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读图完成1-4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 ( )
A.黄土高原 B.山东丘陵
C.江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该地形区主要自然土壤的特点是 ( )
A.矿物质含量低 B.有机质含量高
C.土质疏松 D.酸性较强
3.下列关于该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貌表现为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原交错分布
B.地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C.常年受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气候干燥
D.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在7、8两月
4.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今后农业发展中应当 ( )
A.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B.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C.退耕还林,建设商品性林业基地
D.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种植园农业?
(二)气候
1影响气候的因素
|
2 气候类型分布模式:
3 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点(对照书本或地图册的气候图)
气候类型 |
分布规律 |
主要分布地区 |
气候成因 |
特点 |
||
热带雨林气候 |
0°-10°之间 |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马来群岛 |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
全年高温多雨 |
||
热带草原气候 |
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 |
非洲中部、拉美、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 |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最热月出现在干季之末 |
||
热带季风气候 |
低纬度的大陆东岸 |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群岛 |
东北季风、西南季风交替控制 |
全年高温,雨季集中,最热月出现在雨季 |
||
热带沙漠气候 |
回归线-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
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纳米比亚、墨西哥、秘鲁、智利境内 |
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沿岸受寒流影响,干旱多雾 |
全年炎热,干旱少雨 |
||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美国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岸 |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
||
地中海气候 |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
地中海沿岸、南非、美国加州、智利、澳大利亚 |
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
||
温带季风气候 |
南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
我国华北、东北,日本、朝鲜半岛(仅亚州东北部) |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
||
温带大陆性气候 |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
亚欧大陆内陆、北美大陆内陆及东岸、巴塔哥尼亚高原 |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
冬寒夏热,全年少雨 |
||
温带海洋性气候 |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
西欧、美洲西岸、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 |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
全年温和多雨 |
||
极地气候 |
极地地区 |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格陵兰岛,南极大陆 |
纬度高,终年受极地高压带或东风带控制 |
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
||
高山、高原气候 |
青藏高原,天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等 |
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
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明显 |
|||
5气候类型判断
判断气候类型一般分二步走:
A.依据气温判断温度带:(月平均气温高于20℃,炎热;低于0℃,寒冷)
最冷月>15℃――终年高温,为热带的四种气候
最冷月>0℃―――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0℃――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最热月<100C或终年00C以下――极地气候
B.依据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特点确定气候类型:(月降水量少于50mm,少雨;大于100mm,多雨)
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全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6气候类型特例
A、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山地迎风坡十沿岸暖流”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B、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东岸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山脉的背风坡”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E、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现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其原因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二 典型例题
1.如图是四幅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月分配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幅图反映的气候共同点是 。
(2)表示热带季风气候的是 ,热带草原气候的是 。
(3)反映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气候特点的图是 ;B的气候特点是 。
2.读甲、乙、丙、丁四地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气温/℃ 降水量/mm
30 500
15 400
0 300
-15 200
-30 100
|
|
|
|
甲 乙 丙 丁
(1)请判断出四地中肯定在南半球的是 ,可能在南半球也可能在北半球的是 。
(2)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造成其巨大温差的主要原因是 。
(3)四地中降水集中在夏季的是 ,其雨季多雨的原因是 ;四地中降水集中在冬季的是 ,其旱季少雨的原因是 ;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丰富的是 ,该地的主要降水形式是 雨。
(4)丁地的气候类型为 ,其气候特点是 ,该气候在北半球的主要分布区是 。
(5)在这四种气候类型中在我国有较大面积分布的是 。
3.读右图,回答(1)--(3)题:
(1)如果图中B处常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那么B处
肯定位于: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 北半球
(2)如果B处只有一个季节受到西风控制,而且该大陆又是
世界上最大的大陆,那么C处的气候类型应该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3)如果图示区域处于北半球,那么引起A、B两处气候类型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太阳辐射 B 大气环流 C 下垫面 D 人类活动
4.下图中数字代号表示上海、拉萨、罗马、珀斯(32°S,116 °E)四个城市。根据图示资料料,判断(1)--(3)题。
(1)四城市中,七月气温低于一月气温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四城市中,属于相同气候类型的两个城市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下列因素中,对城市②七月气温影响较大的是
A.位于南半球 B.纬度位置高
C.受地形的影响 D.附近有寒流经过
5.读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分布图(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年蒸发量),完成(1)--(6)小题:
(1)图中a地区气候特征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有明显的旱季
C.四季分明 D.全年炎热干燥
(2)从图中可以判断
A.赤道穿过的东部数值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B.气温越高,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C.降水越少,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D.热带草原气候地区的水平衡数值都为正值
(3)图中f、c、d、e四处水域的洋流,密度流特征明显的是
A.f B.c C.d D.e
(4)图中,b水域的盐度高于c水域的原因①b水温高于c,蒸发量大②b水域封闭度高,与外界海水的交流少③b处在背风坡,蒸发量大④b的周围是沙漠,飘来溶解的盐份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近年来,图中某区域土地沙化出现了南扩速度加快的现象,“南扩”其自然原因是
A.沙漠南侧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比北侧落后 B.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数量增加
C.位于东北信风带,沙丘容易向西南移动 D.气温升高,暴雨增多,水土流失严重
(6)甲地成为世界性的旅游胜地,主要是因为它的旅游资源具有
A.多样性 B.可创造性 C.非凡性 D.长存性
6.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题。
(1)图中最高山峰的山麓处自然带类型应为
A.热带季雨林 B.针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高山草甸
(2)图中500M以下的平原区农业发达,土质肥沃,
其土壤类型为
A.红壤 B.紫色土 C.黑土 D.黄土
(3)图示区域内,最具发展潜力的能源是
A.太阳能 B.水能 C.煤炭 D.核能
7.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解答(1)--(5)题:
(l) 写出自然带的名称:B为 ,E为 。
(2)自然带D的典型植被是 。对应的气候是 。
(3)F自然带在南半球缺失的原因是 。
(4)在南半球与H相同类型的自然带字母代号是 ,分析南半球该自然带的形成原因 。
(5)植被以森林为主的各自然带,在图中的字母代号是 。
8.读下列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不考虑其他非地带性因素),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可能与实地一致的是
A.①位于新西兰某地 B.②位于欧洲某地
C.③位于亚洲某地 D.④位于非洲某地
(2)下列关于四地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四地位置自北向南的排序为①②③④
B.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④②③①
C.位于南半球的是②④
D.位于北半球的是②③
9.读图解答天山地区的地理现象。
(1)天山山地自然植被自下而上的变化是遵循陆地自然带分布的 地带性规律。据图判断天山南坡积雪冰川高度比北坡 (高、低)。天山南北地区利用天山冰雪融水发展 农业。
(2)为了合理利用草场资源,天山北坡牧民在夏季应将牧畜赶往
A.高山草甸 B.山地草原
C.荒漠草原 D.山地草甸草原
(3)决定该天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4)决定天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量
(一)自然带
1自然环境五要素(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整体性(相对的)。其中,气候为主导性因素,植被最具代表性(指示作用),土壤为中心环节;由于位置的不同,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差异――地域分异(绝对的)。
2自然带――地球上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不同自然带环境特征差异较大。
3世界自然带的类型(注意与气候类型分布的异同,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
陆地自然带 |
气候类型 |
典型植被 |
典型土壤 |
热带雨林带 |
热带雨林气候 |
热带雨林 |
砖红壤 |
热带季风气候 |
热带季雨林 |
砖红壤性红壤 |
|
热带草原带 |
热带草原气候 |
热带草原 |
燥红土 |
热带荒漠带 |
热带沙漠气候 |
热带荒漠 |
荒漠土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地中海气候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褐土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红壤 |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
温带落叶阔叶林 |
棕壤、褐土 |
温带草原带 |
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
温带草原 |
黑钙土 |
温带荒漠带 |
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
温带荒漠 |
荒漠土 |
亚寒带针叶林带 |
冷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
亚寒带针叶林 |
灰化土 |
苔原带 |
苔原气候(极地气候) |
苔原 |
冰沼土 |
冰原带 |
冰原气候(极地气候) |
冰雪裸地 |
未发育 |
(注意:下横线者为在中国境内有分布的自然带)
4世界自然带的地域分异
分异规律 |
形成基础 |
影响因素 |
分布规律 |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纬度地带性) |
热量 |
太阳辐射 |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低、高纬度明显(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经度地带性) |
水分 |
海陆位置 |
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明显。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垂直地带性) |
水热状况 |
海拔高度 |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区明显(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
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
①相对高度越大,纬度位置越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越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非地带性:
分布规律 |
典型地区 |
影响因素 |
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 |
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
海陆分布 |
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 |
南美巴塔哥尼亚荒漠 |
地形起伏 |
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
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海岸狭长延伸 |
地形(科迪勒拉山系) |
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 |
荒漠中的绿洲;四川盆地的紫色土 |
水分条件的变化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岩性差异 |
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 |
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分布纬度高,大陆东岸分布纬度低 |
洋流 |
(四)等高线分析
1等值线的一般规律
①同一条等值线上,要素值处处相等;②等值线一侧的数值必定高于或低于另一侧的数值;③相邻两等值线之间的数值差为0或相差一个等值距;④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 (除等高线可以在陡崖处重叠,悬崖处相交外);⑤若等值线向高(低)值方向弯曲,则中心值比两侧低(高);⑥位于高低两条等值线之间的等值线闭合中心,若其数值与低(高)值同,则为一低(高)值中心,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2 等高线图的判读
1)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为平原和低丘,200m-500m为丘陵;>500m为山地或高原,其中1000m以下为低山,3500米以下为中山,3500m以上为高山。
2)我国第三级阶梯一般低于1000m,个别山地高于1000m,其中台湾玉山最高(3952m);第二级阶梯海拔一般在1000-2000之间,其中四川盆地500m左右,吐鲁番盆地艾丁湖面海拔─155米,是全国陆上最低的地方。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多在4000m以上。
3)各种地形的等高线形态:山岭(峰)、盆地、山脊、山谷(谷地)、鞍部、陡崖等,特殊等高线形态表示的地貌类型,如沙丘、峰林、火山等。
4)一般山脊与山岭为分水线(岭),山谷与盆地为集水处。河流发育于山谷之中,由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等高线向上游弯曲;高差与坡度的计算;剖面图的绘制;陡坡与缓坡、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判断;不同海拔的温度、降水量及垂直自然带的分析。
5)等深线表示水下地形,数值越大越深。海底200m等深线一般为浅海大陆架,大于6000m且呈条带状狭长延伸的一般为海沟。海底地形:潮间带、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海盆、海岭、岛屿等
二 实际应用
1 与表面性质较均一的海洋表面相比,陆地一般起伏不平,由此扰乱了水热因子的水平分布,从而呈现出一定的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陆地环境也因此更为复杂多样。地形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对自身的影响,如山区的垂直带谱 ②对其它地区的影响,如高大地形对气流的阻碍作用。因此,山脉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 地势低平之处,如冲积平原和山区的盆地、谷地,适宜发展种植业,节省建筑及交通建设投资,是居民点及城市发展的首选地形。
3 山区适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大于25度的坡地一般不宜耕作,缓坡可以安排果园或建设梯田;不同的高度和坡向对农业生产方式有较大影响;山区往往交通不便,多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各种地质灾害。
4 水库宜选择“口袋形”地形(山间盆地、谷地),大坝宜建在口袋出口处(峡谷地段);引水渠道宜大致沿着等高线延伸,由高处向低处顺流;一般的公路应避开陡坡,沿等高线修建,爬坡时选择“之”字形线路,高速公路与铁路则应尽量平直,在山区要多建隧道和架设桥梁。
5 气象观测站应选在地势适中、地面开阔、周围没有或很少有其他地理事物屏障的地点;疗养地应选在地势坡度较缓、光照充足的阳坡、空气清新、景观优美的地方;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近岸要有足够的水深,表现为沿岸等深线密集并且数值较大。
6 地质地貌景观是自然景观的主体,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三 典型例题
1.读下面“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完成(1)-(3)小题。
(1)图中a、b、c、d四点中,可能形成小溪的是:
A.a B.b C.c D.d
(2)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对应的点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若该地区位于长江三峡库区,蓄水位为175米,该图范围内将出现的情况是:
A.最高水位时,小部分面积被淹,将出现一个岛屿
B.a、b、c、d四个居民点中,d居民点可以不搬迁
C.最高水位时,将出现两个小岛,b、c、d三地将被水淹没
D.a、b、c、d四个居民点都不必搬迁,改为从事旅游业和渔业
2.如图是反映岩石圈板块分布情况的地球剖面
示意。读图下列回答。
(1)六大板块中,图中反映出的板块有: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2)比较K、L、M、N四地洋底地壳的地质年龄:
A.L>N B.L<N C.L>K D.M>N
(3)叙述K处地貌的形成原因
。
(4)K、L、M、N四地中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
是:
A.L、N B.L、M C.K、M D.M、N
气候与自然带专题
一 基本点
(三)外力作用
1 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
外力作用 |
形成的地貌形态 |
分布地区 |
|
风化作用 |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
|
侵 蚀 作 用 |
风力侵蚀 |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 |
流 水 侵 蚀 |
侵蚀 |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 |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
溶蚀 |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 |
|
冰川侵蚀 |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
|
沉积 作 用 |
冰川沉积 |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
流水沉积 |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
风力沉积 |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
2 河流地貌:
1)山区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河流下切,形成V形河谷,一般多峡谷,流速快,谷底沉积物较粗大。
2)在河流出山口,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携带的砾石和泥沙大量堆积下来,形成扇形锥状堆积体,即冲积扇。一般顶部物质较粗,主要为沙、砾,边缘一般多为沙、粉沙及亚粘土,边缘常有泉水出露,可发展自流灌溉,干旱地区绿洲一般位于冲积扇边缘。在我国天山山麓、太行山东部山麓、昆仑山和祁连山北麓有较大面积的冲积扇。
3)平原地区河流,河道开阔,水流平缓,以堆积作用为主,形成冲积平原。河底沉积物颗粒较细小,曲流发育,往往在凹岸侵蚀而凸岸堆积。这里一般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有航运和养殖之利,人口、城市密集。在河流入海口处,受潮水顶托等影响,流速减慢,泥沙堆积成多个沙洲,逐渐发育成为三角洲。
(二)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而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主要有褶皱、断层两种。
1 比较
形式 |
形态 |
岩层新老关系 |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地形倒置)的原因 |
|
褶 皱 |
背斜 |
向上拱起 |
中心岩层老、两翼新 |
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
向斜 |
向下弯曲 |
中心岩层新、两翼老 |
||
断层 |
地垒 |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两边下降,形成断块山地,如庐山、泰山、华山 |
||
地堑 |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下降,两边上升,形成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
2 构造地貌
褶皱山:背斜与向斜构成褶皱山地,一般情况下背斜成岭,向斜成谷,但有时也会出现地形倒置现象。
背斜: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因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核心的上部,中间为石油,地下水在底部,);隧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核心部位;采石场则选择背斜顶部。
向斜:利于储藏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水库坝址选择点;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石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部分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走了。
断层:由于张裂或挤压,岩层发生断裂错动。断层上升的一侧岩块,形成高地或断块山地,下降的一侧,形成低地或谷地;断层面一般形成陡崖;在断层线附近,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泉以及湖泊;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可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处岩层不稳定,大型工程建设宜避开断层,如交通线路、水库选址时,应避开断层,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一)岩石圈
1 地球的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2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全部由岩石构成,厚度约60-250千米,是构成地貌、土壤的物质基础,提供各种矿产资源。岩石圈与其它三个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一起,构成了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3 大地构造地貌
岩石圈由一些构造带划分为若干单元,称为板块(全球共六大板块/地图册P9)。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板块的相对运动构成了全球的基本面貌。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活跃(能量集中,多火山、地震及地热资源)。
①生长边界(海岭、断层)――板块张裂――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海洋(如红海、大西洋等)、海岭(即大洋中脊,多隐没在海水之中,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海底山脉,冰岛位于大西洋海岭之上)。
②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板块挤压――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海沟(如马里亚纳海沟)、岛弧链(如西太平洋岛弧链)、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巨大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注意]全球消亡边界主要为两条: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全球高大山脉基本上位于此地,这里也是全球最主要的两大地震带,火山、地热亦很集中,也是海啸多发之地。
4 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构成了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
(1)岩浆岩: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固而成,在地表以下形成侵入岩(如花岗岩);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叫喷出岩,又称火山岩(如玄武岩)。
(2)沉积岩: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积成岩作用形成,具有层理结构,一般含有化石。如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以及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正常情况下,沉积岩层呈上新下老的关系,亦可根据所含化石确定时间先后顺序。物质构成和化石还可以反映当时的沉积环境,如煤层说明以前是湿润的森林,石灰岩层说明以前是温暖的浅海环境等。
(3)变质岩:由其它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而成。如石灰岩受热成为大理岩,页岩受挤压形成板岩。
5地质作用:地球表面的主要动力有三:太阳辐射(大气、水的运动和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地球内能、天体引潮力(形成潮汐现象)。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种。
分类 |
能量来源 |
表现形式 |
相互关系 |
内力作用 |
地球内能,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 |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 |
内力作用形成高山盆地,外力作用把高山削低凹地填平,两者同时进行,一般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 |
外力作用 |
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积沉岩 |
6 地壳运动: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分类 |
运动方向 |
表现形式 |
相互关系 |
水平运动 |
平行于地球表面 |
挤压弯曲变形常形成巨大褶皱山系;断裂张开,形成裂谷和海洋 |
相伴发生,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
升降运动 (垂直运动) |
垂直于地球表面 |
表现为地壳的抬升或下沉,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
(1)图形绘制的类型:主要有地形剖面团、柱状(或直线式)图、曲线或折线图、圆形百分比图等,还有两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洋流分布示意图等。
(2)常用的图形绘制方法:
①恰当、准确地设立符合题意要求的坐标系统;
②按照各类不同图形的形状要求,准确定出绘图点的位置;
③细心按图形轮廓要求绘画图形,并加以必要的文字数据注释。
④在绘制柱状图时,必须注意柱状体的宽度相等;
⑤绘制曲线图时必须注意用平滑的曲线;
⑥绘制折线图时两点之间必须是直线,每两条线的接合处要有点角度;
⑦绘制两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时注意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黄赤交角度数,黄道面、赤道面、地轴和晨昏圈必须交汇于地心。
地形专题
一 基本点
2、主题漫画
主题漫画多以资源、能源、粮食、人口、环境等重大问题为主题,展示人地关系及其协调途径。主题漫画因其直观、寓意深刻,使人过目不忘,深受教益。判读主题漫画,首先要抓住主题;再作分析,找出前因后果;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主题”问题的途径(或措施、意见)
1、地理景观图
(1)表现某区域的综合景观图:展示自然带综合特色的自然景观,如热带雨林带(见图),表现了植物以高大的乔木为主,参差错落的分层结构,植物种类繁多,粗大的树干被藤本植物盘绕,反映了这一地区在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繁茂,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由于食物丰富,大型食草类动物应运而生。大象在密林中,为适应湿热的气候具有皮厚的特征;林间阴暗潮湿,善攀援的动物猩猩、猿猴,只得筑巢栖息于树上。通过景观图,表现了气候与植物、动物之间的联系。诸如热带草原带、热带沙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等自然带的自然景观图,也同样具有上述综合特色。
(2)局部单要素的自然景观图:如河流三角洲图(见图12-46),河流在入海或入湖的河口地区,由于河水流速减缓,便将挟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因其平面形状一般呈三角形,顶端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故称三角洲。这里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往往是很重要的农业区,如尼罗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
(3)人文景观中,古建筑和古迹在教材中屡见不鲜:如柬埔寨的吴哥窟(见图12-47)。要判断其建筑风格,应了解该建筑或古迹所在国家的人文地理知识。柬埔寨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上,自古以来,这里的居民多信奉佛教,因此作为佛教寺庙的吴哥窟,也就具有佛教建筑的风格。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