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5206  245214  245220  245224  245230  245232  245236  245242  245244  245250  245256  245260  245262  245266  245272  245274  245280  245284  245286  245290  245292  245296  245298  245300  245301  245302  245304  245305  245306  245308  245310  245314  245316  245320  245322  245326  245332  245334  245340  245344  245346  245350  245356  245362  245364  245370  245374  245376  245382  245386  245392  245400  447090 

2、影响城市内部分布的区位因素:

(1)主导因素--经济因素(城市地租)

地租从市中心向外波状下降,高峰为市中心,次高峰为放射线与环线交叉点。不同功能在城市不同地域的付租能力不同,即经济地租不同,地租高峰处布局商业区,最高峰为中心商务区,次高峰为一般商业区。地租最低区为工业区。

功能区
最佳区位
区位选择的原因
商业用地
市中心
要求最大程度的接近消费群体,靠近市中心,交通便捷,商业付租能力强。
住宅用地
接近市中心
占地多,要求方便上下班,又要方便购物
工业用地
远离市中心
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占成本的比例很高。

(2)社会因素--影响住宅区分布

①收入,影响住宅区,形成高级和低级住宅区。

②种族和民族,形成特殊住宅区。

(3)行政因素--各种开发区。

(4)历史因素。

(5)交通发展:随着现代交通发展,驾车购物增多,市中心商业区,由于交通拥挤,缺乏停车场,传统的中心商业区出现衰落,大型商业区和超级市场多配置在城市边缘交通条件优越的地区。

试题详情

1、城市内部分区布局:

从市中心向外,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城市中心为中心商务区,次级商业区分布在从市中心向外辐射的交通线和城市环线交叉点处。工业区沿着交通线分布,并且趋向城市外围布局。

试题详情

2、城市内的商业中心--商业街和商业小区。

(1)商业街区位:市中心和交通便利地区。利于商品集散和利于消费者顺利到达。

(2)商业小区区位:分布在居民区内。

例题:下图是三个同等规模商业中心对周围顾客达成交易的概率的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分析回答(1)-(2)题。

(1)图中四点达成交易的机率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甲丙丁乙   D.乙甲丁丙

答案:B点拨:直接从图上读取数字,将数字从大到小排列即可。

(2)若要在图上新布置一个同等规模的商业中心,则最佳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点拨:由于丙地与原有的三个商业中心交易率最低,说明该处商业不方便,需要有比较近的商业中心。

试题详情

1、商业城市区位因素

(1)交通便利,位于区域中心,腹地广阔,辐射范围大。

(2)本身经济发达,商品生产能力强大,商品货源充足。

例如:上海市是全国商业中心,主要原因是:长江和海运发达,铁路交通便利,腹地范围广阔,同时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

试题详情

3.环渤海城市群:包括大北京城市群的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石家庄等。辽中南城市群的沈阳、抚顺、鞍山、大连等。鲁东、鲁北城市群的济南、青岛等。

①优势条件: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有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是中国科技力量最强大的地区,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是中国对外开放口岸最集中的地区。是最大的粮食、煤炭、原油等进出口物资中转基地。

②发展目标:要积极发展企业联合,不失时机地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开放的市场体系等主要环节上取得突破,求得经济发展的更高速度和更高效益。要充分利用本地区高科技人员集中的优势,进一步发展跨区域、跨国际的科工贸、科工农等多种形式的联合体,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要充分发挥本地区港口群的优势,扩大国内外经济联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尽快实现与国际市场对接。在跨世纪的经济发展中,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要依托这个地区中心城市功能的提高和完善,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联合发展,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

试题详情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上海市、南京、杭州等15个城市。

①优势条件:经济基础深厚,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发达,长江流域腹地深广。上海市定位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

②发展目标:长三角将成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约5000万人)和规模最大的“大都市圈”。 走经济一体化的道路,即市场一体化、交通一体化、信息一体化、制度一体化、资源一体化、产业一体化、环境一体化、形态一体化。

试题详情

1.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广州、深圳等众多大中小城市。

①优势条件:毗邻港澳,改革开放起步早,经济发展速度快,目前已形成一个比较集中而且发达的大、中、小城市群,市场化程度高,人才、产业链、外经贸环境都具优势,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前沿阵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②发展目标: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最终形成以广州、深圳两特大城市为龙头,以一大批大中城市为骨干,以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

试题详情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文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和河流,人文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开发和交通运输发展。

(1)地形与城市区位

温带和寒带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例如:我国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美国三大城市带位于平原上。

热带城市分布在高原:原因: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例如: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亚马孙平原上。

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如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

(2)气候与城市区位

城市分布在气温和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我国特大城市中只有包头、兰州、乌鲁木齐位于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区:大约60°N以南的欧洲地区、日本、朝鲜半岛和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

(3)河流与城市区位

原因: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古代更明显,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河流城市区位包括:①河运的起点或终点,如江西赣州;②河流干支流汇合处,如宜宾、武汉、重庆分别位于岷江、嘉陵江、汉水与长江干流汇合处;③河口处,如上海、天津、广州等。

(4)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

自然资源开发导致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形成城市。例如:煤矿发展起来的城市:山西大同市、唐山开滦,英国的伯明翰等。石油城市:英国的阿伯丁、中国的大庆、玉门。铁矿发展起来的城市:鞍山、包头、攀枝花。

(5)交通与城市区位

不同交通运输时代,城市产生的区位因素不同,古代城市:南方多位于河流汇合处,北方多位于大道汇合处,如邯郸;现代城市:铁路公路沿线形成城市。铁路枢纽兴起城市如石家庄、郑州、蚌埠、宝鸡,株洲有京广、浙赣、湘黔通过,是个火车拉来的城市。

交通的发展还导致了城市地域形态变化,城市在原有比较集中分布的基础上,沿着交通线向不同方向辐散,形成放射状城市形态。水运交通兴起了早期城市,但城市规模较小,城市形态团聚,沿着河流发展,铁路运输使城市沿着铁路轴线延伸发展,公路运输发展,使城市形成环行放射状道路网,城市形态也形成了放射状。

分析评价城市区位因素的方法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交通、政治等几个方面,讨论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考虑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在这一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和限制了它的发展,只要这样才能找出某一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一般来说,自然环境是城市形成的背景,自然因素的影响具有普遍性,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具有决定性。如矿业城市的产生,从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往往不适宜城市的发展。此外,城市区位是一个综合因素,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因素,例如旅游、科技也成为现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运用综合思维,从自然和人文因素及其发展变化进行分析评价。

以武汉为例,分析评价其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从地形、气候、河流等分析。 ①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有利于对外联系。 ②武汉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适中,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③武汉市地处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河流径流丰富,为城市工农业生产与生活提供充足水源,并有大量人流与物流在这里集聚、中转。

(2)人文因素:从资源、交通、政治、科技等因素分析。 ①靠近大冶铁矿,发展钢铁工业。

②交通发达,不仅有发达的内河航运,同时京广线与汉丹线穿过,带动了武汉市的发展。

③近年来武汉发展高科技,拟建成我国的“光谷”之一,旅游业也日益发达,三峡工程的建设更为武汉发展注入活力。

④武汉是湖北省的政治中心,也是区域性的经济、文化中心。

试题详情

18.根据题中提供的上联,对出下联。

(1)鹊送喜报;      

(2)人长久,月长圆,春长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