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6898  246906  246912  246916  246922  246924  246928  246934  246936  246942  246948  246952  246954  246958  246964  246966  246972  246976  246978  246982  246984  246988  246990  246992  246993  246994  246996  246997  246998  247000  247002  247006  247008  247012  247014  247018  247024  247026  247032  247036  247038  247042  247048  247054  247056  247062  247066  247068  247074  247078  247084  247092  447090 

4.抽象、归纳

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 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

试题详情

3.讨论、判断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其中(1)(3)(5)的判断为真,(2)(4)(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试题详情

2.思考、分析

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

(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 .

(2)2+4=7.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若x2=1,则x=1.

(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6)3能被2整除.

试题详情

学生探究过程:

1.复习回顾

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

试题详情

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

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试题详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试题详情

2、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详情

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试题详情

9、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试题详情

8、顺流而东也:东--名作动,向东进发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