
鱼类 |
体表覆盖 ,身体呈 型,用 游泳,用 呼吸 |
|
两栖类 |
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水陆两栖,用 呼吸, 辅助呼吸。 离不开水 |
|
爬行类 |
体表覆盖 , 受精,卵生,体温 |
|
鸟类 |
身体被有 ,前肢变为 ,体温 |
|
哺乳类 |
体表被毛,
,体温恒定。 |
|
13、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除遗传和变异的因素外,还有 、隔离、迁徙等,此外人类使用工具和进行劳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创造了人类,也选择了人类本身。
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
12、早在1871年, 就提出“人类的诞生地可能在非洲”。科学家认为人类进化的历程可分为 等阶段。 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
7、生物进化史约始于 年前,古生代早期,地球上出现大量无脊椎动物和高等藻类,古生物学家称之为 ,中生代, 植物和 动物是主要的代表动植物,新生代则是 和 占优势。
8达尔文发表的巨著《 》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他认为,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有 的现象,通过 ,具有 变异的个体能够适应环境而生存下来,通过 不断积累,从而进化成新的物种。生物的 和 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9选择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环境的 作用决定了生物
10现代类人猿包括
11人类的祖先是 , 是人类祖先和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6、始祖鸟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古代的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