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关于海洋油、气资源的分布与开采,说法正确的是 ( )
A.目前发现的海上油田主要分布在大陆坡和海盆上
B.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通常利用电磁波的方法寻找海底油气资源
C.海底油、气勘探开采投资大、难度大、风险大,目前还没有国家正式开采利用
D.海上钻井平台是实施海底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工作基地,也是海底油气资源开发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12.关于海洋渔业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海洋渔业资源分布,以亚热带海区最为广阔 B.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大渔场
C.目前世界海洋渔业产量最大的是美国和日本 D.海水温度越高,越易形成大渔场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8月29日清晨6时10分,飓风“卡特里娜”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登陆,淹没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的数个居民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据此回答9-11题。
9.该飓风登陆美国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10.该飓风登陆后,造成美国众多生命和几十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其直接原因是 ( )
①强风 ②风暴潮 ③特大暴雨 ④严重干旱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1.飓风“卡特里娜”经过新奥尔良前后,新奥尔良的风向变化最可能是 ( )
A.由西北风转为西南风 B.由西南风转为东南风
C.由西北风转为东北风 D.由东南风转为西北风
气象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气象资源的开发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世界上许多国家十分注重把气象资源与经济和军事活动的决策结合起来。据此回答6-8题。
6.1944年8月1日,日本在其东部海滨的一个秘密军事基地,利用1万米高空的稳定气流向美国放飞了气球炸弹。气球炸弹越过的大洋应该是 (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7.上题中1万米高空的气流的流向应是 ( )
A.东风 B.南风 C.西风 D.北风
8.从我国天津开往加拿大温哥华的船只,传统的航线是走低纬度的地区,而不选择北太平洋暖流附近航行的主要原因是 ( )
A.走北太平洋暖流附近航线长 B.走北太平洋暖流附近雾多、浪大,航行不安全
C.走北太平洋暖流附近逆着洋流 D.走北太平洋暖流附近逆着盛行风
图2为“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示虚线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其外在的表现主要是 ( )
A.资源的破坏与短缺 B.促进经济迅猛发展
C.新材料应运而生 D.资源利用范围越来越广
5.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主要是因为 ( )
A.自然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B.人类可以无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人口剧增和错误的认识 D.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种类不断增多
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 (图1),回答1-3题
1.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 )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中南地区 D.华东地区
2.六大区域中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 ( )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3.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 )
A.植树造林 B.开垦梯田 C.增加城市建设 D.减少降水
⒈在水平桌面上平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方木板上
⒉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上细绳套。
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将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
⒋用铅笔描下O点的位置和两条细绳的方向,读出并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力的三要素)
⒌用铅笔和刻度尺在白纸上从O点沿两细绳的方向画直线,按一定的标度作出两个力F1、F2的图示,并以F1、F2为邻边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的对角线即为合力F。
⒍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用刻度尺从O点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⒎比较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出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否相等
⒏改变F1、F2的大小和方向,再做两次实验。
[误差分析]
⒈弹簧测力计本身的误差
⒉读数误差和作图误差
⒊两分力间的夹角越大,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出的合力F的误差越大
[例题精解]
例⒈图是甲、乙两位同学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若用F表示两个分力F1、F2的合力,用F’表示F1和F2的等效力,则可以判断 _______(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是尊重事实的.
例⒉李明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如图(a)所示,
①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
②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两弹簧秤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秤的拉力是分力
(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秤拉力的效果相同
(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秤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即可
③图(b)所示是李明和张华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的图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以上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一位同学中,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至少写出两种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⒊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一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像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弹簧测力计应选量程大的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例⒋某同学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
①在实验中,若由于F1的误差使F1与F2的合力F方向略向左偏,如图所示,但F大于等于F′,引起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F1的大小比真实值偏 ,F1的方向和使它与F2的夹角比真实值偏 。
②在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 O点的位置允许变动
(B)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了合力的大小
例⒌如图所示,用A、B两弹簧秤拉橡皮条,使其伸长到O点现保持A的读数不变,而使夹角α减小,适当调整弹簧秤B的拉力大小和方向,可使O点保持不变,这时:
①B的示数应是------------------------------------------------------------------------------------( )
(A)一定变大
(B)一定不变
(C)一定变小
(D)变大、不变、变小均有可能
②夹角β的变化应是------------------------------------------------------------------------------( ) (A)一定变大
(B)一定不变 (C)一定变小
[实验过程]
⒈会用弹簧测力计和细线测出力的大小和方向
⒉探究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的方法
⒈弹簧拉力大小的不稳定会造成误差。
⒉尽量精确测定弹簧的长度,也是减小实验误差的基本方法。
⒊描点、作图不准确。
⒋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超过弹性限度,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尽量大些,从而使坐标上的点尽可能稀些,这样作出的图线更精确。
[例题精解]
例⒈弹簧的形变与外力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F-x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 。
例⒉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所用的钩码每只的质量都是30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中。(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9.8m/s2)
①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右图给定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L之间的函数关系图线,说明图线跟坐标轴交点的物理意义。
②上一问所得图线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该弹簧的劲度k是多大?
砝码质量(g)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弹簧总长(cm) |
6.00 |
7.15 |
8.34 |
9.48 |
10.64 |
11.79 |
弹力大小(N) |
|
|
|
|
|
|
例⒊如图甲所示,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压力)时,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长度的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的关系图象(如图3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B)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对应的弹力增加量成正比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00 N/m
(D)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
例⒋以下是一位同学做“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的实验。
①下列的实验步骤是这位同学准备完成的,请你帮这位同学按操作的先后顺序,用字母排列出来是:__________________。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结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②下表是这位同学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
弹力(F/N) |
0.5 |
1.0 |
1.5 |
2.0 |
2.5 |
弹簧原来长度(L0/cm) |
15 |
15 |
15 |
15 |
15 |
弹簧后来长度(L/cm) |
16.2 |
17.3 |
18.5 |
19.6 |
20.8 |
弹簧伸长量(x/cm) |
|
|
|
|
|
(1)算出每一次弹簧伸长量,并将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格内
(2)在图中坐标上作出F-x图线。
(3)写出曲线的函数表达式。(x用cm作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⒌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 g = 9.8 m/s2):
砝码质量 m/102g |
0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6.00 |
7.00 |
标尺刻度 x/10-2m |
15.00 |
18.94 |
22.82 |
26.78 |
30.66 |
34.60 |
42.00 |
54.50 |
①根据所测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做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x与硅码质量m 的关系曲线。
②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在_________N 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____N/m 。
例⒍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挂七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
①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记录表:
代表符号 |
L0 |
L1 |
L2 |
L3 |
L4 |
L5 |
L6 |
L7 |
刻度数值/cm |
1.70 |
3.40 |
5.10 |
|
8.60 |
10.3 |
12.1 |
|
②实验中,L3和L2两个值还没有测定,请你根据上图将这两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
③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
。
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dA=________=_____________cm。
④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g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用d1、d2、d3、d4
表示的式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入数据解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m。
⑤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___________N/m。(g取9.8m/s2)
五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基础知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