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抵御该地区干旱气象灾害,下列采取的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有:
①深挖田间机井加大丰富地下水的开采 、②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增加地表径流量、
③发展立体农业,建立高水效农林复合型农业体系④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作物,发展节水农业⑤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价,增强节水意识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回答6~7题。
5.研究表明,该地区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但春季干旱程度比冬季更高,其原因不可能是:
A.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B.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C.春季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 D.人口、城市密集,人均用水资源匮乏
4.“春雨贵于油”最可能反应我国下列省区中的:( )
A.黑、吉、辽 B. 新、甘、青
C.鲁、豫、皖 D.渝、川、贵
2.下列关于我国昆仑山和昆仑站环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是气压低,空气密度小,含氧量低,人类活动影响小的地区
B.两地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C.都是主要由于海拔高,获得太阳辐射少,气候酷寒
D.都是冰川广布, 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图2是“中国某地气象灾害多发原因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1.为了利用保护南极环境,各国科考站正在积极研究如何利用当地优势能源,未来南极可大力发展的能源是:
A.风能 B.太阳能 C.水能 D.煤炭能
31.(20分)番茄(2n=24)的正常植株(A)对矮生植株(a)为显性,红果(B)对黄果(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现有基因型AaBB与aaBb的番茄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植株自交产生的矮生黄果植株比例最高,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
⑵在♀AA×♂aa杂交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的数目为__________,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可能是__________。
⑶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X和Y都是由控制株高的A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X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个碱基由C变U,Y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一个U。与正常植株相比,__________突变体的株高变化可能性更大,试从蛋白质水平分析原因__________。
⑷转基因技术可以使植物体内某基因过量表达,也可以抑制某基因表达,假设A基因通过控制赤霉素合成来控制番茄的株高,请完成如下实验设计,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①实验设计:(借助转基因技术,但不必写出转基因的具体步骤)
A分别测定正常与矮生植株的赤霉素含量和株高。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支持上述假设的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八市2009年高三年级三月调考
0.83
⑵若将装置中的1%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溶液,则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植物叶绿体中C3(三碳化合物)与C5(五碳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分别是:C3含量_______,C5含量_______。
⑶显微镜下观察图中植物叶的横切片,发现其维管束鞘细胞内不含叶绿体,若用同位素14C标记装置中的NaHCO3溶液,则在开始光合作用的最初阶段植物体内绝大多数14C出现在有机物____________中。
Ⅱ、(10分)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分子生物,与人类关系特别密切。近年来世界上发现了能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我国参与了抗击禽流感的国际性合作,并已经研制出禽流感的疫苗。要与禽流感做斗争,必须了解它、研究它,需要大量的供实验用的病毒结晶。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免疫学上,侵入到鸟体内的禽流感病毒属于__________,往往先通过__________的作用阻止病毒的扩散,再通过__________的作用最终予以彻底消灭。
⑵在禽流感中分离出禽流感病毒样本后,实验室培养禽流感病毒,需要在一般培养基上加入活鸡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要研制禽流感疫苗,必须知道其大分子组成,请设计实验探究禽流感病毒的物质组成:
①实验原理:RNA液在浓盐酸中与苔黑酚试剂共热显绿色。还需补充的两个实验原理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去掉病毒中大分子成分的简便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