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某人因炎症造成下肢静脉内出现大量血栓(血凝块)。如果血栓脱落后在血液中移动最有可能停留在:
A脑 B上肢 C肾 D肺
22。毛细血管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特点是( )
A.血流速度慢 B.管壁只有8~10微米 C.数量大,分布广 D.以上三者都是
( )1: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其中体循环起止分别是:
A右心室,左心房 B右心室,右心房 C左心室,左心房 D左心室,右心房
( )2:取少量新鲜的家畜的血液,倒入培养皿,凝固以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正面颜色鲜红,背面颜色暗红 B.正面颜色暗红,背面颜色鲜红
C.两面都是鲜红色 D.两面都是暗红色
( )3:测定血压和中医切脉的部位分别是:
A肱动脉,桡动脉 B桡动脉,肱动脉 C臂动脉,桡动脉 D肱动脉,腕动脉
( )4:手背上的一条条“青筋”是: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三种血管都有
( )5:如果受血者为A型血,输血者的血型最好是:
A.A型 B.AB型 C.B型 D.O型
( )6:有一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烧伤面有大量体液涌出,需要输血,在输血时最好输:
A血浆 B全血 C浓缩的血小板悬液 D浓缩的红细胞悬液
( )7:在人体内二氧化碳含量最高的地方是:
A动脉血内 B静脉血内 C组织细胞内 D组织液内
( )8:血液通过肺循环,其变化是:
A由静脉血变动脉血 B由动脉血变静脉血
C营养物质减少了,废物增多了 D营养物质增多了,废物减少了
( )9:有一位成年男性刚从青藏高原归来,下列哪一项是可能他的血常规化验结果?
A. RBC4.9×1012/L WBC8.2×109/L HB132g/L P/LT216×109/L
B. RBC7.9×1012/L WBC7.2×109/L HB232g/L P/LT203×109/L
C. RBC4.9×1012/L WBC18.2×109/L HB112g/L P/LT276×109/L
D. RBC2.9×1012/L WBC8.2×109/L HB89g/L P/LT276×109/L
( )10:人体内红细胞形成氧合血红蛋白,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场所是:
A肺动脉 B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 C肺静脉 D肺泡外的毛细血管
( )11:在病人的上臂部抽血化验或输生理盐水,选用的血管依次是:
A动脉,静脉 B静脉,静脉 C动脉,动脉 D静脉,动脉
( )12:甲血管与心房相连,流动脉血,乙血管与心室相连,流静脉血,这两条血管分别是
A.肺静脉和肺动脉B.主动脉和上腔静脉C.下腔静脉和肺动脉D.肺动脉和主动脉
( )13:某人得了急性扁桃体炎,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从臀部吸收到达扁桃体的过程中,血液经过心脏和肺的次数依次是( )
A.2、1 B.1、2 C.1、1 D.0、0
( )14:张红脚背受创伤发炎,医生在他的左臀部注射消炎针,此药剂到达足部的历程是:
①左心房,左心室 ②右心房,右心室 ③肺 ④主动脉 ⑤肺动脉 ⑥肺静脉 ⑦下腔静脉 ⑧下肢动脉
A ⑦①⑥③⑤②④⑧ B ⑥①⑤③⑦②④⑧ C ⑦⑥③⑤①②④⑧ D ⑦②⑤③⑥①④⑧
( )15: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能力的大小取决于( )
A.氧的浓度 B.血红蛋白的含量 C.二氧化碳的浓度 D.红细胞的数目
( )16:如果A为舒张压,B为收缩压,通常的表示法为:
A:A/B; B B/A C A,B D A+B
( )17:对心脏进行灌流,如果将水从肺静脉灌入,水一定会从( )出来
A主动脉 B肺动脉 C肺静脉 D上下腔静脉
( )18:下图中正确表示下肢静脉内血流方向的是:
A B C D
( )19:用手捏心脏壁,左心室壁较厚,原因是( )
A.左心室承担的输送血液的路途远,需要较大的压力
B.左心室承担运送的血量大,需要较大的收缩力
C.左心室承担运送含氧和养料较多的动脉血,需要较大的压力
D.自然形成,没有特殊意义
( )20:与对应的静脉相比,动脉的主要特征是( )
①管壁较厚 ②管壁较薄 ③弹性大 ④弹性小 ⑤管腔大 ⑥管腔小
⑦管内血流速度快 ⑧管内血流速度慢 ⑨不具瓣膜 ⑩常具瓣膜
A.①③⑤⑦⑨ B.②④⑥⑧⑩ C.①③⑥⑦⑨ D.②④⑤⑧⑩
21.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曾作过这样一个实验:用丝带扎紧人的上臂时,发现丝带上方(靠近肢端的一方称下,近心端称上)的血管变化情况是血管①膨胀起来,血管②变扁。 在丝带下方发现血管③膨胀起来,血管④变扁。试判断血管①②③④依次是
A.动脉、动脉、静脉、静脉 B.动脉、静脉、动脉、静脉
C.静脉、动脉、静脉、动脉 D.动脉、静脉、静脉、动脉
11.脉搏:就是指动脉的搏动。由心脏射血时动脉的弹性扩张和恢复原状交替出现,形成脉搏。脉搏次数与心率一致,可在手腕 桡动脉 处测得(即中医切脉处)。
10。血压: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由心脏的泵血作用产生。通常所说血压是指 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
测量部位:上臂 肱动脉 。
健康成年人收缩压:12-18.7;舒张压:8-12千帕。
经常高于18.7/12千帕为高血压,经常低于12/6.7为低血压。
9.血液循环途径:
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 全身各级动脉 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在身体各部毛细血管网处,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营养物质和氧供细胞利用,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肺循环: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 左心房
在肺部毛细血管网处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氧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
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
8.心脏工作过程:
|
|
7.心动周期:心脏跳动一次经历的时间。如心率为75次/分,则心动周期为0.8秒。
6.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成年人的正常变动范围一般为60-100次/分。
平均 75 次/分。
3.输血与血型:
ABO血型的由来:19世纪,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施泰纳发现
|
红细胞凝集原 |
血清凝集素 |
A型 |
A |
抗B |
B型 |
B |
抗A |
AB型 |
A、B |
无 |
O型 |
无 |
抗A、抗B |
输血原则: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紧急情况下可输入少量异型血,这时主要考虑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之间是否会发生凝集反应。见下面输血关系表:
献血者 受血者 |
A型 |
B型 |
AB型 |
O型 |
A型 |
√ |
× |
× |
√ |
B型 |
× |
√ |
× |
√ |
AB型 |
√ |
√ |
√ |
√ |
O型 |
× |
× |
× |
√ |
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一个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
结构: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多分布较深。
|
结构: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多分布较浅,有的与动脉伴行较深。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
|
特点:数量多、分布广、壁非常薄、血流速度最慢、管腔很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这种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用浸湿的棉花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其目的是 保持鱼体湿润 。把这条小鱼放在 培养皿 中,然后放在 载物台 上,用 低倍镜 观察尾鳍血管中血液的流动。
位置:胸腔中略偏左。特点:主要由心肌构成、左心室壁最厚,与功能相适应。
|
|
|
|
|
右心室:连通 肺动脉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