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4608  244616  244622  244626  244632  244634  244638  244644  244646  244652  244658  244662  244664  244668  244674  244676  244682  244686  244688  244692  244694  244698  244700  244702  244703  244704  244706  244707  244708  244710  244712  244716  244718  244722  244724  244728  244734  244736  244742  244746  244748  244752  244758  244764  244766  244772  244776  244778  244784  244788  244794  244802  447090 

6.通过不等式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在代数、三角函数、数列、复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各部分知识中的应用,深化数学知识间的融汇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用不等式的基本知识、方法、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及创新意识.

试题详情

5.能较灵活的应用不等式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解决有关不等式的问题.

试题详情

4.通过证明不等式的过程,培养自觉运用数形结合、函数等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证明不等式的能力;

试题详情

3.通过复习不等式的性质及常用的证明方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数学归纳法等),使学生较灵活的运用常规方法(即通性通法)证明不等式的有关问题;

试题详情

2.掌握解不等式的基本思路,即将分式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等不等式,化归为整式不等式(组),会用分类、换元、数形结合的方法解不等式;

试题详情

1.在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基础上,掌握其它的一些简单不等式的解法.通过不等式解法的复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试题详情

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含绝对值不等式 二、考试要求 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 2 掌握两个(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简单的应用。 3.掌握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4.掌握简单不等式的解法。 5.理解不等式|a|-|b|≤|a+b|≤|a|+|b|。

试题详情

(四).巩固训练,针对本课复习的重点实虚词,以练习的形式进行巩固。

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征:特地征召   B.安帝闻衡善术学  雅:素常

C.衡乃班固《两都》《二京赋》拟:模仿 D.所之官辄积年不徙 居:居住

答案:D 剖析:D项中“居”指担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以讽谏     驮黄檗人往

B.虽才高于世,无骄尚之情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C.精思傅会,十年成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精铜铸成          不赂者赂者丧

试题详情

(二)一词多义

①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大王见臣列观(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

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启窗而观(看)

入京师,观太学(于是)

②蒙故业,遗策(沿袭)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

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通过、经由)

⑥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以讽谏(凭借)

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

①精思傅会三年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

⑤尔其勿忘父之志。(你的)

⑥今其智反不能及。(竟然)

⑦当立者公子扶苏。(是)

⑧寻其方面,知震之所在。

(于是,就)

①   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②   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

(统率,指挥)

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属zhǔ

①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于魏(连接)

②   衡少属文(连缀)

③   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④举酒客(劝人喝酒)

shǔ

⑤名教坊第一部(属于)

⑥在骨髓,司命之所,无奈何也(掌管)

⑦吾今为之虏矣(辈)

⑧有良田美池桑竹之(类)

善:

①   择其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好的)

②   积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善行)

③安帝雅闻衡术学。(擅长)

④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留侯张良。(交好)

⑤不如因遇之。(好好地)

刀而藏之。(通“缮”,擦拭)

(二)学生点评、互相补充、完善梳理内容,然后师生共同评价、补充。

(三).你认为本文中还有哪些重要词语?请梳理归纳出来,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我梳理。

试题详情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判断句)

2、蔺相如者,赵人也。(判断句)

3、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求可使报秦之人)

4、君幸于赵王。(状语后置。=君于赵王幸)

5、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省略句)

6、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省略句)

7、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判断句)

8、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动句)

9、得罪于大王(状语后置。=于大王得罪)

10、不如因(之)而厚遇之。(省略句)

11、使不辱于诸侯。(状语后置。=使不于诸侯辱)

12、请奉盆缶(于)秦王。(状语后置。=请于秦王奉盆缶)

13、遂与秦王会(于)渑池。(省略句)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译文: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为父亲职任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二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官,渐渐升到栘中厩监。当时汉朝接连讨伐匈奴,多次互相派遣使者窥探观察(对方情况)。匈奴先后扣留了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共十余人,汉朝也扣留匈奴使者作为抵押。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为王,害怕汉朝袭击,就说:汉天子是我的长辈啊。把路充国等人都放回汉朝。汉武帝很高兴,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旄出使匈奴,送被扣押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并送给单于丰厚的礼物,回报他的好意。苏武和副使中郎将张胜及临时充任使臣属吏的常惠等,招募士卒和侦察敌情的一百多人出发了。到了匈奴后,置办了一些财物给单于,单于渐渐倨傲了,并不是像汉朝所期望的(那样)。

 汉朝正要打算送苏武等人的时候,适逢匈奴国内缑王与原长水校尉虞常等人密谋反叛。缑王是昆邪王的姐夫,与昆邪王一起投降汉朝,后来又随浞野侯陷没在匈奴;以及卫律所带领的那些被迫投降匈奴的人,暗地里一起密谋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附汉朝。正赶上苏武等来到匈奴,虞常在汉朝的时候,平时与副使张胜交好,私下里对张胜说:“听说汉朝皇帝非常痛恨卫律,我可以为汉朝私下里用弩弓射死他,我母亲和弟弟都在汉朝,希望能得到朝廷的赏赐。”张胜答应了,送了一些财物给虞常。

 一个多月后,单于出去打猎,只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多人准备动手,他们当中一个人夜里跑了出来,告发了这件事。单于子弟派士兵与他们战斗。缑王等人都死了,虞常被活捉。单于让卫律处理这件事,张胜听说后,担心以前与虞常的话泄露,把情况告诉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想自杀,张胜、常惠拦住了他。虞常果然招出了张胜,单于大怒,召集贵族们商议,想要把汉朝的使者都杀了。左伊秩訾说:“假使谋杀单于,又该用什么更重的处罚呢?应该让他们都投降。”单于派卫律召苏武去受审讯。苏武对常惠等人说:“于节操有亏,又辜负了使命,即使活着,又有什么面目回到汉朝?”苏武拔出刀来自杀,卫律大惊,急忙抱住苏武,派人骑马去找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了个坑,放进无焰的火,把苏武背朝上放在火坑上,踩他的背使其出血。苏武已经气绝了,半天才又能呼吸。常惠等哭了,将苏武抬回营帐。单于很钦佩苏武的气节,早晚都派人问候苏武,而将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苏武身体日渐好转,单于又派人通知苏武,会同判定虞常的罪,想趁这个时候让苏武投降。用剑斩杀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应当处死。单于招募投降的人免罪。”举起剑想要杀他,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苏武说:“我本没有参与密谋,又不是他们的亲属,为何要受牵连?”卫律举剑作势要杀苏武,苏武神色不改。卫律说:“苏先生,我先前背叛汉朝投奔匈奴,幸而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称王,有几万手下,满山的牛羊,富贵到这种地步!苏先生今天投降了,明天也会这样。白白把身体给野草做肥料,谁又能知道呢?”苏武不理他。卫律又说:“你通过我的关系投降,我就和你结为兄弟,要是不听我的话,以后再想见我就难了。”苏武大骂说:“你本是汉朝大臣,不顾恩德,背叛主上,离弃双亲,在异族那里作奴隶,我要见你做什么?单于信任你,让你来判定人的生死,你不公平处理,反而想借此使汉天子和单于相斗,自己幸灾乐祸,你明明知道我不会投降,想要两国互相攻打,匈奴的灾难,从我苏武开始了。”

 卫律知道终究无法迫使苏武投降,就报告了单于。单于更想让他投降了,就把苏武关在一个大地窖中,不给他吃的,喝的。天降大雪,苏武躺着吃雪,把雪和毡毛一起吞下肚去,过了几天都没有死。匈奴人视之为神,就把他放到北海边无人区,让他放公羊,公羊产奶了,才放他回来。分开他的随从官吏常惠等人,分别投放到别的地方。苏武到北海后,不给他粮食。他只好掘野鼠,收草籽来吃,拄着汉朝的旌节牧羊,每天起来就拿着,节上的牦牛尾的毛全部脱落。过了五六年,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在北海打猎。苏武能结网纺缴,矫正弓弩,於靬王很喜欢他,供给他衣食。三年多,於靬王病重,赐给苏武牛马,生活用品,帐篷等。於靬王死后,其手下都迁移到别处去了。这年冬天,丁灵人偷走了他的牛羊,苏武又陷于困境。

 当初,苏武与李陵都是皇帝的侍从。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了,不敢访寻苏武。时间过了很久,单于派李陵到北海。李陵为苏武置办酒席,安排歌舞。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和你一向关系很好,所以派我来劝你,(单于)准备以礼相待。你这样长期不能回国,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白白受苦,有谁知道您对汉朝的信义呢?前些时候您大哥做奉车都尉,跟随皇帝到雍城的棫阳宫去,扶着皇帝的车子下殿阶,碰到柱子上把车辕折断了,被指控为“大不敬”,伏剑自杀了,皇上赐给二百万钱给他安葬。您弟弟孺卿跟随皇帝去河东后土祭祀,一个宦官和黄门驸马争船,把驸马推入河中淹死后逃跑了。皇帝派孺卿去抓捕,没有抓到,他因害怕而喝毒药自杀了。我临来时,你母亲已去世,我送葬到阳陵。你妻子还很年轻,听说已改嫁了。只剩下两个妹妹和你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现在又过去了十多年,也不知他们是否还活在世上。人生如朝露般短暂,你又何必久久地这样折磨自己!我刚投降时,精神恍惚,好像发狂一样,痛心自己对不起汉朝,加上听说老母被拘押在保宫。你不想投降的心情难道还超得过我?再说皇帝现在年事已高,法令无常,大臣们无罪而全家被杀的就有几十家,即便回国也是吉凶难测,你又为谁守节呢?听我的话吧。不要再说什么了。”苏武说:“我们父子几人本没有什么功劳才能,全靠皇帝的栽培,为将封侯,兄弟三人都成为皇帝的侍从,常常希望为朝廷献身。现在能有机会牺牲生命报效朝廷,即使被杀,也是心甘情愿,臣子侍奉君主,就像儿子侍奉父亲一样,儿为父死,不会有怨,请你不要再说了。”

 李陵与苏武连饮数日,又说:“请你听一听我的话!”苏武说:“我早已是该死的人了!大王一定要逼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聚,我就死在大王面前!”李陵见他是真的不会投降,感叹道:“唉,你真是一位义士!我李陵和卫律的罪行无以复加。”泪水沾湿了衣襟,与苏武告别而去。

 汉昭帝即位后几年,匈奴与汉朝和亲。汉朝要求放回苏武等人,匈奴却谎称苏武已死了。后来汉使又到匈奴,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见汉使,得以夜里见汉使,自己详细地陈述这几年的情况。教使者对单于说:汉天子在上林苑射猎时,射下一只雁,脚趾上系着一封信,说苏武等人在某大泽中。使者大喜,按常惠教的话去责备单于。单于环顾左右,大惊,对汉使者说:“苏武等人确实还活着。”

 单于召集苏武的随行人员,除了已降和已死的外,跟随苏武回国的还有九人。苏武在始元六年春回到首都长安。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共十九年,壮年出使,等回国时,头发和胡须都已变白了。

知识点总结:

1.字注音

 ①稍迁至栘中厩( jiù )监;

 ②数(shuò )通使相窥(kuī)观;

 ③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④既至匈奴,置币遗( wèi )单于;

 ⑤后随浞野侯没( mò)胡中;

 ⑥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 yānzhī )归汉;

 ⑦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 (附:此课本注音“yún”错误)

 ⑧拥众数万,马畜( chù )弥山;

 ⑨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 );

 2.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⑤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⑥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⑧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⑩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3.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2.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8.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1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11.此必及我 古义:牵连 今义:常作连词“和”用

 12.会论虞常 古义:判罪 今义:常作议论

 13.以货物与常 古义:财物 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14.卧起操持 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 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4.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 :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用车子。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7)绝不饮食 饮食:名词做动词,给他吃的、喝的。

 5.一词多义

 ①使

 (1)数通使相窥观 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 第一个“使”:出使。

  (3)单于使使晓武 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

 ②语

 (1)以状语武 语:告诉。

 (2)如惠语以让匈奴 语:说的话。

 ③引

 (1)虞常果引张胜 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 引:拔。

 ④食

 (1)绝不饮食 食:给他吃的。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食:吃。

 (3)廪食不至 食:粮食。

 (4)给其衣食 食:食物。

 ⑤发

 (1)方欲发使送武等 发:打发。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发:发动。

 (3)恐前语发 发:被揭发。

 5.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4)缑王等皆死,虞常得生

张衡传 知识点

1.通假字

(1)员径八尺  (“员”通“圆”)

(2)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

﹙3﹚傍行八道 (“傍”通“旁”)

(4)形似酒尊 (“尊”通“樽”)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常从容淡静 

古: 言行举止适度得体   

今: 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行  

古:   不去赴任    

今: 不可以。      

(3)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  特地征召       

今: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

(4)覆盖周密无际

古: 四周严密       

今:周到细致

(5)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古:   方向          

今: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

(6)衡下车,治威严

古:  官吏初到任      

今:从车上下来

3.词类活用        

(1)妙尽璇玑之。(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道理)

(2)大将军邓骘其才  (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与众不同)

(3)又豪右     (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多有)

4.翻译下列句子并总结句式特点: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状语后置)

(2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

(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省略句)

(4)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