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5415  245423  245429  245433  245439  245441  245445  245451  245453  245459  245465  245469  245471  245475  245481  245483  245489  245493  245495  245499  245501  245505  245507  245509  245510  245511  245513  245514  245515  245517  245519  245523  245525  245529  245531  245535  245541  245543  245549  245553  245555  245559  245565  245571  245573  245579  245583  245585  245591  245595  245601  245609  447090 

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社会经济是历代中央政府巩固统治,巩固统一的措施。回答5-7题。

5.战国时代除了齐国实行五都之制,没有设郡以外,各大国都先后推行郡县制。秦统一六国后,把郡县制推广

到全国。这种做法的积极意义是                               (   )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防止地方官吏搜刮百姓                   D.完善了中央和地方机构的设置

答案  A

6.“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再通将一省丁银均一省徭役,每粮一石编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最

后将役银与赋银合并征收。”这种制度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   )

  A.松弛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

B.抑制了土地兼并

C.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答案  B

7.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国民政府“革除苛捐杂税,减免出口税,要求新矿法之实施,禁止纸币之滥发”。这一年应该是                                         (    )

  A.1925年        B.1931年        C.1935年        D.1949年

  答案  C

试题详情

经济结构一是指每个社会的各种所有制的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二是指某地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系统以及社会经济各环节的构成及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比例关系。回答1-4题。

1.在我国古代社会中,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但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也发展起来。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战国时期由于商业的发展,许多城市由商业中心而逐渐成为政治中心

B.隋唐时期,城市的商业活动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C.两宋时期,城市商业得到政府的鼓励,但是民族政权之间的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

D.明清时期我国的对外贸易十分发达,郑和下西洋就是有力的证明

答案  B

2.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新的经济成分不断增加。中国近代经济结构最为复杂的时期为(   )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D.20世纪初期

  答案  C

3.由新技术革命带动的经济结构调整,对经济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下列各国经济结构变化

  或调整战略有关重工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以重工业为开端的工业革命

B.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美国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

C.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重工业迅速发展,其中军事工业占有重要地位

D.苏联建立后,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各部门得到协调发展

答案  C

4.对下列表格反眏的历史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                       (   )

          1970-1979年美国国民经济生产部门人口比例变化

部门
从事农业
从事制造业
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
1970年
5%
30%
15%
1979年
3%
13%
72%

A.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B.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C.直接物质生产部门的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下降

D.第三产业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第三产业,而且还包括多数与信息工业相关的部门

答案  B

试题详情

13.(07北京西城区抽样测试)长城曾经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长城在近代以来又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和精神的象征。

  (1)根据以下两图,概括指出我国北方民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春秋大国争霸图                 战国兼并形势图

(2)康熙帝认为:“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康熙帝又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即外蒙古),使之防备朔方(指黄河河套及河曲地区),较长城更为坚固。”

   概述清朝统治者对待修筑长城的态度及原因。

  (3)如今,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简述新中国成立以后,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4)2006年12月1日,《长城保护条例》开始实施,结合长城演变的历史,简要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答案  (1)变化:由少数民族杂居中原到匈奴雄踞长城以北;民族融合加强。

  (2)态度:否定长城的军事作用。原因:长城未能阻挡清军攻入中原地区;注重发展与各民族的和睦关系。

  (3)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

  (4)认识:依法保护长城;维护中华民族团结。

试题详情

(07杭州质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最新一版《行动指南》中,把大运河的特点归结为:它代表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这些滋养长期以来通过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不断得到体现。据此回答8-12题。

图一  隋唐运河图              图二 元朝运河图

8.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之一,隋朝开凿大运河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  )

  ①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②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③巩固统一   ④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9.大运河的开通促成了沿岸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唐朝后期因运河而兴的全国工商业中心城市是      (  )

  A.扬州           B.杭州         C.泉州         D.明州

  答案  A

10.与图一所示的隋唐大运河相比,图二所示的元代大运河裁弯取直,大大缩短了航程,大运河的变化反映出的时代特征是                                        (  )

   A.元代的经济不如隋唐发达,所以要缩短运河,减少成本

B.说明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政治重心东移

C.元代大运河的影响力已经明显不如隋唐

D.说明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程度比较高

答案  B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行动指南》的表述是对运河文化特征的抽象概括。下列关于京杭大运河历史与现实的评价,正确的有                                        (  )

  ①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②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  ③是中华民族南北文化交流的桥梁,千百年来,形成了绚丽多彩的运河文化  ④时至今日,运河两岸仍然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重心区域之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D

12.当前,杭州正在积极参加运河“申遗”活动,下列关于杭州“申遗”的历史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它是京杭大运河的起(讫)点

B.它是运河最南端“邗沟”上的一座重要城市

C.运河杭州段沿线有古镇、古桥等历史文化资源

D.有底蕴深厚的运河文明

答案  B

试题详情

  (07哈尔滨质检)城市是社会的中心,商业繁荣总是与城市发展联系在一起。据此回答5-7题。

5.“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这句诗突出反映了当时扬州的繁荣,这种繁荣直接受益于   (  )

  A.东南沿海的经济发展                  B.位于长江与大运河交汇之处的地理位置

C.隋炀帝曾多次巡游                   D.扬州经济富有特色,旅游资源比较丰富

答案  B

6.《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反映出唐朝时期                                          (  )

  A.鼓、钲成为主要的经商工具               B.商业交往的形式多样

C.经商的人很多                     D.商业交往有时间限制,说明坊市界限仍未打破

答案  D

7.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是因为             (  )

  ①工场手工业发展充分  ②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程度较高  ③自然地理条件优越  ④都已成为通商口岸,便于商业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

答案  B

试题详情

(07北京东城区检测)科技发展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回答1-4题。

1.我国古代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医学成就,下列哪一民族的名医编著了《四部医典》      (  )

  A.回族           B.满族           C.藏族         D.蒙古族

  答案  C

2.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科技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

  A.《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体系

B.《大衍历》的制订表明了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C.《梦溪笔谈》被称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D.《天工开物》最早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答案  D

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②孕育了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  ③造成了西方近代工业的兴起  ④促进世界愈益联结为一个整体

A.①②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4.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成就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  )

  A.牛顿的三大定律    B.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      C.量子论和相对论   D.道尔顿的科学原子论

答案  B

试题详情

11.(07北京西城区抽样测试)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重要的中外交通路线,广东、福建自古就是这条路线上的两颗耀眼明珠。

  (1)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开始于什么时期?西汉、唐朝向西分别已经远达何地?

  (2)宋元时期,刺桐港(即今福建泉州)的海上贸易活动空前繁盛,与亚洲90多个国

家和地区有通商关系,被马可·波罗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名扬海外,概括宋元时期

泉州海上贸易空前繁盛的社会、技术原因。

  (3)清朝前期,海上对外交流形势出现产逆转,清初在广州设置十三行,统一

管理对外贸易。指出清初设置十三行的直接原因及其作用和影响。

  (4)20世纪50年代,广州举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大型的国际贸易盛会--中国

出口商品展览会(即广交会),此后广交会每年两定期举行。2006年10月,第100

广交会在广州举行。十一三中全会后,我国迎来了对外开放的春天,指出率先成为对

外开放前沿阵地的省份,并指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

  答案  (1)时期:西汉。地点:汉朝,印度半岛南端;唐朝,波斯湾。

  (2)原因:南方经济发展;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航海技术先进(宋代罗盘针用于航海,造船业发达)。

(3)直接原因: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非法活动十分猖獗。作用和影响:严格限制海外贸易,抵制西方经济影响;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极小,难以促进工商业的发展;长期同外界极少交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4)省份:广东、福建。目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题组二

试题详情

10.(07北京西城区抽样测试)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强调伦理道德的社会作用,两千五百多年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其有着不同的阐发和运用。

  (1)指出孔子思想的核心及该核心思想的基本主张。孟子对孔子的核心思想有何发展?

  (2)西汉时期,董仲舒发展了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指出董仲舒儒学的核心思想及其社会作用。

  (3)宋代的哲学思想主要是理学,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请指出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的伦理道德观及其社会功用。

  (4)近代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说明“打倒孔家店”口号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

  (5)儒家学说中的许多道德准则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心理,

如:诚信、气节、正义、宽恕、和为贵、克己修身、舍生取义等。

2007年是孔子诞辰2558年,海峡两岸同时举办了纪念活动。概述这

一活动的现实意义,以及当前我们对儒家学说应当采取的态度。

  答案  (1)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基本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发展:“仁政”。

  (2)核心思想:“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社会功用:维护政治统一。

  (3)道德观:“存天理,灭人欲”。社会功用: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4)背景: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尊孔复古。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5)意义:利于孔子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力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试题详情

(07杭州教学检测)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和谐发展,这一思想在我国历时千年,经久不息,影响深远。据此回答5-9题。

5.下列历史人物提出的思想主张中,不能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的是                 (  )

  A.孔子提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B.孟子提出“民为贵,君为轻”

C.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           D.康熙帝说“与民休息,道在不扰”

答案  C

6.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其基本内涵是                            (  )

  A.掌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

B.人不能违背天意,“天”与“人”息息相关

C.人与自然相互制约,平分秋色

D.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无法调和的

答案  A

7.右图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思想家,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反对“人治”,体现了“以

人为本”的思想,对近代民主思潮的兴起有一定的影响。这位思想家是                (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答案  B

8.近代以来,我国第一部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是                   (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  D

9.党的十六三中全会和十人大二次会议向全社会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对上述要求的理解,最为全面的是          (  )

  A.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B.经济发展程度决定社会的和谐程度

C.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D.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性思想

答案  A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