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12-13题。
12.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 )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13.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11.2008年7月7日,江西省三清山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7个世界遗产,三清山属于( )
A.自然遗产 B.文化遗产 C.自然与文化遗产 D.文化景观遗产
图3为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回答7-10题。
7.鞍山市的城市地域形态是 ( )
A.组团式 B.疏松式
C.集中式 D.放射式
8.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存在投入--产出联系
B.共用原料和基础设施
C.共用劳动力
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9.不符合鞍钢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是( )
A.引进技术,改造传统企业 B.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D.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10.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高科技力量雄厚 B.水陆交通便利 C.水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广西与东盟各国的合作迅速升温,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明显更快。2007年,广西接待东盟国家旅游者达46万人次,而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之前的2001年只有13万多人次。据此回答5-6题:
5.广西发展旅游业的国际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 ( )
A.政策优惠,旅游资源丰富
B.交通通达度高,航空运输业发展迅速
C.广西沿海、沿边、沿江,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接合部
D.对外交流频繁,从业人员素质高
6.有利于打造广西与东盟国际旅游合作平台的措施有 ( )
①加强国际旅游交通对接,实现旅游交通便利化
②大力营建高档消费场所,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
③复制各国著名人文和自然景观,营造国际氛围
④举办各种形式的旅游推介会,加强国际交流与沟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图2,四个区域简图,完成3-4题。
3.关于四地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丁两地都是平原,气候宜人
B.甲、丁两地资源丰富,大量出口能源矿产
C.乙、丙两地气候特征、成因相同
D.甲、丙两地北部都有高大山脉,它们都对当地的南北气流有明显阻挡作用
4.关于四地人文地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四地所在国都有世界著名的以微电子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园区
B.甲、丁两地所在国都在重点发展宇航技术
C.甲、乙所在国都是世界农产品出口国,其中A国出口经济作物,B国出口粮食
D.丙、丁两国都利用廉价的海运大量输入铁矿石,在本国领土上发展钢铁工业
东山镇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太湖之滨,西部山丘绵延,东部地形平坦直抵湖畔。自古为鱼米之乡。山麓和山坡分别是茶园和果园。这里出产的名茶是碧螺春,这里的果园盛产橘子、枇杷、杨梅和白果。读东山镇地形剖面示意图(图1),回答1-2题。
1.结合上文并读图1,东山的土地利用方式自西向东依次为 ( )
A.①果园②稻田③茶园④淡水养殖
B.①果园②茶园③稻田④淡水养殖
C.①茶园②稻田③果园④淡水养殖
D.①茶园②果园③稻田④淡水养殖
2.由上述资料判断,下列不是东山镇农业发展趋势的是 ( )
A.发展生态农业 B.发展适应市场的农产品
C.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D.增加农业就业人口数
11.带电粒子从S出发,在两筒之间的电场力作用下加速,沿径向穿出a而进入磁场区,在洛化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粒子再回到S点的条件是能沿径向穿过狭缝b.只要穿过了b,粒子就会在电场力作用下先减速,再反向加速,经b 重新进入磁场区.然后,粒子将以同样方式经过c、d,再经过a回到S点.
设粒子射入磁场区的速度为v,根据能量守恒,有 ①
设粒子在洛仑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由洛仑兹力公式和牛顿定律得 ②
由前面分析可知,要回到S点,粒子从a到b必经过3/4圆周,所以半径R必定等于筒的外半径r0,即
③
由以上各式解得 ④
10.⑴N板电势高 ⑵电动势V
⑶J
9.甲、乙两油滴受重力和电场力应当等值反向,碰撞前后油滴在洛仑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碰撞前乙的轨道半径,碰撞后整体的轨道半径.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因此圆弧DMA是原来乙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